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8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25篇
电工技术   13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24篇
化学工业   79篇
金属工艺   9篇
机械仪表   7篇
建筑科学   173篇
矿业工程   5篇
能源动力   24篇
轻工业   107篇
水利工程   401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无线电   27篇
一般工业技术   20篇
冶金工业   9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7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4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51.
蓝藻无害化处置、资源化利用是解决蓝藻二次污染问题的最终途径,部分现有的蓝藻处置途径已不满足目前的环境保护要求。通过分析太湖环湖各市蓝藻打捞能力、分离能力、无害化处置资源化利用能力以及蓝藻打捞情况,提出太湖蓝藻无害化处置资源化利用的对策建议,为做好太湖蓝藻无害化处置、资源化利用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2.
引江济太调水试验的实践与启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一、引江济太的提出 太湖流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解决太湖流域水污染问题一直是我国水污染治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53.
太湖重污染底泥的生态疏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荷生  张永健 《水资源研究》2004,25(4):29-31,35
太湖湖盆沉积物(底泥)是湖体营养盐的储积库,是重要的污染源。在湖泊外源污染治理得到一定成效后,以减少内源污染负荷为目的疏浚是控制湖体内源污染效果较为明显的工程技术措施之一。太湖底泥疏浚有别于港口、河流疏浚,属生态工程范畴。其基本核心要解决;疏浚必要性,疏浚区域范围、疏浚适宜深度、疏浚技术工艺、二次污染防治,环境风险评估,底泥合理处置和基底修复等生态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54.
邝奕轩 《中国水利》2012,(15):12-14,54
人类对太湖湿地利用存在多种形式,但是在特定经济发展阶段的主导地位不同,存在太湖湿地利用阶段的演变,这个演变过程是在人类需求和湖泊湿地资源比较优势的共同作用下实现的,是实现丰富的自然资源对相对稀缺的自然资源的替代,是人造资本对自然资本和自然生产力进行替代的过程,是人类对太湖湿地依附性利用向和谐性利用转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55.
长江 《人民长江》2012,(15):109
2012年入汛以来,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珠江、松辽和太湖防总先后召开防汛会商会115次,下发调令74次,启动应急响应10多次,派出工作组60多批次分赴28个省(市、区)指导防汛工作,编发防汛抗旱简报159期,发布汛情信息329条。长江防总先后派出20多个工作组加强指导,通过科学调  相似文献   
56.
从太湖主要出水河道水质的变化看太湖水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湖为一大型浅水碟形湖泊,它是由内陆断陷基础上的海湾逐步发育而成的一个浅水泻湖型湖泊,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湖盆特点为浅水平底,湖泊面积2428km2,湖中51个岛屿总面积约90km2,太湖水面积2338km2,岸线长405km,湖泊长68.5km,平均宽34km,长宽比为2;多年平均水位2.99m,平均水深1.89m,最大水深4.87m,湖泊容积44.28亿m3,年平均吞吐水量54亿m3,年交换系数1.17。与同类面积的湖泊比较,太湖不仅水浅,而且水体交换快,其  相似文献   
57.
基于三维浅水动力模式,对太湖不同定常风作用下的整层平均流场和分层流场特征做了模拟,结果发现在无旋风场的情况下,可产生有旋流场。经分析发现,有旋流场为湖底地形变化所致,若在均匀平坦的湖底地形情况下,流场中除边界以外任一点的涡度为零。在方向相反的不同定常风作用下,其环流形势相似,环流个数相等,但涡度值呈现反位相特征。数值试验表明,在定常风作用下,太湖表层流完全为风生流,流向与风向平行,中间为过渡层,底层流向相反,为补偿流,在增水区域,下沉运动强烈,而减水区域则出现较强的上升补偿流,形成封闭环流。  相似文献   
58.
在水质评价过程中,确定主要污染因子和水质级别对水污染治理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传统模糊综合评价法在计算权重时存在缺少客观性且无法反映评价因子间的此消彼长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模糊综合评价法,即考虑评价因子监测值、评价标准值及各评价因子间的相互关系,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系数,并利用单因子评价等级建立标度确定对照表定量地判断评价因子间的标度,从而使权重的确定更加客观、有条理。利用该方法对2002~2007年太湖全年期、汛期和非汛期的全湖水质进行总体评价,结果表明太湖主要污染因子为氮和磷,整体水质呈Ⅲ类或Ⅳ类,汛期和非汛期全湖水质相当。  相似文献   
59.
太湖的富营养化及N.P污染的治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陈荷生 《水文水资源》2001,22(3):17-19,32
太湖太湖流域最主要的水体,由于流域内经济高速发展和水污染防治,水资源保护工作的相对滞后,太湖水污染形势严峻,突出反映在富营养化的发生发展,已危及流域内经济可持续发展,太湖富营养主要由于TN,TP污染为主,P是主导制约因子,工业点源污染,生活污染,养殖污染和农业面源是湖体N,P主要来源,必须抓紧治理,拟定正确的治理战略,采用科技含量高的治理措施,河网陆域治理和湖内水域水态治理相结合。当务之急应加快工业污染源的治理,畜禽养殖治理和城镇水处理厂的建设,强化政府执法监督和公众参与力度。  相似文献   
60.
水动力作用下太湖底泥的再悬浮通量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李一平  逄勇  李勇 《水利学报》2007,38(5):558-564
太湖梅梁湾水体开展了两次野外实验,利用沉积物捕获器收集沉积物,研究了太湖悬浮物的沉降特征,计算了悬浮物的沉降通量和再悬浮通量,并建立了其与风速的关系。结果表明:太湖无机颗粒沉降是悬浮物沉降的主要形式。太湖平均风速在8m/s以内时,总悬浮物、有机物颗粒和无机物颗粒的沉降通量和再悬浮通量均呈现随风速增大而增大的特性,风速大小直接影响悬浮物在垂向的分布及垂向的沉降通量分布,并且相关性较好。该结论说明Gansith公式法适合于计算太湖再悬浮通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