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11篇
  免费   1613篇
  国内免费   1039篇
电工技术   570篇
技术理论   5篇
综合类   1684篇
化学工业   2531篇
金属工艺   117篇
机械仪表   270篇
建筑科学   1465篇
矿业工程   2240篇
能源动力   768篇
轻工业   853篇
水利工程   4008篇
石油天然气   375篇
武器工业   31篇
无线电   364篇
一般工业技术   625篇
冶金工业   868篇
原子能技术   31篇
自动化技术   1258篇
  2024年   69篇
  2023年   173篇
  2022年   302篇
  2021年   445篇
  2020年   445篇
  2019年   354篇
  2018年   394篇
  2017年   480篇
  2016年   560篇
  2015年   614篇
  2014年   1041篇
  2013年   1054篇
  2012年   1060篇
  2011年   1226篇
  2010年   996篇
  2009年   904篇
  2008年   863篇
  2007年   1235篇
  2006年   1172篇
  2005年   939篇
  2004年   755篇
  2003年   682篇
  2002年   534篇
  2001年   395篇
  2000年   357篇
  1999年   235篇
  1998年   168篇
  1997年   114篇
  1996年   100篇
  1995年   83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6篇
  1975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991.
基于GLDAS-Noah水文模型,模拟长江流域蓝绿水资源量,并揭示其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00—2019年长江流域多年平均蓝水资源和绿水资源分别为420.24 mm和686.95 mm,绿水资源约是蓝水资源的1.62倍。近20 a来长江流域蓝水资源、绿水资源和绿水系数呈不显著增加趋势,2000—2019年蓝水资源与绿水资源变化速率分别为3.26 mm/a 和2.27 mm/a。从年内分配上看,蓝绿水资源在7—8月份较多,占全年的29%~32%;在1 —2月份较少,占全年的5%~6%。从空间分布来看,蓝水资源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分布格局,绿水资源呈现东高西低的分布格局,而绿水系数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分布格局。科学全面评价蓝绿水资源可以为优化水资源利用模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2.
基于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结合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和生态盈亏指数,讨论了辽宁省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的时空特征,并采用LMDI模型对辽宁省2010—2019年水资源生态足迹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辽宁省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在时间变化上较稳定,各用水账户占比大小依次为农业、工业、生活和生态环境用水;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较大差异,仅丹东市、铁岭市、鞍山市、本溪市和葫芦岛市为生态盈余状态,其他行政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生态赤字,盘锦市最为严重,水资源生态状况也较差;(2)在辽宁省及各行政区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的构成上,除本溪市为工业用水占比最高以外,辽宁省与其他各市都以农业用水为主,其次为工业用水,生活用水和生态环境用水占比较低但均有小幅提升;(3)通过因素分解得出经济因素是推进水资源生态足迹增长的主导因素,结构因素和人口因素对生态足迹变化的影响比较小,技术因素有效抑制了水资源生态足迹的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993.
稀缺背景下相邻区域用水关系呈现出越来越复杂的关联特征,厘清地区间内部用水关系并揭露其用水空间联动格局,能为优化区域水资源协同治理政策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根据淮河生态经济带28个城市2005-2018年的相关用水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SNA)方法刻画了淮河生态经济带城市间用水空间关联网络结构及其转移特征,并使用二次指派程序(QAP)方法揭示了其用水空间关联网络构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淮河生态经济带城市间用水关联关系呈现出较为复杂的网络结构,网络密度在样本考察期内轻微减小,但整体网络结构稳定,宿州、周口、徐州、蚌埠4个城市位于用水空间关联网络的核心地位,主导着网络中水资源的流动;块模型分析表明,用水空间关联网络可划分为经纪人、双向溢出、主受益、净收益4个板块,板块之间的空间溢出效应呈现出链条状的趋势;地理位置临近性、人均水资源量以及城镇化率是用水空间关联网络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对提升区域间水资源交换效率,缓解缺水地区水资源困境具有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994.
