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07篇 |
免费 | 38篇 |
国内免费 | 19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2篇 |
综合类 | 28篇 |
化学工业 | 151篇 |
金属工艺 | 1篇 |
机械仪表 | 8篇 |
建筑科学 | 9篇 |
矿业工程 | 5篇 |
能源动力 | 51篇 |
轻工业 | 148篇 |
水利工程 | 10篇 |
石油天然气 | 32篇 |
无线电 | 2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2篇 |
冶金工业 | 2篇 |
自动化技术 | 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17篇 |
2022年 | 31篇 |
2021年 | 21篇 |
2020年 | 26篇 |
2019年 | 20篇 |
2018年 | 11篇 |
2017年 | 16篇 |
2016年 | 24篇 |
2015年 | 21篇 |
2014年 | 41篇 |
2013年 | 38篇 |
2012年 | 29篇 |
2011年 | 35篇 |
2010年 | 27篇 |
2009年 | 14篇 |
2008年 | 11篇 |
2007年 | 5篇 |
2006年 | 11篇 |
2005年 | 4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8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10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51.
452.
为了拓展生物柴油原料来源,以气生微藻Heveochlorella sp. Yu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其生长曲线、生物量、油脂产率、沉降率等,对其作为生物柴油生产原料的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培养后气生微藻Heveochlorella sp. Yu的生物量为4.14 g/L,油脂含量为39.43%,油脂产率为181.38 mg/(L·d),2 h的自然沉降率为65.28%(可大幅浓缩水体,降低微藻的采收成本)。此外,该微藻能够产生γ-氨基丁酸(GABA),含量为9.50 mg/g。气生微藻Heveochlorella sp. Yu具有成为生物柴油原料的潜力,具有微藻油脂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453.
454.
以对虾幼体存活率和水质状况为考察指标,研究了牟氏角毛藻、眼点拟微球藻和钝顶螺旋藻在凡纳滨对虾N~M1期幼体饲喂中的效果评价。结果表明,(1)牟氏角毛藻按2.5×105 cells/mL浓度每天投喂三次,幼体存活率最高,达到82.79%,幼体变态正常、活力强;(2)单独投喂或与牟氏角毛藻混合投喂的结果都证实,眼点拟微球藻均会导致幼体变态拖期、挂脏等现象,不适合作为凡纳滨对虾幼体的饵料;(3)钝顶螺旋藻可以部分替代牟氏角毛藻,混合投喂时最高幼体存活率88.23%,显著高于对照组,虾苗变态发育正常,活力好,但水质受一定影响;(4)投喂牟氏角毛藻和眼点拟微球藻能明显降低氨氮、亚硝氮和菌落数等指标,净化水质。说明在凡纳滨对虾育苗中,合理使用三种饵料微藻能提高幼体存活率和净化水质。 相似文献
455.
微藻生物活性物质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微藻能产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其中一些可以作为功能性食品的添加剂。一些微藻能积累大量人体所需的超长链不饱和脂肪酸,包括花生四烯酸(ARA)、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尽管利用微藻生产DHA技术已得到商业化应用,其他超长链不饱和脂肪酸仍尚不能通过微藻商业化生产。微藻中的多糖是微藻的细胞结构成分、储能物质或充当其他生理功能,它们通常具有粘弹性等流变特性,因此它们不仅可以作为保健食品的功能因子,还适合作果冻和饮料的配料。类胡萝卜素、藻胆蛋白和叶绿素等色素,具有生物活性,可作为具有保健作用的食品着色剂。一些微藻类胡萝卜素已经能够商业化生产,但是像叶绿素等其他微藻色素的工业化生产技术仍待开发。微藻还能合成多种具有抗病毒、抗氧化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活性的肽,一些生物活性肽也可通过水解微藻蛋白获得。本文综述了微藻的生物活性物质以及这些活性成分在功能性食品中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56.
利用变性淀粉微胶囊化微藻单细胞DHA油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变性淀粉作为壁材对DHASCO的微胶囊包埋效果及其氧化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变性淀粉是一种优良壁材,能有效地包埋DHASCO;特别是National变性淀粉包埋的DHASCO,其表面油和溶剂浸出率最低,包埋率最高,室温存放6个月DHA仅降低3.26%;不过,与阿拉伯胶比较,变性淀粉的氧化稳定性较差。 相似文献
457.
四合力开发和生产绿色微藻能源 1国外研发和生产进展 美国从1976年起就启动了微藻能源研究,攻关以化石燃料产生的废气生产高含脂微藻.这一计划虽然因经费精简、藻类制油成本过高于1996年终止,但美国科学家已经培育出了富含油的工程小环藻.这种藻类在实验室条件下的脂质含量可达到60%以上(比自然状态下微藻的脂质含量提高了3~12倍),户外生产也可增加到40%以上,为后来的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458.
《硅酸盐通报》2014,(12)
正在一定条件下,微藻可大量累积油脂,从而生产生物柴油。然而其光合作用固定产物不仅以油脂形式存在,还以水溶性多糖或淀粉等其它多种碳存储物形式存在。各类碳存储物合成所需前体都为葡萄糖和还原力等,因此,了解和调控碳前体到各种碳存储物之间的分配,对于采用代谢工程手段提高工业微藻的油脂产量有着重要意义。近日,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单细胞研究中心徐健团队与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微藻生物技术中心韩丹翔、胡强团队合作,揭示了缺氮胁迫条件下微藻光合作用固定的碳源分配到油脂(甘油三酯,即TAG)的分子机制,为利用这一机制来提高微藻油脂产量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研究思路。相关成果于12 相似文献
459.
A Biorefinery Concept for Energy Intensive Industries Focusing on Microalgae and Anaerobic Digestion
The biorefinery concept will be important to the energy industry as it allows a multi-process, multi-product biomass based industry. Continued increases in the prices of fossil fuels, the uncertainty of their availability and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their extraction are favour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sustainable energy production. This article provides a literature review of algal biomass utilisation, process utilisation, technological and economic factors when applying the biorefinery concept to energy intensive industries (whether retro-fitting or new buildings). This report focuses on opportunities in Finland for innovation, process integr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upply chains whilst using flue gases as a feedstock for the microalgae. Currently, most research is on thermal combustion technologies. Microalgae provide an excellent opportunity to reduce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by mitigation in such industries as pulp and paper. However, a beneficial driver would be feed-in tariffs or green trade certificates but are not necessary for the potential success within the industry. Reducing the overall economic costs with process integration and efficient technologies is beneficial for commercialisation of microalgae biorefineries. Microalgae biorefinery with a high efficiency could help improve the cost effectiveness of microalgae derived biofuels. The remaining algae after harvesting could be used for biogas production, which could be upgraded for vehicle fuel or the production of heat and power. An economically viable microalgae biorefinery with appropriate technologies and integrated for optimum efficiency is therefore possible. 相似文献
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