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035篇 |
免费 | 1017篇 |
国内免费 | 687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373篇 |
综合类 | 1013篇 |
化学工业 | 1525篇 |
金属工艺 | 500篇 |
机械仪表 | 552篇 |
建筑科学 | 1291篇 |
矿业工程 | 427篇 |
能源动力 | 479篇 |
轻工业 | 385篇 |
水利工程 | 552篇 |
石油天然气 | 730篇 |
武器工业 | 113篇 |
无线电 | 514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404篇 |
冶金工业 | 406篇 |
原子能技术 | 294篇 |
自动化技术 | 118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2篇 |
2023年 | 135篇 |
2022年 | 265篇 |
2021年 | 287篇 |
2020年 | 322篇 |
2019年 | 272篇 |
2018年 | 269篇 |
2017年 | 368篇 |
2016年 | 350篇 |
2015年 | 367篇 |
2014年 | 588篇 |
2013年 | 733篇 |
2012年 | 688篇 |
2011年 | 732篇 |
2010年 | 593篇 |
2009年 | 587篇 |
2008年 | 562篇 |
2007年 | 631篇 |
2006年 | 614篇 |
2005年 | 555篇 |
2004年 | 458篇 |
2003年 | 388篇 |
2002年 | 324篇 |
2001年 | 261篇 |
2000年 | 239篇 |
1999年 | 182篇 |
1998年 | 171篇 |
1997年 | 133篇 |
1996年 | 101篇 |
1995年 | 103篇 |
1994年 | 78篇 |
1993年 | 64篇 |
1992年 | 53篇 |
1991年 | 40篇 |
1990年 | 26篇 |
1989年 | 32篇 |
1988年 | 26篇 |
1987年 | 18篇 |
1986年 | 12篇 |
1985年 | 16篇 |
1984年 | 14篇 |
1983年 | 11篇 |
1982年 | 12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5篇 |
1977年 | 1篇 |
1976年 | 2篇 |
1959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以氦气瓶贮气闭式控制增压系统启动过程气枕压力变化规律为研究对象,讨论了增压系统响应时间、不同初始气枕容积、不同发动机流量启动加速性对启动过程气枕最小压力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大中型液体运载火箭,如能有效控制增压系统响应时间,使用较小的初始气枕容积即可保证启动过程发动机入口压力要求及贮箱载荷条件要求,可有效提高箭体结构效率。 相似文献
72.
EDT(embedded deterministictest)是目前最有效的针对大规模片上系统的嵌入式测试方法.与常规基于ATPG的DVT(Design For Testability)技术相比较,可以在保持相同缺陷覆盖率的情况下.大幅度降低测试成本,缩短测试时间,EDT的关键技术是解压缩器的算法设计。本文研究基于环形发生器的解压缩器设计.它不会对系统的逻辑核进行任何改动,如插入新的测试点或带来新的逻辑不确定态,可以获得40倍以上的压缩率.而且全部设计是基于标准的扫描/ATPG技术,可以非常方便的在SOC(system on chip)设计环境中实现。在最后部分,我们研究了采用环形发生器解压缩器,在不同容量的SOC系统的EDT设计结果。 相似文献
73.
74.
基于Y/G及G/B为常数的假设,构建了7种高压与高应变率本构模型,采用所构建的7种本构模型对于高导无氧铜(OFHC)的平面冲击波试验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平面冲击波载荷下OFHC的屈服强度对于压力、密度、温度以及塑性应变的依赖性是本构描述的关键。由Hopkinson试验取得的OFHC高应变率本构模型,并不适合描述平面冲击波载荷下的本构特性。采用层裂过程中的应力松弛方程,建立了一种基于空穴聚集的延性层裂模型,依赖于应力的层裂空隙度方程被耦合计及损伤的总体控制方程。数值模拟了多种材料的平面冲击致层裂试验。采用Hopkinson拉伸装置和一种基于一级气体炮的高速冲击拉伸断裂装置,研究了OFHC铜杆在一系列冲击拉伸速度下的断裂。一种受单轴冲击拉伸荷载的中心含椭球空穴的样本体积单元用于数值模拟空穴的增长与失稳,以空穴形状演化为判据,比较了空穴失稳时的单元平均径向应变与无凹槽杆的冲击断裂应变。 相似文献
75.
76.
77.
提出场引晶体管双极理论.替代已55年久,1952 Shockley发明单极理论.解释近来双栅纳米硅MOS晶体管实验特性--两条电子和两条空穴表面沟道,同时并存.理算晶体管输出特性和转移特性,包括实用硅基及栅氧化层厚度.理算比较最近报道实验,利用硅FinFET,含(金属/硅)和(p/n)结,源和漏接触.实验支持双极理论.建议采用单管,实现CMOS倒相电路和SRAM存储电路. 相似文献
78.
Byeong-Kwan An Rhiannon Mulherin Benjamin Langley Paul Burn Paul Meredith 《Organic Electronics》2009,10(7):1356-1363
A series of first generation dendrimers provide important insight into the performance of dye-sensitised solar cells (DSSCs). The dendrimers are comprised of a substituted [cis-di(thiocyanato)-bis(2,2′-bipyridyl)ruthenium(II) complex, first generation biphenyl-based dendrons, and either four, eight, or twelve 2-ethylhexyloxy surface groups. The dendrimers were bound to the titanium dioxide of the DSSCs via carboxylate groups on one of the bipyridyl moieties in a similar manner to the ‘gold standard’ [cis-di(thiocyanato)-bis(4,4′-dicarboxylate-2,2′-bipyridyl)]ruthenium(II) 1 (N3). Exchanging one pair of the carboxylate groups on one bipyridyl ligand of N3 with styryl units to give [cis-di(thiocyanato)-(4,4′-dicarboxylate-2,2′-bipyridyl)-(4,4′-distyryl-2,2′-bipyridyl]ruthenium(II) 2 resulted in an improvement in device performance (7.19% ± 0.11% for 2 versus 6.94% ± 0.12% for N3). Devices containing the dendrimers also had good efficiencies but the performance was found to decrease with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surface groups, which gives rise to an increase in the molecular volume of the dye. The device containing the dendrimer with four surface groups, 3, had a global efficiency of 6.32% ± 0.13%, which was comparable to N3 (6.94% ± 0.12%) in the same device configuration. In contrast, the dendrimer with twelve surface groups, 5, had an efficiency of 3.69% ± 0.19%. Complex 2 and all three dendrimers have the same core chromophore, which absorbs more light than N3. The decrease in efficiency with increasing molecular volume was therefore determined to be due to less dye being adsorbed. Hence molecular volume and molar extinction coefficient are both first order parameters in achieving high conversion efficiencies and must be taken into account when designing new dyes for DSSCs. 相似文献
79.
双掺杂LiNbO3晶体中光栅均匀性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了非挥发全息记录中南于紫外光的强吸收而引起的光栅非均匀性,分析了这种非均匀性对光栅衍射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非均匀性致使光折变光栅的平均强度减弱,衍射效率降低。提出了采用两束等光强的敏化紫外光由晶体两侧入射的优化方案以改善光栅的均匀性,提高光栅的衍射效率。通过联立两中心带输运物质方程和双光束耦合波方程,进行了相应的理论模拟,并给出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双侧紫外光照射能够实现均匀性较好的光栅,是提高衍射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80.
利用点匹配法计算了不同雨滴谱分布的降雨雷达体反射率,结果表明M—P分布与我国实测雨滴谱的结果比较接近,同时进一步分析了降雨雷达体反射率的频率、极化特性等。根据计算结果,研究得到了体反射率的新解析公式,其与点匹配法计算的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