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2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5篇
电工技术   51篇
综合类   88篇
化学工业   80篇
金属工艺   18篇
机械仪表   41篇
建筑科学   364篇
矿业工程   29篇
能源动力   62篇
轻工业   322篇
水利工程   612篇
石油天然气   17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41篇
一般工业技术   54篇
冶金工业   19篇
原子能技术   7篇
自动化技术   29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131篇
  2010年   132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169篇
  2007年   159篇
  2006年   167篇
  2005年   172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将建筑工程中的基坑降水作为一种可以再利用的地下水资源进行分析研究,对其取水的合理性和取水规模进行评价计算.以邯郸市阳光小区为例,探讨建筑工程中基坑降水水量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72.
沧州市微咸水开发利用情况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沧州位于华北水资源缺乏区,地处海河流域尾闾,特殊的地理自然环境造成了这一地区水资源匮乏.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量12.64亿m3,近10年平均水资源量9.07亿m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92m3,不足全国人均的8%,相当于全省人均的61%;亩均水资源量108m3,相当于全国亩均的6%,全省亩均的45%.由于用水量逐年增加,被迫过量开采地下水,以满足全市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用水需求.由此造成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引发了水质恶化、地面沉降、海水倒浸等环境地质问题.因此,充分利用浅层地下水资源,对于缓解全市水资源短缺、防止环境地质灾害的进一步蔓延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3.
张静 《河北水利》2007,(7):26-26
1.城区雨水基本情况 石家庄市主城区位于河北省中部平原,城区面积约155km2,人口220万,其中屋顶面积约4000万m2,道路面积约2000万m2.每年雨季形成的径流量约3000万~5000万m3,这对于一个人均水资源量仅280m3的严重缺水城市而言,无疑是一笔可观的水资源财富.  相似文献   
74.
《中外食品工业》2003,(11):38-38
啤酒1 801 601 401 20100 80 604O 20 0捷克冰岛德国英国澳大利亚美国荷兰西班牙加拿大波兰瓶装水1 80意大利法国墨西哥德国西班牙捷克美国泰国波兰加拿大0 0 00 00 0 00八匕‘件︵2 0 QU六b月件勺乙月.JJ曰les月1.月Jl碳酸饮料馨{l一馨l矍l臀l馨馨美国冰岛墨西哥捷克加拿大澳大利亚荷兰英国德国(资料来源:饮料市场公司)主要国家人均饮料年消费量统计(2002年)  相似文献   
75.
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2003年我国人均GDP为9030元,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472元,农民纯收入为2622元,城镇恩格尔系数为37.1%,农村为45.6%,可见城乡居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但是,由于中国地域广阔,人口重多,贫富差异较大,很难从总体上对产品的需求状况进行分析,在此我们根据地理位置,按地域划分七大区域。 一、以四川、重庆为中心的西南大市场 该市场主要包括四川、云南、贵州、西藏四省和重庆市,人口超过2亿,约占我国总人口的1/6。该地区的经济现状与居民收入支出状况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这一地区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重庆为最高,西  相似文献   
76.
<正>一引言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淡水资源已成为水资源匮乏地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是一个淡水资源缺乏的国家。以环渤海地区为例,创造的GDP约占全国的30%,但该地区人均水资源量为413m~3,仅为全国人均水平的19%。预计到2010年,  相似文献   
77.
从2010年11月以来,按照山西省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战略部署和"十二五"期间农民人均纯收入翻番的目标要求,全省启动实施了干部下乡住村领导干部包村增收活动。在这一活动号召下,目前全省已有12万多名领导干部带着泥土的芬芳,进家入户,排忧解困,问得最多的是收入,谈得最细的是增收。据悉,截至2011年底,全省各级各部门共投入帮扶资金66亿元,帮助住点村新上项目2万个,解决实际问题6.7万个,形成调研报告2.3万份。为确保干部下乡包村常态化,山西省委要求各级领导下乡要轻车简从,按规定给当地交纳生活费,严禁吃请  相似文献   
78.
低碳建筑的评价指标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用建筑利用中的人均碳排放指标和建筑用能过程碳减排效率对低碳建筑进行评价。指出建筑碳排放实质上是人的碳排放,建筑只是使用者的能耗平台。因此,对建筑碳排放的评价要用强度指标,即建筑使用者人均碳排放指标。而对建筑设备的碳排放评价,是一个投入产出分析过程,即投入隐含碳、间接碳和直接碳,产出避免碳排放量的效率。同时计算得出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的隐含碳排放量。  相似文献   
79.
一、肯定成绩,坚定进一步做好建设工作的信心 村镇建设成绩突出。建成了一批新型小城镇。1992年底,全省建制镇(不包括县城镇)610个,预计到1997年底可达1020个。小城镇基础设施不断加强,功能日益增强。农民住房条件明显改善。近5年来,全省村镇共新建住宅2.8亿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达22.7平方米。村镇基础设施逐步配套。1993年以来,我省村镇建设投资逐年增加,总投资达1398亿元。全省乡村道路已基本形成网络,自来水受益率达到50%,小城镇面貌发  相似文献   
80.
浙江永康素有“中国五金之都”之称,以五金工业经济发展享誉国内外。目前,该市小五金工业形成了不锈钢制品、电动工具等八大支柱产业。2005年实现生产总值153.6亿元,人均GDP达到3433美元,位居全国百强第44位。2006年,永康市全社会用电量达到17.3亿kWh,同比增长17.1%;其中,工业用电量13.9亿kWh,同比增长17.94%。2006年前11个月,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346.35亿元,同比增长23.9%,而工业用电产值单耗同比下降了3.94%。永康市通过采取产业提升、技术进步等多项举措,发挥电能消耗的“摊薄效应”,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降低电能消耗强度,推动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