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18篇
化学工业   21篇
金属工艺   10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72篇
矿业工程   31篇
能源动力   75篇
轻工业   5篇
水利工程   34篇
石油天然气   13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7篇
冶金工业   4篇
原子能技术   9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21.
南海EP油田为低品位稠油油田,开采过程中面临地层天然能量不足、原油流动性差、平台有限空间布置地面人工注水设施困难等问题。为有效开发EP油田,提出了一种利用深部高温含水砂层在井下人工注水的闭式地热水驱技术。从深部巨厚水层加热效应、自源闭式注水方式适应性、井筒流动性改善的“拐点”效应、井筒再造技术释放油井产能等4个方面,分析了EP油田地热驱油的可行性。运用油藏工程方法、物理模拟实验和数值模拟法,评价和预测了该油田地热水驱采收率。物模结果表明,地热驱油可以使地层温度提高40℃,最终驱油效率提高14.72个百分点;数模方法预测地热水驱可提高采收率13.09个百分点。选取EP油田A14井组进行了现场试验,实施地热水驱后,井区压力得到恢复,水井对应的3口油井产量上升,首口见效井日产油由30 m 3提高到102 m 3,地热水驱效果显著;目前已实施2口地热注水井。  相似文献   
22.
23.
研究了精制椰壳活性炭吸附地热水中微量苯酚的各项参数,通过静态试验系统考察了活性炭用量,水样pH,反应时间,苯酚初始浓度等重要因素,确定了处理地热水中苯酚的最佳条件:活性炭用量6 g/L,pH值6.5,反应时间6 h,苯酚的初始浓度0.5 mg/L,处理效果最佳;并据此进行了动态小试试验,从动力学角度分析吸附原理,其动力学更好的符合伪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将动态试验数据在origin软件中处理,得到适用于活性炭固定床吸附苯酚的穿透曲线模型,旨在为苯酚吸附过程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4.
结合地热水资源的地质勘查工作,对运城盆地的地质特征和地热水特征进行了探讨,针对地热水资源的赋存条件和分布特点,研究了其形成机理和属性,为地热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5.
地热流体     
Nich.  K 廖志杰 《地热能》1999,(6):14-17
  相似文献   
26.
27.
《Planning》2020,(2):238-241
文章收集贵州省凤冈县永安镇长水田一带成功实施深2 005.45m的地热井地质调查、钻探、测井、降压试验、水质测试等资料,通过地层、构造、水质特征、热储结构特征、地温梯度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了永安热矿水"储、盖、通、源"地热形成条件及"褶皱隆起断裂对流型"地热成因类型,对永安热矿水的合理开发利用有极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8.
水是具有强溶解性循环再生的动态资源,地热水和矿泉水属地下水的派生,是水资源的组成部分,应纳入水资源统一管理。  相似文献   
29.
用过对真武油田的地质研究,利用油田废气的油气井,进行地热井改造。通过对国内先进地热工艺的引进和改进。  相似文献   
30.
水是具有强溶解性循环再生的动态资源,地热水和矿泉水属地下水的派生,是水资源的组成部分,应纳入水资源统一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