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水与能源的消耗问题,从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能耗与能源生产过程中的水耗两个角度进行双向的定量分析,并采用双向核算法估算了全国主要能源产业生产现状总用水量与水资源利用的总耗能量,厘清了水与能源之间的纽带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水与能源之间存在着环环相扣的关系;6类能源中火力发电耗水量最大,水力发电次之,其后分别为原煤、原油、天然气,太阳能发电耗水量最小,2016年中国主要能源生产过程中耗水量约占全国用水总量的3.14%;水资源利用过程中地表水取水总能耗最大,非常规水源利用总能耗较小,2016年中国水资源利用过程中的能耗约占全国能源消耗总量的2.44%。  相似文献   
995.
在水资源多维承载要素解析的基础上,从“量-质-域-流”4个维度构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引入“单指标量化-多指标综合-多准则集成”(SMI-P)综合评价方法,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的主客组合赋权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建立基于SMI-P法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估模型。将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估模型应用于太原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结果表明:2009—2018年太原市各维度水资源承载力指数均呈上升趋势,水资源综合承载力处于超载状态;未来太原市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应主要集中在污水治理、湿地修复、水土流失治理等方面,即主要提高太原市水质和水域维度承载力。  相似文献   
996.
在分析平原坡水区水资源优化调度特点的基础上,构建了协调泵站提水量和受水区缺水量两个目标的优化调度模型。针对传统粒子群算法存在的容易陷入局部极值点、早熟等缺点,从惯性因子及学习因子选择、外部档案维护和全局最优选取策略3个方面进行改进,对比改进多目标粒子群算法与传统NSGA-Ⅱ算法在求解测试函数中的表现,验证改进算法的可行性和优越性。对宿迁市黄河故道及以南地区水资源优化调度进行实例研究,采用改进算法求解模型得到Pareto前沿,结果显示,两个目标函数值分布范围较广,且各频率来水调度方案集在空间中分布均匀。  相似文献   
997.
海拉尔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准确评价海拉尔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对未来作出预测,以2006年为现状年,选取人均水资源可利用量、水资源利用率、城镇人口比例、供水模数、需水模数、生活用水定额、河道外生态用水率7个评价指标,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海拉尔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评价和预测.结果表明:海拉尔河流域2006年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低,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998.
陇东黄土高原第四系潜水系统分为黄土潜水系统和河谷潜水系统,黄土潜水系统又分为黄土塬区潜水、黄土丘陵区潜水。分析了黄土潜水系统和河谷潜水系统的赋存特征、补径排条件、动态特征等。结果表明:大气降水是黄土潜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潜水的TDS和总硬度年际间变化均不大,水质普遍较好,是该区居民的主要饮用水源;河谷潜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垂直补给、地表水的入渗补给、沟谷潜水的侧向补给、灌溉回归水的补给及基底白垩系地下水的越流补给,潜水水质均较好,TDS一般小于1.0 g/L,是河谷区人畜饮用水和城镇供水的主要水源。  相似文献   
999.
石羊河流域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7.76亿m3,生态环境需水量为7.08亿m3,可利用总量为10.67亿m3,水资源可利用率为60.1%;2000年流域实际利用水量为20.23亿m3,水资源实际利用率达121%。石羊河流域可利用水资源总量一定要依照自然社会的发展规律进行控制使用,以求在生态不再恶化的情况下适度发展经济。建议首先考虑将下游的生态恢复到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状态,保证下游红崖山站水库年均径流量达到80年代前的水平,逐步改善民勤盆地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000.
随着工农业的发展,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灌区用水量逐步增加,致使灌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日趋突出。选取新疆兵团典型团场———150团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现状年、预测年水资源供需平衡计算,得出现状年、预测年的缺水程度。结果表明:现状条件下,平水年供水量已不能满足需水要求,中等干旱年缺口更大;随着灌区节水改造,输配水效率提高,农业灌溉定额降低,然而由于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因此农业需水量仍呈增加态势。150团场水资源短缺,有水资源不足的因素,也有水资源利用率低的缘故,因此不仅要采取适当措施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有效利用率,加快团场改造工程建设,而且必须在团场实行非充分灌溉和水资源优化配置,以缓解灌区水资源紧缺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