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2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0篇
电工技术   17篇
综合类   20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3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29篇
矿业工程   14篇
能源动力   24篇
轻工业   5篇
水利工程   753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在进行引额济克工程的水源工程水利枢纽导流兼泄洪排沙洞安全检查时,发现有一些贯穿性裂缝。采用有限元ANSYS软件计算分析钢筋、混凝土强度和边墙变形,得出裂缝出现后,导流洞仍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不影响泄流和结构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132.
《红水河》2021,40(3)
为保证苗尾电站导流洞闸门封堵安全,确保工程节点目标,针对下闸蓄水后水位上升快、作业时间紧、施工条件复杂等客观因素,施工中通过采取闸后探摸、闸前浇筑水下混凝土以减少闸门漏水量等堵漏手段,很好地解决了下闸后闸门渗漏量大的问题,对导流洞后续迅速封堵施工非常关键,大大降低了下闸封堵施工的安险。  相似文献   
133.
针对某水电站导流洞进口边坡开挖过程中出现的顺层面张裂缝问题,采用工程地质分析、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定性、定量分析裂缝产生机理及开挖边坡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进口边坡本质上是一个"下软上硬"的二元结构,作为边坡基座的Pt2-12y具有极薄层的岩体结构特征,开挖卸荷后呈现了较强的弯曲式倾倒变形;边坡潜在失稳区域集中在前缘Pt2-12y岩层内,其变形破坏模式由倾倒-拉裂为主转变为滑移-拉裂;从安全系数计算结果及倾倒变形体的一般破坏特征来看,当前条件下开挖边坡整体稳定是有保障的。  相似文献   
134.
江口电站位于重庆市武隆县江口镇芙蓉江河口以上2 km处,是芙蓉江干流梯级开发的最下一级.水库正常蓄水位300 m,大坝为混凝土双曲拱坝,最大坝高141 m,电站装机300 MW.江口电站导流洞拟下闸蓄水,水位将从180 m快速抬高至232 m,在高水头作用下,库水有可能通过岩溶通道击破导流洞壁,使之流量过大,造成导流洞封堵困难,从而影响蓄水发电.经研究,可能与导流洞相连通的主要岩溶系统有锣鼓洞(KW11)岩溶系统、F13断层溶蚀带、K8~K12岩溶系统、F12断层溶蚀带.经过计算的系统渗漏量与导流洞封堵后实测流量接近,表明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后,全断面衬砌段不易击破,不存在管道渗漏.  相似文献   
135.
本文阐述了双沟水电站导流洞的工程地质问题及其处理措施,为类似工程积累了经验,说明工程地质专业在隧洞工程施工与设计上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6.
苏凯  谢颖涵  周元  张鹏飞 《水电能源科学》2012,30(7):115-118,72
由于在导流洞进水塔与洞身段之间布置明拱段衔接,因而需在进水塔与明拱段间分缝并设置止水。为分析进水塔与明拱段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和分缝位置止水的变形特征,结合功果桥水电站导流洞工程,以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为平台,建立了包含导流洞进水塔、明拱段及基岩在内的三维有限元数值计算模型,采用面—面接触单元模拟进水塔与明拱段衬砌混凝土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计算结果表明,施工期与完建期间,进水塔与明拱段在底板位置接触;运行期间随水位的上升,进水塔与明拱段间的挤压力逐渐增大,接触范围由止水内侧逐渐扩大至整个接触面;封堵期间进水塔与明拱段完全接触,且止水最大变形量出现于顶部位置。  相似文献   
137.
水电工程导流洞封堵体稳定性对于电站蓄水发电和安全运行至关重要。研究总结对比了国内外导流洞封堵体稳定性设计和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采用三维弹塑性数值分析方法对构皮滩水电站封堵体在设计水位下各种工况的应力、变形和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分析;进而引入超载方法,研究堵头及堵头与围岩接触面从局部到整体破坏的渐进失稳过程,对其稳定性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设计挡水水位条件下,各种工况堵头结构变形不大,最大变形在1.1~1.4 mm ;接触面剪切应变较小,接触面塑性区延伸范围和破坏比例不大;超载法计算表明,堵头结构可承受的安全荷载在3.5~5.5倍设计水头,大于规范要求的安全系数,堵头结构的设计长度和结构形式在安全稳定方面可以满足规范要求;采用超载安全系数法研究类似导流洞封堵体结构的极限承载能力更加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138.
导流隧洞施工受水文、地质、施工环境等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常出现工期延误需进行赶工。针对水电站导流洞施工过程中的单一工期延误事件,分析了常见的变更方案及对应的理论延误工期确定方法,提出一种基于定额回归法的导流洞工程赶工费用计算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白鹤滩水电站导流洞施工中。结果表明,该方法能确定各延误事件与工序影响的对应关系,判别非承包商责任的工期延误和赶工事实,并计算出完整的赶回工期、赶工工序及赶工费用,为工程索赔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9.
为验证河口村水库导流洞布置方案的合理性和优化的可能性,根据重力相似准则,采用比尺1∶40的单体正态模型系统研究了导流洞泄流能力、水流流态及明满流界限、压力分布、进出口体型、消能防冲等,尝试采用不同进口形式来消除进口漩涡,并提出有利于消能防冲的出口形式。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进水口前布置V型消涡梁可很好地消除进口漩涡,同时在导流洞出口布设钢筋笼防护,可有效抑制冲坑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40.
结合工程实际,通过研究和方案比选,采用现浇混凝土闸门代替传统的封堵闸门体系封堵导流洞进水口的新技术.该项技术不需要大型封堵闸门,无需安装大型启闭设备和上部排架结构,具有封堵工程量小、施工难度低,安全风险小等特点.结果表明,该技术的应用能有效缩短施工工期、降低施工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