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5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7篇
电工技术   14篇
综合类   32篇
建筑科学   5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31篇
轻工业   3篇
水利工程   303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阐述了明水县玉林乡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排水工程中设计暴雨产流、排水沟设计流量、排水沟纵横断面的计算过程.  相似文献   
92.
以北京市为例,采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思想开发了B/S模式下的实时降雨产流测报模型系统。该系统具有实时降雨分析、蒸发分析、地表水产流计算、水量平衡分析等功能。在北京市水文总站的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简单方便,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移植性和可扩展性,可为政府管理部门、各行业生产单位及公众提供降雨、产流及洪水等方面的信息,辅助建立快速反应机制,为领导进行水资源和雨洪调度决策提供更加科学和直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93.
介绍了五强溪水库运行以来1995年~2010年的降雨产流资料分析过程和结果;通过开展降雨和入库流量关系曲线分析,分析入库洪水与降雨量关系,寻找降雨产流的一般规律;改进入库洪水预报方法,优化水库调度过程,合理安排发电计划,充分利用水能资源,增加发电效益.  相似文献   
94.
产流模型在内夹河流域汛期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内夹河流域汛期的实测资料,对目前常用的几种产流模型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出了适合该流域汛期的产流模型。  相似文献   
95.
径流及其形成过程是陆地水文循环的重要环节,而产流是径流形成的首要环节.产流研究在水文学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且一直是水文学研究的重要内容.阐述了关于产流的相关概念与内涵,梳理了产流理论的发展历程,剖析了超渗地面径流产流机制、壤中流产流机制、饱和地面径流产流机制、地下径流产流机制等4种基本产流机制的特征、共同规律及其影...  相似文献   
96.
透水铺装材料属大孔隙多孔介质,根据水分受力状态划分,其中雨水入渗过程可分为吸湿过程和传递过程两部分,分别以基质势和重力势为主要驱动力;透水铺装地面降雨产流包括铺装层和基层土壤两部分产流过程的总和,在基层土壤表面以超渗产流模式形成垫层内积水,在透水铺装层表面以蓄满产流形式形成地表积水;模型各参数中,铺装层和土壤层的初始含水率、田间持水量、饱和含水率等参数对模型计算结果影响较大,应根据材料测试结果慎重选择。  相似文献   
97.
98.
以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为例,分别采用"4种下垫面"与前期影响雨量经验公式法两种模型计算水资源量,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丰水年与平水年两种模型的径流量结果相近,极值分布基本一致,下垫面条件对地表水资源量及地下水资源量影响明显,"4种下垫面"模型的计算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99.
径流量评价     
金栋梁  刘予伟 《水资源研究》2005,26(1):13-17,20
以长江流域为例,介绍实测河川径流进行系列的插补展延、年径流还原计算、产流计算、径流等值线的绘制、年径流的地区分布、年内分配和年际变化等评价方法,其中强调径流等值线绘制方法的改革。  相似文献   
100.
从事水文科学研究工作30多年,提出新安江流域水文模型,成功地获得了实际应用。最重要的一点认识是从实际出发,它决定了研究工作的方向,提供了研究工作的原料,并保证不断深入发展。发展中国的水文科学,离不开从实际出发这个最基本的理念和研究方法。此外,还要具备其他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