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356篇
  免费   4141篇
  国内免费   2081篇
电工技术   1792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2643篇
化学工业   13040篇
金属工艺   981篇
机械仪表   2651篇
建筑科学   785篇
矿业工程   874篇
能源动力   2169篇
轻工业   11616篇
水利工程   277篇
石油天然气   19497篇
武器工业   65篇
无线电   320篇
一般工业技术   1320篇
冶金工业   824篇
原子能技术   52篇
自动化技术   671篇
  2024年   220篇
  2023年   655篇
  2022年   1299篇
  2021年   1631篇
  2020年   1720篇
  2019年   1743篇
  2018年   1443篇
  2017年   1815篇
  2016年   1957篇
  2015年   1798篇
  2014年   2921篇
  2013年   3267篇
  2012年   3575篇
  2011年   3702篇
  2010年   2633篇
  2009年   2452篇
  2008年   2175篇
  2007年   2867篇
  2006年   3110篇
  2005年   2746篇
  2004年   2426篇
  2003年   2272篇
  2002年   1982篇
  2001年   1660篇
  2000年   1497篇
  1999年   1228篇
  1998年   1003篇
  1997年   859篇
  1996年   679篇
  1995年   527篇
  1994年   411篇
  1993年   274篇
  1992年   250篇
  1991年   196篇
  1990年   133篇
  1989年   97篇
  1988年   57篇
  1987年   47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61篇
  1984年   55篇
  1983年   42篇
  1982年   27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4篇
  1951年   5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为了研究有机溶剂在湿法磷酸脱色的效果,以黑色的湿法磷酸为原料,分别使用四氯化碳、氯仿、柴油对湿法磷酸进行预脱色,再用活性炭对预脱色后的酸进行脱色.实验结果表明,柴油的预脱色效果最明显;最佳脱色条件为:湿法浓磷酸和柴油的质量比为5∶1、萃取分离时间1 h,活性炭的用量为湿法磷酸质量的1.5%、活性炭脱色时的温度为60℃、脱色时间为30 min,采用目测法观察,湿法磷酸从黑色基本变成无色;湿法稀磷酸和柴油的质量比为13∶1、萃取分离时间为20 min,活性炭的用量为湿法磷酸质量的0.25%、活性炭脱色温度为60℃、脱色时间为30 min,湿法稀磷酸从黑色变成无色.  相似文献   
992.
以废弃鸡蛋壳为原料制得固体碱催化剂,催化大豆油与甲醇的酯交换来制备生物柴油。利用热重分析仪、低温氮气吸附脱附仪等对制备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950℃下焙烧3.0h制得的催化剂活性最佳。制备生物柴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醇油物质的量比10∶1、催化剂质量分数为3.0%、反应时间3.0h。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生物柴油收率可达98.9%。对催化剂的稳定性做了进一步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的催化剂在重复使用13次以上,仍保持了较高的催化活性,生物柴油收率可达到98%以上。  相似文献   
993.
为提高利用近红外光谱(NIRS)分析技术进行油页岩含油率的原位检测时的建模精度,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数据预处理。本研究利用实际和合成油页岩样品,结合光谱和矩阵2类数据预处理方法,研究不同方法及其组合对油页岩光谱数据一致性、样品含油率偏最小二乘法(PLS)的模型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1种光谱数据预处理方法中,一阶导数、正则化、中心化以及适当的组合(如平滑、消噪和消基线后分别加中心化)等光谱预处理方法,可提高相同样品光谱数据间的一致性;在11种光谱预处理和3种矩阵处理的组合方法中,3种数据预处理组合方法(中心化、一阶导数2种光谱预处理+中心化矩阵预处理、一阶导数光谱预处理+正则化矩阵预处理)可提高合成样品含油率PLS模型的精度。  相似文献   
994.
针对国内外激烈的竞争环境以及磨机油膜轴承使用性能要求的日益提高,油膜轴承的设计过程需要优化、润滑过程需要精细。结合计算机可视化技术,对动压油膜轴承的设计过程进行可视化,并对设计进行优化。结合现代优化设计理论,优化油膜轴承的设计参数,为油膜轴承的设计、制造提供指导性建议,有利于缩短油膜轴承产品开发周期,提高设计精度,降低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995.
本文介绍了微油点火技术的工作原理,并针对该技术在安庆皖江发电公司2×320MW机组锅炉燃烧运行的应用情况,详细介绍了点火启动的运行过程。通过经济效益分析表明,作为火电厂锅炉启动及低负荷稳燃的新型节油技术,微油点火技术良好的节能效果,能大大降低发电成本,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996.
Raney-Ni催化下菜籽油生物柴油催化转移加氢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环境下,以异丙醇为供氢体和Raney-Ni为催化剂,对菜籽油经酯交换得到的生物柴油进行催化转移加氢研究.通过定时取样分析生物柴油的碘值变化和组分含量,研究了生物柴油中亚麻酸甲酯(C18∶3)、亚油酸甲酯(C18∶2)和油酸甲酯(C18∶1)催化转移加氢选择性和反应动力学,以及加氢过程中不饱和脂肪酸甲酯的顺反异构情况.结果表明:在水环境下生物柴油催化转移加氢反应可用拟一级动力学模型来描述;C18∶3和C18∶2的加氢选择性较高,反应速率常数是C18∶1的6倍,但产物主要为反式油酸甲酯(t-C18∶1),而且顺式油酸甲酯(c-C18∶1)进一步加氢变成硬脂酸甲酯(C18∶0)的速率远远高于t-C18∶1.  相似文献   
997.
以南水北调东线一期江都第三抽水站改造工程为例,针对其油压装置油泵运行方式如何选择的问题,基于绝热过程方程式,采用对比的方法,分析了断续运行方式和连续运行方式的年用电费用、设备投资、设备寿命、技术经济性。结果表明:断续运行是油泵运行方式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998.
稠油掺稀多相流动规律及生产参数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塔河超深稠油掺稀井多相流动规律。根据不同的掺稀方式给出了超深井稠油掺稀井井筒中流体温度梯度的计算方法。结合掺稀特点,给出了超深井稠油原油物性模拟的修正模型,其结果与PVT曲线具有良好的相关性。通过引入井眼轨迹的描述与计算技术,解决了超深井弯曲井段的多相流计算问题。在此基础上,根据能量平衡及多相流体力学原理建立了稠油掺稀生产动态分析模型,实现了对超深井稠油掺稀生产动态的模拟和分析,并据此可对稠油掺稀比例及生产参数进行优化设计,现场应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9.
谈晖 《红水河》2012,31(2):95-97
对主变压器厂家提交的国产25号变压器油的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对比了国家标准、美国标准和IEC3种标准的不同要求,着重探讨了油的绝缘水平和PCB含量等指标;通过研究,找出了国产变压器油及国标和国际先进标准在上述指标上的差异与差距,为需应用国际标准进行设计的国际工程提供参考经验。  相似文献   
1000.
林选飞 《红水河》2012,31(5):43-45
广西下福水电站机组投产4年后,3台机组的轮毂高位油箱陆续出现不同程度的溢油现象,严重影响机组的安全运行和现场文明生产工作,并给电站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对导致轮毂高位油箱溢油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应急处置方法和改造方案,经改造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