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13篇
综合类   29篇
化学工业   22篇
金属工艺   8篇
机械仪表   69篇
建筑科学   90篇
矿业工程   8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69篇
水利工程   15篇
石油天然气   7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5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5篇
冶金工业   5篇
自动化技术   11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文章介绍了事物分类,结合实例分析了数据库表字段内容的表示、合并字段的解决方法及其相应算法。针对事物的不同分类,提出了对数据库字段内容采用排序字符与实际全称相结合的表示方法,从而实现既可根据排序字符有效控制排序,又可取出字段的实际全称,直接将其显示在新闻页面中。该数据库解决方案有效地降低了编程复杂性,提高了新闻显示速度,已将其成功地用于即时新闻公布系统的数据库设计和查询处理。  相似文献   
22.
视觉是帮助人们认识和了解事物的形状、大小、颜色的感官。而视觉错觉则是在感知外界事物时,所获得的不相同、有偏差的感觉或感知,带给人们大相径庭的视觉感受。平面设计也被称为视觉传达设计,视觉错觉所带来的独特的视角角度常被广泛的应用于平面艺术设计中。本文意在从色彩视觉错觉的认识入手,了解其在平面艺术设计中关于色彩的搭配如互补、远近感的应用。  相似文献   
23.
创意思维是标志设计的灵魂所在。本文通过对创意思维的简要分析,总结出创意思维在标志设计中重要体现,从创意思维的前提、创意思维表现以及创意思维的具体应用三个方面进行总结概述,目的在于更好的运用创意思维,设计出更具创新性、先进性、深刻性的标志方案。  相似文献   
24.
<正>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阳春三月,全球经济复苏的前景不仅没有如预期般阳光灿烂,反而变得更加飘摇模糊起来。隐约之间,新一波危机海啸的咸腥味已经悄然飘来,当经济危机带来的一丝隐忧弥漫在心头,请让我们倾听全面深化改革的声音。  相似文献   
25.
正新闻评论是媒体编辑部或作者对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有普遍意义的紧迫问题,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就事论理,就实论虚,有着鲜明针对性和指导性的一种新闻文体。新闻评论的作用一般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引导的作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现实生活中的新闻事实和重要问题作出分析,可以旗帜鲜明地表彰先进,针砭时弊,帮助群众明辨是非,区分先进和落后、正确和错误;为群众解疑释惑;使人们正确认识当前的形势,指明方向;二是  相似文献   
26.
年夜饭半成品并非新鲜事物,早已成为连锁餐饮品牌发力年夜饭市场的重要工具,并在2020年成为备受行业关注的焦点。记者在近期的走访过程中了解到,越来越多的餐饮企业开始加入这一行列,推出年夜饭半成品或者是主打产品半成品。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接受年夜饭半成品,但他们对年夜饭半成品的需求也变得更加"苛刻".  相似文献   
27.
刘长明 《中国烹饪》2014,(11):54-56
研发的重点是畅销产品的升级一道好菜要经历潜伏期、成长期、巅峰期、下降期乃至没落期,这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一个企业能不能多活几年,同样不能只看眼前的营业额,你今年卖2个亿,明年卖3个亿,说不定将来卖到10个亿,但即使这样,该垮的时候还得垮,繁荣只是一种状态而并非价值。没有永不沉没的大船,只有永远存在的不确定性和永不沉没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28.
“道可道,非常道”。中国道家经典著作《道德经》开宗明义地指出,能够用言辞表述的大道,就不是永恒的大道。这句话也被广泛地延伸与阐释,揭示出了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的颠扑不陂的真理——事物即便再复杂,总是有一定的规律、方法可寻。那些已经被我们知晓的规律与方法,可以在一定的时期内为我们所用。但并不代表它就是绝对的真理.不代表它就真正触及了事物的本质。对一切事物本质的探索.伴随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永远处于“进行时”。  相似文献   
29.
傅建伟 《中国酒》2014,(6):78-82
若单纯地从游记或一个旅行家的角度去评论,汝珍与写游记出名的徐霞客兄两者区别是十分明显的。后者以写实的手法,力求反映所见所闻所思的一些现实之事物,具有客观真实性,好似地理科教书,纪实文本;而汝兄则是将所看到的事物,作为一种道具或手段,一种生发的由头,或实或虚,天花乱坠,烩成了一锅大菜,里面五味杂陈,花样百出,佐料和主材千奇百怪,看官大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第八回双声叠韵行酒令古往今来分径庭自古文人墨客斯斯文文,喝酒讲究的是风雅,是氛围,是心境,是即席成诗,乘兴作画,甚至许多优秀的作品,都是在花间樽前诞生的。而现在,古风不再,斯文无人学,偶若有者,还常被当“书呆子”嘲弄,那种文绉绉的饮酒行令方式早已根绝,李汝珍先生那双声叠韵行令之法,恐怕我们满街走的教授们也不知所云了。  相似文献   
30.
<正>在古今中外的文学和艺术作品中,"青春"一直是个历久弥新的恒常主题。人们常常把"青春"与春天、鲜花、少年,以及许多美好而不常在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同样,由"青春"主题所引发的感伤、错愕和伤逝的情怀,也不时在文艺作品中得以映现。事实上,在自然风物面前,诗人和画家们在感怀春天、花儿的同时,更有一种对青春,乃至生命的思量和感喟,像刘希夷诗中的"年年岁岁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