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52篇
  免费   653篇
  国内免费   134篇
电工技术   15篇
综合类   483篇
化学工业   982篇
金属工艺   4篇
机械仪表   25篇
建筑科学   48篇
矿业工程   8篇
能源动力   48篇
轻工业   5795篇
水利工程   80篇
石油天然气   30篇
无线电   3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35篇
冶金工业   8篇
原子能技术   12篇
自动化技术   132篇
  2024年   67篇
  2023年   121篇
  2022年   249篇
  2021年   301篇
  2020年   261篇
  2019年   271篇
  2018年   218篇
  2017年   259篇
  2016年   267篇
  2015年   313篇
  2014年   339篇
  2013年   381篇
  2012年   466篇
  2011年   500篇
  2010年   349篇
  2009年   317篇
  2008年   265篇
  2007年   385篇
  2006年   361篇
  2005年   342篇
  2004年   254篇
  2003年   226篇
  2002年   202篇
  2001年   137篇
  2000年   125篇
  1999年   140篇
  1998年   116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61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67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6篇
  1978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基于近红外与高光谱技术的小麦种子多指标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47份小麦样本的高光谱图像,提取感兴趣区内的平均光谱,结合反映小麦品质的水分、蛋白质和湿面筋三个指标基础数据,通过OPUS软件搜寻最佳的光谱预处理和波段组合,分别建立了三个指标的偏最小二乘法(PLS)定量分析模型.同时与采用近红外(.NIR)光谱技术建立的三个指标的近红外模型进行比较,发现高光谱模型的各性能指标均明显优于近红外模型.结果表明:当被测样品为颗粒状且内部化学成分分布不均匀时,近红外模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会受其测量条件的限制,而高光谱采样面积大,获取信息更全面,展现出强大的分析检测潜质,为小麦品质评价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62.
小麦产量实时测报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当前河南地区小麦产量估测信息滞后问题,集成传感技术、GPS和无线通信技术,对接农机收获装备,构建基于多传感器技术的小麦产量测报信息服务系统,实现小麦收割与产量测报同步进行.系统的应用实验于2015年6月在许昌市长葛县800亩试验田进行,实验结果表明,系统的产量测报误差小于5%,可以满足小麦产量测报的实际需求.系统的推广应用为河南及全国的小麦产量测报提供数据参考,为获知农田信息的时空差异性提供数据支撑,为实施“精细农作”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3.
以黑河市典型农作物大豆和小麦为研究对象,利用气象数据和相关研究成果,计算了黑河地区大豆和小麦的需水规律和需水量,并和降水分布和有效降水量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在小麦生长阶段内,小麦需水量和降水量基本同步,但是6月-7月份亏水量约72 mm。在大豆整个生育期内,各月有效降水量均不能满足大豆的需水量,6月份缺水量最大为88 mm,生育期内共缺水量182 mm。考虑到当地矮杆作物灌水技术一般采用喷灌,建议灌水定额采用40 mm,小麦需在6月份喷灌一次,大豆在整个生育期内喷灌4~5次,以实现小麦和大豆的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64.
本参阅众多学的研究成果,综合概述了影响CHA杂种小麦产量优势形成的诸多因素,其中包括杂种小麦自身生育特点和栽培环境,同时,还从更深层次阐明了杂种产量优势形成的生理生化基础,以期为栽培上提出关键性的技术措施,使CHA杂种小麦的产量优势得到充分地发挥以及强优势组合选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5.
采用干灰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法 ,测定了田间高产试验条件下冬小麦不同生育时期植株地上部各器官的铁含量 .结果表明 :麦株含铁量随生育时期呈单峰曲线变化 ,其峰顶位于返青期 ;铁吸收量随生育的时期呈双峰曲线变化 ,其峰顶分别位于拔节期和乳熟期 ,而峰谷出现在开花期 ;各生育阶段麦株体内铁始终以叶片分配比率最高 ;形成 1 0 0kg籽粒需要吸收铁 1 7.98g .  相似文献   
66.
磁场对小麦的生物学性状有明显的影响。试验所采用的4个小麦品种适宜的场强分别是:铁春9号为100mT;铁春1号和辽春10号为200mT;沈免85-12为500mT。适宜的磁场处理不仅可激活种子的某些酶活生,提高发芽率等,而且有利于小麦的后期生长。在营养生长期经磁场种子的植株、茎秆粗壮,叶面积增大,叶绿素含量及过氧化氢酶活性提高,因此有利于光合作用和增强植株的抗逆性,使小麦收获期的株重、穗重增加,行粒重略有提高。但有同一品种小麦的磁处理效果。在长势较差的年份大于长势旺盛的年份。研究发现磁处理小麦种子对其后期的N、P、K吸收量也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67.
利用免疫亲和柱对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的特异吸附性,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样品进行测定.研究了提取方式、样品粒度、样品溶液稳定性、振荡提取时间等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当标准曲线在0~2.0 μg/mL之间,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达到0.999 1.检测结果RSD小于8.0%,不同水平的加标回收率处于92.0%~107.4%之间,通过回收率试验和标准物质试验验证了方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68.
小麦阿拉伯木聚糖及其功能性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阿拉伯木聚糖主要存在于小麦细胞壁中,是小麦细胞壁的主要聚合物,其含量、结构以及理化性质对小麦品质、营养特性以及最终利用价值都有重要影响.综述了近年来关于小麦阿拉伯木聚糖结构、理化性质、提取及检测方法等相关研究,并对其功能性质进行了较为深入地介绍,对小麦阿拉伯木聚糖对馒头品质影响的研究潜力和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9.
通过将中筋小麦粉在不同温度(15℃、25℃、35℃)、不同储藏条件(充N2、脱氧剂脱氧、真空、对照)下模拟储藏,研究了储藏期间脂肪酸值、降落数值、湿面筋、面筋指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中筋小麦粉的脂肪酸值、降落数值、湿面筋以及面筋指数都能较好地反映出中筋小麦粉的储藏品质变化.总体变化趋势表现为: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脂肪酸值和降落数值升高,湿面筋含量和面筋指数下降.在储藏期间温度的变化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低温有延缓品质劣变的优点;其次为储藏方式,但相互之间差别不明显,同时发现在高温下气调储藏效果较好,所以中筋小麦粉应尽量保持在低温气调储藏的条件下.  相似文献   
70.
摘要:以小麦淀粉为原料,利用盐酸、中温α【一淀粉酶共同液化进行麦芽糖的制备。采用单因素实验结合正交实验法优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酸一酶联用液化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淀粉浆料液比(3:10),5%盐酸添加量12mL,酸化时间12min,温度100℃,浓度为0.0143g/100mL的中温仅一淀粉酶加酶量8ml,酶液化时间30min,pH值5.4,温度64℃,所得液化液DE值为8.12%。通过无机酸与酶法共同液化小麦淀粉得到的液化液DE值控制在具体数值范围内,为以小麦淀粉为原料制备麦芽糖浆的工业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下一步对小麦淀粉在板框过滤时出现的困难分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