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5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2篇
水利工程   76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71.
从黄河下游滩区形成特点、结构形态等角度,对工程所在河段现状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为黄河下游"二级悬河"近期治理河段的环境影响研究提供了详细的基础数据,并详细论述了黄河下游滩区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2.
通过实体模型模拟了试验水沙过程下黄河下游孙口—黄庄河段开挖的回淤变化过程,论证了为达到最小平滩流量4 000 m3/s所拟定的主槽开挖面积的合理性,分析了主槽开挖、堤河淤填后来大洪水时对二级悬河形势的改善情况。结果表明:通过实施主槽疏浚工程,开挖河段主槽的平滩流量均达到4 000 m3/s,并且许多断面主槽平滩流量超过4 200m3/s;通过二级悬河治理,使治理河段滩面平均横比降由11减小为6.5,最高水位降低0.1~0.3 m,堤根水深降低1~3 m,流速降低0.3~1.9 m/s。  相似文献   
73.
黄河河南段河道的基本特点是宽浅、流乱、变化大,属游荡性河段,河南段黄河大堤断面数据分析,提出了二级悬河产生的位置、时间、区间、现状等,综合分析,得出黄河河南段二级悬河的演变规律及其基本形态,分析了产生二级悬河的原因。  相似文献   
74.
75.
濮阳黄河河段二级悬河状况及治理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0年以来,由于濮阳河段持续小流量,黄河泥沙集中淤积河槽,“二级悬河”形势加剧,特别是在小浪底调水调沙期间,水位表现高,浸滩流量减至2000m^3/s以下,因此,必须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尽快加以治理,以实现濮阳黄河河段的长治久安,使滩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免遭损失。  相似文献   
76.
河南黄河滩区综合治理与开发措施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分析河南黄河滩区治理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入手,提出综合治理开发措施:实行移民建镇与集中避洪相结合,解决滩区群众安全问题;采取挖河淤滩等多种措施,改善“二级悬河”形势;加快河道整治,有效控制河势,固维护堤;大力开展滩区水利建设,改善滩区的生产条件;调整滩区产业结构,以市场为导向,实行农、牧、渔及生态旅游等综合开发,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77.
回顾了2003年河南兰考蔡集工程的抢险过程及用料情况,提出了以下几点认识和建议:①落实责任制是做好防汛工作的保证;②必须加快二级悬河的治理步伐;③优化小浪底水库调度方式,发挥小浪底水库的长期防洪效益;④加大机动抢险队建设力度;⑤建设完善的防汛抢险道路体系;⑥适当配备水上应急抢险设备;⑦总结推广少抢险型的防洪工程;⑧制定黄河下游滩区综合治理规划,加快建设步伐;⑨工程建设要充分考虑当年的河势变化和发展;⑩制定切实可行的后勤保障预案。  相似文献   
78.
河南省黄河滩区经济发展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河南黄河潍区资源分布状况和治理开发现状的分析,指出滩区居民小康建设的差距。提出综合规划、统一协调,广开融资渠道、筹建融资平台,创造良好的开发环境,依照市场经济规律,实行企业化运作的实施小康建设的思路,以实现发展潍区经济、建设小康社会的目的。  相似文献   
79.
我国东部几个主要环境岩土工程问题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国煜 《中国矿业》1996,5(1):67-69
依据两类环境问题的概念,作者指出我国东部存在着三个主要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它的研究对我国东部经济建设具有特殊重要意义。本文对此做了较系统的探讨。  相似文献   
80.
文章分析了黄河下游"二级悬河"的成因及危害,探讨了"二级悬河"的治理措施,提出了"二级悬河"治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