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5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51篇
化学工业   10篇
机械仪表   15篇
建筑科学   48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40篇
轻工业   13篇
水利工程   22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无线电   6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棉田秸秆覆盖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北方地区,如何挖掘水资源潜力,提高农作物对水的利用率,是发展节水型农业的重要研究课题。农田秸秆覆盖具有就地取材,易于推广的优点,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和青睐。但对于秸秆覆盖的保墒,节水和增产机理,迄今尚未明了。于1998年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秸秆覆盖对棉田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棉花株高、果枝数、棉铃重、籽棉重及其产量的影响。分析了覆盖保墒的作用时间,土壤昼夜温度变化及棉花长势,并提出土壤含水量变化过程线,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秸秆覆盖可使棉田土壤含水量增加,其作用效果主要在苗期和蕾期,秸秆覆盖在白天使土壤温度降低,在夜间则具有保温的作用;覆盖使棉花果枝数,棉铃重 、籽棉重增加,从而可提高棉花产量。  相似文献   
62.
利用土壤热通量板、平均土壤温度测针和土壤含水率测定仪进行了土壤增热能量的测定与计算,对土壤温度、土壤含水率、土壤热贮量和土壤表面热通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为确定合理的农业用水量和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63.
农业节水可以通过工程、农艺、生物及管理等综合措施来实现。为了达到农业节水的目的,对地膜覆盖条件下土壤温度、水分变化状况,覆膜旱作早稻若干生物学特性及养分吸收状况作了研究。结果表明,水稻覆膜旱作具有明显的土壤保墒增温作用。覆膜旱作稻分蘖数、株高、地上部干重、根长、根重均明显大于裸地旱作,分蘖数、地上部干重、根重明显大于常规水作。覆膜旱作稻N、P、K养分吸收量及产量也明显大于裸地旱作及常规水稻,并能节约60%~70%的用水量。  相似文献   
64.
马力  薛鹏  张新  张长征  曾伟 《人民长江》2016,46(12):18-22
为了分析土壤温度和湿度与土壤各组分呼吸速率的关系及其动态变化,并探讨土壤温度和湿度对土壤呼吸的协调影响,采用LI-8100开路式土壤碳通量测量系统,于2012年4~9月(生长季)对重庆缙云山常绿阔叶林土壤总呼吸、自养呼吸、异养呼吸和凋落物呼吸进行定位研究,同时实地测定土壤5 cm深处的温度和湿度。结果表明:除凋落物呼吸外,其他组分呼吸速率的月际变化均呈"单峰型"曲线,都在7月达到峰值;土壤温度与土壤各组分呼吸之间呈显著指数相关关系,土壤湿度与土壤各组分呼吸之间用二次曲线模型拟合较好,但相关性不显著;土壤温度和湿度与土壤各组分的综合关系用双因素指数模型拟合效果更好,说明该模型明显优于单因素模型。  相似文献   
65.
黄河上游地区辐射收支及土壤热状况季节变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玛曲气候与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2006年7月~2007年5月的观测资料,分析研究了黄河上游地区 辐射及土壤热状况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该地区各辐射分量均存在显著的季节变化,4~9月份显著增加,10月份一来年3月份明显降低,年变化呈典型的单峰结构.地表反照率除冬季降雪期外,季节变化不是很明显,年平均地表反照率约为0.26;其日变化与太阳高度角关系密切.一年中,土壤温度梯度1月份最大,4月份最小.土壤温度梯度和净辐射相关系数为-0.61,通过了0.01的置信度检验.2.5~30cm浅层土壤热通量振荡明显,而30cm以下深层土壤热通量变化缓慢,10月份一次年5月份日平均土壤热通量从地表以下2.5~75cm土壤层几乎均为负值,说明更深层土壤释放热量,上层的土壤吸收热量;而其余月份则为正,土壤热量从浅层向深层传导.冬季由于土壤含冰量的影响,土壤导热率在1月份最大,而3、4月份相对较小;季节平均土壤导热率分别为:春季0.27、夏季0.38、秋季0.55、冬季0.83W·(m·K)-1.  相似文献   
66.
通过建立地下水平埋管换热器模型,模拟了土壤导热系数对埋管及其周围土壤温度场分布和埋管换热量的影响.分析了埋管管材及埋管埋深、管径、管壁厚度等对埋管换热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当土壤导热系数从1.1W/(m·℃)增大到2.5W/(m·℃)时,埋管单位管长换热量增幅达100.8%,且到埋管距离越近的点,其土壤温度随土壤导热系数的变化相对较快.地下二层埋管外表面温度及其周围土壤温度变化比地下一层换热稳定性好,换热量大.适当的加大管径,减小管壁厚,有利于增强埋管换热.  相似文献   
67.
封闭环路地源热泵地下换热器的选择和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详细说明了封闭环路地源热泵地下换热器的选择原则,列出了设计地下换热器的基本步骤。  相似文献   
68.
建立了与实际U型地埋管换热器及管群(2×2)相一致的三维传热模型,在验证模型准确性以后重点分析了地埋管换热器及管群(2×2)周围土壤温度场在水平和竖直方向的分布规律,模拟出了连续运行后的土壤温度及循环水出口温度;对比了各部分传热热阻,其中土壤的传热热阻对模型的整个换热过程影响最大;而管壁的传热热阻最小。研究结果为在珠三角地区因地制宜地应用和推广土壤源热泵技术提供了相关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9.
从土壤pH值、水分、温度、有机质(碳源和养料)四个方面,分析玉溪市微生物肥料的施用适宜性。结果表明:全市年平均气温均适合微生物生长,并以4~9月较好;微生物的种类以中、低温型为主,其中,94%的耕地适合低温型微生物生长;土壤墒情以5~12月较适合微生物生长;适宜微生物生长的耕地(pH值在5.5~8.5)面积3.08万hm2,占调查面积的66.5%;土壤有机质(碳源和养料)含量较低的耕地面积7020hm2,占调查面积的15.2%,施用微生物肥料时应以复合微生物肥为主或添加营养物质;最后,提出玉溪市施用微生物肥料的建议。  相似文献   
70.
《黑龙江粮食》2014,(4):26-26
<正>几十公里之外的大田里种着庄稼,在家随手轻点手机,田头垄边各处空气湿度、土壤温度、气压、风向、光照等信息一目了然;商店货架上信手拿起盒番茄,二维码轻松一扫,除产地信息外,就连施了几次肥都能知道……这些已非臆想,大米小麦,也能种在"云"上。国家863计划"农业物联网和食品质量安全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