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96篇 |
免费 | 24篇 |
国内免费 | 40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3篇 |
综合类 | 16篇 |
化学工业 | 70篇 |
机械仪表 | 62篇 |
建筑科学 | 35篇 |
矿业工程 | 3篇 |
能源动力 | 6篇 |
轻工业 | 82篇 |
水利工程 | 175篇 |
无线电 | 8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6篇 |
冶金工业 | 7篇 |
原子能技术 | 4篇 |
自动化技术 | 8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15篇 |
2022年 | 17篇 |
2021年 | 20篇 |
2020年 | 12篇 |
2019年 | 10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13篇 |
2016年 | 17篇 |
2015年 | 21篇 |
2014年 | 26篇 |
2013年 | 36篇 |
2012年 | 30篇 |
2011年 | 40篇 |
2010年 | 28篇 |
2009年 | 28篇 |
2008年 | 27篇 |
2007年 | 23篇 |
2006年 | 16篇 |
2005年 | 26篇 |
2004年 | 12篇 |
2003年 | 13篇 |
2002年 | 16篇 |
2001年 | 15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13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13篇 |
1994年 | 14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6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荷兰农药法规局(CTB)已经临时批准巴斯夫的杀菌剂Flexity(苯菌酮,metrafenone)用于春小麦、冬小麦和大麦。 相似文献
22.
23.
冬小麦田杂草发生与综合防除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陕西、河南、河北、湖北、山东、安徽、江苏、四川、云南等省,是我国冬前小麦主要种植区,气候适宜冬小麦的生长。由于东西部雨水发布不均及种植差异。小麦种植方式分为稻一麦轮作小麦、旱一麦轮作小麦两种。小麦种植方式不同,杂草发生及草相差异较大,阔叶杂草防除也就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24.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环境研究所承担的包膜控释尿素在冬小麦生产上的应用技术研究项目日前通过专家鉴定。该项目初步建立了适应不同土壤肥力、土壤质地和灌溉条件下的小麦包膜控释尿素优化施用技术模式。项目组针对华北地区氮肥施用过量对小麦高产、稳产造成不利影响及肥料利用率低和环境污染等问题,3年来与中国农业大学共同研究, 相似文献
25.
伴地农225EC防除冬小麦田阔叶杂草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表明,伴地农225EC对冬小麦田阔叶杂草如猪殃殃、播娘蒿等有明显防除和抑制生长作用,但对不同杂草的防效有一定的差异。伴地农225EC冬后防除小麦田杂草,用量以1800ml~2000ml/hm^2为宜。在此用量下对小麦安全。 相似文献
26.
冬小麦生育期不同保水措施土壤水分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保水措施及灌水对小麦田表层土壤保水及入渗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总的趋势是随着保水剂用量的增加,保水性能增强。在越冬期内,秸秆覆盖下的土壤表层水分略高于保水剂处理;从返青期到孕穗期,灌水和不灌水处理的土壤表层水分消耗差异明显,灌水处理的表层土壤含水量比不灌水处理下降的多;在孕穗后期,灌水处理表层土壤含水量明显高于不灌水处理,且随保水剂用量增加而增加,秸秆覆盖处理稍低于保水剂处理;收获后,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在土壤导水方面,耕作和保水措施都提高了土壤渗透性能,传统耕作和灌水处理均降低了土壤饱和导水率。灌水条件下,保水剂用量45kg/hm^2时有利于提高土壤饱和导水率。 相似文献
27.
赵德杰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4,(11):57-58
喷灌具有灌溉水利用系数高、灌水均匀度高、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然而喷灌过程中一部分灌溉水不能进入土壤,进而引起了喷灌是否节水的争论。文章着重讨论了在以冬小麦为研究对象条件下,不同学者就喷灌对土壤结构、土壤水分养分分布转化规律、喷灌对冠层内温度、湿度变化规律、喷灌对作物生长的研究概况,为回答喷灌节水增产的科学问题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28.
干旱是黑龙港地区最严重的农业气象灾害,评估冬小麦各生育阶段的干旱风险可为合理制定灌溉制度、采取相应的防旱抗旱措施提供依据。基于验证后的APSIM模型所模拟的1961年-2005年31个点的土壤含水量动态,计算得到了冬小麦各生育期的土壤相对湿度干旱指数,分析了农民方案和优化方案的该地区的农业干旱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干旱频率发生较高的时期农民方案中是播种-越冬期和返青-拔节期,分别为48.89%和27.60%;基于"吴桥模式"的优化方案是越冬-返青期、返青-拔节期和灌浆-收获期,干旱发生的频率为51.61%、39.78%和62.22%。易发生干旱的地方多位于邢台、衡水南部和邯郸北部。在冬小麦各生育阶段,干旱指数年际变化显示出两种方案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尽管总体说来优化方案发生干旱的风险要高于农民方案的,但基于"吴桥模式"的优化方案充分发挥了根系带的土体水库功能,减少了灌溉水,能够高效利用土壤水,如果全区31个点在1961年-2005年间,均按照优化方案灌溉,相比农民方案总共可节水61 785mm,表明"吴桥模式"可在黑龙港地区推广,它在一定程度上可规避干旱风险,同时能达到节水、稳产的目标。 相似文献
29.
冬小麦生长与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水热运移的耦合研究Ⅱ:模型验证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北京永乐店试验站的田间试验资料,得出冬小麦生长与土壤-植物一大气连续体(简称SPAC)水热运移耦合的WheatSPAC模型计算需要的土壤参数与冬小麦遗传参数。将模型的计算值与实测值进行比较,表明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叶面积指数、干物质重、土壤水分温度等。利用WheatSPAC模型对不同灌溉条件下的田间水热状况与作物产量进行分析,得到结论:对于北京地区的气候条件,返青后作物蒸腾消耗占净辐射的50%以上;如果返青后墒情较好,在拔节期进行灌溉对冬小麦的最终产量最为有利;如果在拔节之后进行一次灌溉,则灌溉进行得越早对产量越有利;三水以后,随灌溉量的增加,产量的边际效益递减;返青后,降雨与灌溉的总量约240mm对冬小麦的生长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30.
基于层次分析和变异系数法的土壤含水率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黄河》2015,(9):135-139
土壤墒情实时监测是开展作物实时灌溉预报的重要前提,而根区土壤含水率精确数值的获取对提高实时灌溉预报的精度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层次分析和变异系数法组合赋权的方法计算了冬小麦计划湿润层内各土层土壤含水率的权重,并应用在郑州地区不同水分处理的冬小麦实时灌溉模型中。结果表明:组合赋权计算的日土壤含水率和灌水总量更符合试验区冬小麦自身生长规律和节水灌溉要求。通过组合赋权计算的日土壤含水率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为冬小麦实时灌溉预报提供良好的基础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