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5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2篇
水利工程   78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知识窗     
《山西水利》2011,27(8):14-14
悬河"的含义是什么? 黄河上著名的"悬河"是指哪一段?河床高出两岸地面的河叫"悬河",又称"地上河"。"悬河"形成的原因是:流域来沙量很大的河流,在河谷开阔、比降平缓的河段,泥沙大量堆积,河床不断抬高,水位相应上升,为防止水害,两岸大堤随之不断加高,年长日久,河床高出两岸地面,成为“悬河”。  相似文献   
62.
修建束水引沙工程控制4000m^3/s以下洪水不分洪、黄河调水调沙漫滩洪水不出河槽,按从上而下把滩区分为若干个区分级使用,引沙淤滩清水入河。改变黄河下游中小洪水传播时间长、洪峰波动小,提高水流输沙能力,逐渐缓解“二级悬河”的严峻形势,减少控导工程至大堤之间广大滩区淹没受灾几率,利于沿黄滩区群众工农业生产,实现黄河滩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黄河下游治理开发总体水平。  相似文献   
63.
引洪放淤治理"二级悬河"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筠  张圣敏  李永强 《人民黄河》2006,28(6):16-16,19
为减轻"二级悬河"对下游防洪带来的威胁,根据黄河下游的实际地形和来水来沙情况,指出以自流方式引洪放淤治理"二级悬河"的可行性表现在:①有适合引洪放淤的地形条件;②有大面积的受"二级悬河"威胁的滩区需要治理;③有合适的水沙条件;④滩区存在巨大的沉沙空间.因此,根据滩区的实际地形,充分利用黄河洪水泥沙的特点采取引洪放淤治理"二级悬河"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4.
65.
黄河下游典型河段滩槽分界二维洪水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平面二维水沙数学模型,在黄河下游河道现存生产堤条件下,针对典型洪水进行洪水模拟计算研究。通过对黄河下游典型河段的洪水数值模拟,分析研究该区域洪水演进、漫滩及河势变化状况、滩槽流速分布及单宽流量分布,给出滩槽分流比及滩区不同程度的淹没范围。这一研究对于明确滩槽范围、为滩区受洪水灾害补偿提供明确范围、为滩区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及维持黄河健康生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6.
高摩赞大坝枢纽工程是巴基斯坦Comal Zam河中上游的一座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工程地质条件较复杂,岩体质量差,且是典型的“悬河”。主要介绍了库坝区的工程地质条件,重点阐述了库坝区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并简单介绍了地基的开挖与处理。  相似文献   
67.
刘荣厚  刘广柱 《山东水利》2010,(11):41-42,44
利用黄河泥沙资源填筑堤沟河、涝洼地、恢复煤田开发沉陷区,用于土地复耕,铁路、公路路基建筑,黄河大桥辅道的淤垫,土质砖、瓦烧制等原料的供应。采取引黄自流输送和机淤(管道水力输送)联合方式,对下游泥沙资源多途径利用与治理"二级悬河"的对接,既能减少河道淤积,减缓黄河下游河床抬升的速度,又可恢复耕地功能和满足生产项目需要。把泥沙资源多途径利用与治理"二级悬河"有机结合起来,将会取得较好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68.
未来黄河下游治理的主要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红武 《人民黄河》2004,26(11):5-7
针对黄河下游治理难度大、河情十分特殊的实际,提出了黄河下游治理的主要对策:①必须把握黄河未来水沙变化的规律;②要解决好黄河下游水资源不足的实际问题,在加大减沙入黄措施的同时寻求调水济黄途径;③应加大宽河道整治力度,重点研究“二级悬河”治理的对策;④对黄河下游宽河道边界应有新的布局;⑤黄河口治理应采取“输、挖、分”并举的方案,即束水冲沙、输沙入海,挖沙疏浚和科学分洪。  相似文献   
69.
采用实测资料分析三门峡建库以来潼关高程变化与渭河下游泥沙淤积的关系表明:2002年汛后原型试验以来潼关高程有所下降,2015年汛后为327.63 m,仍然偏高;潼关高程升降变化与渭河下游泥沙冲淤关系密切,由潼关高程抬升引起滩槽纵剖面调整造成的淤积约占渭河下游1971-2003年淤积的78.3%,是渭河下游严重淤积的最主要影响因素和根源;2003-2015年潼关高程与渭河下游累计淤积体相关性减弱明显,但渭河下游泥沙淤积量随着潼关高程的抬升或降低而增大或减少的规律仍然明显存在;渭河下游大量淤积逐步抬升演变成为地上"悬河",从根本上改变了渭河下游的防洪排涝形势,灾害损失巨大,严重影响着区域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建议采取综合措施将潼关高程控制在325.60~325.69 m以下,以减少渭河下游泥沙淤积,改善河道行洪条件,降低沿岸区域洪水灾害风险,为区域发展提供安全环境。  相似文献   
70.
从黄河下游滩区形成特点、结构形态等角度,对工程所在河段现状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为黄河下游"二级悬河"近期治理河段的环境影响研究提供了详细的基础数据,并详细论述了黄河下游滩区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