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32篇
  免费   379篇
  国内免费   61篇
电工技术   33篇
综合类   138篇
化学工业   498篇
金属工艺   15篇
机械仪表   122篇
建筑科学   120篇
矿业工程   9篇
能源动力   23篇
轻工业   3672篇
水利工程   8篇
石油天然气   29篇
武器工业   3篇
无线电   68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5篇
冶金工业   105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202篇
  2025年   96篇
  2024年   175篇
  2023年   157篇
  2022年   151篇
  2021年   208篇
  2020年   178篇
  2019年   167篇
  2018年   147篇
  2017年   113篇
  2016年   177篇
  2015年   240篇
  2014年   302篇
  2013年   259篇
  2012年   338篇
  2011年   425篇
  2010年   238篇
  2009年   215篇
  2008年   134篇
  2007年   276篇
  2006年   237篇
  2005年   158篇
  2004年   146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111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不同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对烤烟生长及铅、镉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降低烟叶中的重金属含量,提高烟草及其制品的安全性,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种类的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对烤烟生长发育及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氮量相同条件下,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的处理在后期促进烤烟的生长发育,提高烟叶生物量;商品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显著降低烟株铅含量,烟叶铅含量比 CK 减少了43.83%;农家肥与无机肥配施显著降低烟株镉含量,烟叶镉含量比 CK 减少了33.29%;各处理烤烟不同器官对铅、镉吸收与分配分别为根>叶>茎与叶>茎>根,根系铅分配率达46.48%~60.91%,烟叶镉分配率为78.03%~81.39%。  相似文献   
52.
为探求烘烤过程中中性香气物质各组分含量变化及合理精准的密集烘烤烤香工艺,结合现行产区密集烘烤工艺,采用GC/MS联用分析技术,研究了3种烘烤工艺对烤烟品种NC55中性香气物质各组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整个烘烤过程中,中性香气物质总量及各组分含量总体上均呈上升趋势,且其主要在变黄、定色期合成积累;除新植二烯外,中温中湿处理的烤后烟叶中性香气物质总量及各组分含量均高于中温高湿和多阶段中温中湿处理,而多阶段中温中湿处理稍高于中温高湿处理。综合来看,中温中湿处理更能提高NC55烤后烟叶香气质量。  相似文献   
53.
川烟1号(QL-3)是以MS中烟100为母本、云烟85为父本配制的F1代杂交种。该品种植株结构合理,田间长势强,易烘烤;中抗青枯病和赤星病,中感根结线虫病、TMV和PVY,感CMV;其主要经济性状均优于对照品种K326,主要质量性状与对照品种K326相当或略高;烤后原烟多金黄色,上等烟比例高,结构疏松,身份中等,油分有.多,色度中.强,外观品质总体性状优于对照品种K326;化学成分含量适宜、比例协调,与对照品种K326相比,钾含量略高,烟碱、总氮和氯离子含量略低。感官质量档次略高于对照品种K326。川烟1号是一个产量、质量、抗病较能兼顾的烤烟新品种,2012年通过全国烟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54.
通过测定烤烟烟叶烘烤特性的相关指标,研究了打顶时期对烘烤特性的影响及品种间的差异。结果表明,适当推迟打顶能促进烟叶烤前和烘烤过程中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降解,降低含水量,提高失水速率,使丙二醛含量上升和多酚氧化酶活性降低,使烤后烟叶黄烟比例上升。烟叶易烤性和耐烤性均增加。但打顶时间过晚,烟叶质体色素含量过低,失水和衰老速度过快,使烟叶变黄失调,易出现黑糟烟,对改善烘烤特性不利。品种的差异是影响烟叶烘烤特性和确定打顶时间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5.
为分析烟草全生育期对镉(Cd)吸收、累积及分配的品种间差异,筛选低Cd吸收品种,通过盆栽土培法并外源添加cd,研究了不同Cd水平对10个烤烟品种生长和cd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Cd对烤烟生长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品种差异,NC89、龙江851和翠碧1号的根系对Cd毒害反应较敏感,云烟85和豫烟3号的根系对Cd耐性较强,低、高Cd对烤烟叶片生长都有促进作用,且烤烟根系比叶片对Cd毒害的反应更敏感。烤烟不同器官中对Cd含量和积累量都存在显著的品种间差异,其中叶片Cd含量中烟100、翠碧1号、云烟87和豫烟3号较低;不同烤烟品种对土壤cd变化的敏感响应程度不同,中烟100、红花大金元和NC89对Cd敏感性较低。  相似文献   
56.
