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33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69篇
电工技术   80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145篇
化学工业   30篇
金属工艺   4篇
机械仪表   19篇
建筑科学   193篇
矿业工程   65篇
能源动力   76篇
轻工业   22篇
水利工程   2990篇
石油天然气   9篇
无线电   15篇
一般工业技术   35篇
冶金工业   16篇
原子能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17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92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141篇
  2013年   148篇
  2012年   160篇
  2011年   158篇
  2010年   147篇
  2009年   150篇
  2008年   183篇
  2007年   155篇
  2006年   132篇
  2005年   129篇
  2004年   178篇
  2003年   171篇
  2002年   146篇
  2001年   142篇
  2000年   131篇
  1999年   154篇
  1998年   119篇
  1997年   122篇
  1996年   89篇
  1995年   80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库区出渗及浸没是城区水利工程建设普遍面临的问题,以具体工程为例,在概述工程概况及地形地貌、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库区渗流数值模型对库区渗流现象发生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并利用库区渗流场所具有的单向渗流特性,提出在北堤和南堤设置高喷防渗墙并将防渗墙底部深入弱透水层,以有效阻截上层砂层渗流,而在城堤段设置高喷防渗墙的同时增设减压井,以取得较好的库区出渗及浸没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82.
大型水电站库区不仅容易诱发地震,还易产生不同程度的滑坡。滑坡的产生往往伴随着连续降雨天气,提前预防可以有效减小损害。该文以实际滑坡体为工程背景,结合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及监测数据,现场地表及深部位移变形为之验证,分析水电站库区滑坡的成因机制及形成机理。结果表明,水库塌岸是滑坡体产生变形的一个诱因,长期降雨是诱发滑坡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滑坡预防及治理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83.
计庆宝 《山西建筑》2013,(35):241-243
对安泽县西里水电站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地质勘察,通过计算水库浸没区影响范围,从定性和定量上分析了水库库区浸没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84.
85.
山东、河南两个省的农业生产,全部依赖于黄河的水源,黄河成为这两省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随着引黄灌溉工程的不断发展,如何对水中的泥沙进行有效处理成为瓶颈问题。文章阐述了泥沙的处理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介绍了泥沙处理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86.
江苏淤涨型海岸河口建闸的目的主要是御卤蓄淡,以保障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的需要。由于非汛期关闸导致海相来沙大量淤积在引河内,挡潮闸下河道淤积严重,河道过水面积减少、防洪能力降低,限制了河道的通航能力和河口资源的开发利用。分析了闸下淤积的影响因素,重点论证了闸址条件不同时闸下淤积情况往往也不尽相同,其中闸下河道类型、闸下河道长度、径流条件、植被条件和闸下河道入海方向都起到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87.
在喀斯特岩溶地区进行水利建设时,建坝的选址和库区防渗处理最为关键。针对贵州省册亨县纳桥水库工程所在环境条件,对建坝的选址和库区防渗处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8.
乌江渡水电站大坝上游库区左岸,坝前400 m左右,有不稳定岩体。为保证大坝安全,乌江渡发电厂于1989年至1990年分四次,先后对其进行了坡顶定点爆破卸荷处理,同时在爆破处理后的下部山体,高程为927 m处开挖了一条观测交通洞及五条观测支洞,支洞内设有多个沉陷观测点以及砂浆条带,对爆破处理后的岩体进行监测。经对多年观测数据分析可知,大黄崖不稳定岩体经爆破卸荷处理后,岩体已处于稳定状态,现况良好。  相似文献   
89.
正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建成后,三峡库区自然和人文景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些景观受到了影响,一些景观受到了保护,一些景观得到了重建,一些景观开创了三峡旅游胜地的新纪元。三峡库区蓄水至175米后,出现了高峡平湖、高山连绵、岛屿棋布、城乡相望的壮美景色。还有许多人没有到过水天一色的三峡库区,还有许多人保留着对以往幽险秀丽的长江三峡的深刻记忆。今天三峡库区的景观到底是一个什么状况,自然景观还有多少可看,人文景观保护得怎么样了,新增人造景观都有什么特色,许多对长江三峡梦绕魂牵的游人都在寻找  相似文献   
90.
本文根据黄河下游多年实测资料,分析了水流流量、含沙量以及泥沙粒径、河床形态等因素对下游河道输沙能力的影响,探讨了黄河下游河道的输沙规律,并以三门峡水库投入运用后下游实测资料,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建立并验证了全下游河道输沙率关系式。本文根据黄河下游河道的输沙特性,对小浪底水库的运用方式提出三个方案,分析了不同运用方式对减轻下游河道淤积的作用。结果表明,只要运用得当,减淤效果显著,在水库最初25年运用期内可使下游河道减淤近67亿吨,相当于下游河道17年以上的淤积量,水库拦沙减淤比可达1.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