2012年7月从山东泰安烟草种植区采集疑似感染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烟草样品。利用双生病毒的通用引物PA/PB对样品进行扩增和测序,所得序列经NCBIBLAST比对证明,该感病烟草的病毒分离物为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yellowleafcurlvirus,TYLCV)。随后对TYLCV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扩增和测序(GenBank登录号JX856172),经分子比对和进化分析发现,其与山东泰安番茄分离物TYLCV(JF414236)同源性最高为99%,并与山东其他地区和天津、北京等地报道的TYLCV同属一个大的进化分支,均属于以色列株系(TYLcv-IL)。本研究首次明确了在自然条件下烟草受到TYLCV的侵染。  相似文献   
57.
从陈化烟叶中分离到具有降解纤维素活性的菌群,分析了温度、pH和纤维素材料对菌群酶活性的影响,采用16SrDNA片段的PCR-DGGE(变形梯度凝胶电泳)技术分析菌群组成。结果显示,菌群主要由5种细菌组成。20℃时菌群纤维素酶活性很低,随着温度升高酶活性升高,在60℃时纤维素酶活性达到最高值,继续升温则酶活性下降。pH从3升高到8时,菌群纤维素酶活性不断增大,pH为8时酶活性达到最大,pH继续升高到9时则酶活性下降。菌群对烟叶、滤纸和烟梗中的纤维素都有降解作用,在以烟叶作为纤维素材料培养菌群时,纤维素酶活性明显高于滤纸和烟梗。陈化过程中微生物可能对烟叶纤维素有降解作用,从而影响烟叶的陈化效果;可以利用分离到的菌群在烟叶或烟梗发酵中降解纤维素,改善烟叶或烟梗的品质。  相似文献   
58.
以浓缩苹果汁为原料制备烟草增香料,考察了反应原辅料以及反应条件对产物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其制备工艺。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反应影响大小为红糖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苹果汁浓度;优化工艺为浓缩苹果汁(浓度为60%)40g、混合氨基酸4.2g、红糖量3.8g、氨水量为1mL、醇水比例为1:1,不调pH值,反应温度为120℃,反应时间为3.5h。优化工艺制备的烟草增香料烤香、焦香和甜香突出,添加到烟草中具有明显改善香烟烟气和掩盖杂气的效果。  相似文献   
59.
烤烟不同部位叶片烟碱含量与中微量元素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描述统计、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方法研究了统一栽培模式下7个主产烟省12个县的烤烟不同部位叶片烟碱含量与中微量元素的关系。结果表明:①烤烟不同部位叶片的中微量元素与烟碱含量都属中等变异强度,中微量元素中Mn在不同地区间的变异程度最大,P的变异程度最小。各部位烟叶中,下部叶烟碱含量的变异程度相对较大。②下部叶烟碱含量主要受Cu,Zn,Ca,Si和B含量的影响,直接效应顺序为:Si>Cu>Ca>Zn>B;中部叶烟碱含量主要受Cu,Fe,P,Mo和B含量的影响,直接效应顺序为:P>Fe>Cu>Mo>B;上部叶烟碱含量主要受Cu,Fe,Ca,Si和B含量的影响,直接效应顺序为:Si>Fe>Ca>Cu>B。由于中微量元素间的互作,不同部位烟叶的中微量元素对烟碱含量影响的总效应存在多种变化。通过调控中微量元素含量来实现降低烟叶烟碱的目标时,不同部位叶片调节的措施和目标应各有侧重:上部叶提高Si,Ca和Cu含量是主攻目标;中部叶降低B和Fe含量,提高Mo含量是中心措施;下部叶降低B含量,提高Zn和Cu含量是重点措施。  相似文献   
60.
烤烟表面颜色的量化及其与胡萝卜素类物质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揭示我国不同产区烤烟颜色特征差异的成因,采用L*a*b*均匀颜色空间的颜色表征方法对我国11个省60个产烟县的C3F烟叶进行了测量分析,并研究了烤烟颜色的色空间分布指标与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①我国不同产区烤烟颜色的色空间指标明度L*、红度a*、黄度b*、色饱和度c*及类胡萝卜素类物质差异明显,东南烟区烟叶的明度、黄度和色饱和度较低,红度较高,类胡萝卜素含量较低,叶黄素比例较高;长江中上游和西南烟区烟叶的明度、黄度和色饱和度较高,红度相对较低,类胡萝卜素含量较高;北方烟区烟叶的明度相对较高,色饱和度相对较低,类胡萝卜素含量较低。②烤烟类胡萝卜素类物质与颜色色空间分布指标关系密切,随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提高,红度、黄度、色饱和度等指标均呈现出显著上升趋势,明黄度比值呈显著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