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989篇 |
免费 | 304篇 |
国内免费 | 217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08篇 |
综合类 | 372篇 |
化学工业 | 199篇 |
金属工艺 | 190篇 |
机械仪表 | 68篇 |
建筑科学 | 1027篇 |
矿业工程 | 185篇 |
能源动力 | 110篇 |
轻工业 | 26篇 |
水利工程 | 1644篇 |
石油天然气 | 179篇 |
武器工业 | 7篇 |
无线电 | 9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291篇 |
冶金工业 | 66篇 |
原子能技术 | 12篇 |
自动化技术 | 1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7篇 |
2023年 | 183篇 |
2022年 | 209篇 |
2021年 | 247篇 |
2020年 | 179篇 |
2019年 | 147篇 |
2018年 | 64篇 |
2017年 | 116篇 |
2016年 | 122篇 |
2015年 | 151篇 |
2014年 | 222篇 |
2013年 | 176篇 |
2012年 | 242篇 |
2011年 | 204篇 |
2010年 | 157篇 |
2009年 | 191篇 |
2008年 | 196篇 |
2007年 | 173篇 |
2006年 | 128篇 |
2005年 | 162篇 |
2004年 | 167篇 |
2003年 | 141篇 |
2002年 | 111篇 |
2001年 | 116篇 |
2000年 | 87篇 |
1999年 | 68篇 |
1998年 | 62篇 |
1997年 | 78篇 |
1996年 | 55篇 |
1995年 | 56篇 |
1994年 | 49篇 |
1993年 | 33篇 |
1992年 | 36篇 |
1991年 | 27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21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5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5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P110钢在含Cl-介质中的冲刷与腐蚀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旋转圆盘装置并辅以电化学工作站测试P110钢在含Cl-溶液中的冲刷腐蚀行为。研究不同流速、不同含砂量对P110钢冲刷腐蚀质量损失速率和腐蚀电化学行为的影响规律,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冲刷腐蚀后试样表面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P110钢在含Cl-溶液中的冲刷腐蚀形貌为典型的颗粒切削痕迹,并伴有少量腐蚀坑,冲刷腐蚀机理为机械和腐蚀相互协同作用;冲刷腐蚀过程存在一临界流速,当流速较低时主要体现为腐蚀作用,当流速超过4 m/s时材料冲刷腐蚀质量损失速率的增加主要来自于机械作用;含砂量对P110钢冲刷腐蚀起着重要影响,随含砂量增大,砂粒的机械冲刷作用增加导致冲刷腐蚀过程加剧,但过多的砂含量会形成"屏蔽作用"降低冲刷腐蚀。 相似文献
32.
33.
自然堤岸冲蚀过程的机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自然分层堤岸冲蚀过程机理进行了论述,据此能估算堤岸的冲蚀率。从阿拉河河漫滩开挖的沟槽中发现,冲蚀过程分为3个阶段:一是堤岸非粘土层冲蚀;二是上部挂空的粘土层受拉崩塌;三是水流冲碎崩塌下来的土块并随水流冲走。根据动力因素提出了上部粉砂上崩塌和水流挟带的崩塌土块的估算方法。 相似文献
34.
每年入冬和初春,雨雪天气增加,致使架空电(光)缆线路出现雾松和冰凌,特别是电缆及电缆吊线等设备周围,冰凌厚度不断加粗负载加重,使吊线直接受到侵害,通信受阻。架空电缆线路防凌维修,对电杆埋深要求是非常严格的,特别是汛期有的架空电缆线路地域,长时间受洪水浸泡和雨水冲刷,杆根埋深受到严重破坏,平原地区的杆路,雨季最容易积水和冲刷杆根,如果杆根埋深不够,义忽视了经常回填杆坑,必然造成杆路歪斜,当冰凌期到来时,将会发生倒杆毁缆故障。 相似文献
35.
36.
钱锋 《凿岩机械气动工具》1996,(4):44-45
介绍了在复杂条件下灌注桩钻孔中卡钻事故的处理方法,使用圆环形聚能切割器装黑索金炸药370g,成功地将钻杆管筒切断。 相似文献
37.
结合工程实际,论述了重力式码头抛石基床在现阶段大马力拖轮螺旋桨高速水流作用下破损掏空后的检测方法和加固治理方法。通过水下潜水检查能得到基础破损空洞的部位和大小,并通过测量水底标高分析码头前沿基础存在的冲刷趋势,结合工程特点,提出浇筑水下不离析混凝土填充沉箱前趾下空洞,前沿3m范围内整体浇筑水下混凝土的加固方案。 相似文献
38.
以重庆主城某大学校园为例,对路面、屋面和绿地等3种典型的城市下垫面径流水质进行了监测,指标包括pH、悬浮固体(SS)、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3-N)、总磷(TP)等。研究结果表明:除TP外主要污染物质的平均浓度均超过地表水环境Ⅴ类标准,降雨径流SS的平均浓度可高达1.73×103mg/L,COD和NH3-N平均浓度可高达76.25 mg/L和3.67 mg/L;存在显著地初期冲刷效应,混凝土路面的SS、COD、NH3-N的初期径流浓度分别为2.33×103mg/L、106.4 mg/L、5.64 mg/L,初期径流浓度相当于全场降雨径流浓度的2-4倍左右,其最高值出现在产流后10~15 min内。对比3场不同降雨强度下的径流水质,降雨强度越大,径流污染物浓度越高,其中降雨强度对大坡度路面的地表径流污染物浓度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39.
土工布在保护海河堤岸及底床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介绍海河堤岸及底床冲蚀的保护方法及国外较成熟的土工布使用经验,并对不同情况下的冲蚀推荐使用相应的土工材料。 相似文献
40.
柴坪水电站坝址距离河床弯道较近,地质条件相对较差,大坝采用的消能方式为面流消能,使得水电站下泄水流流态比较复杂,下游河床冲刷剧烈,因此需要对水电站进行整体水工模型试验,证明水电站设计能够满足工程运行要求。研究发现溢流坝下泄水流的主流偏向右岸,对水电站下游右岸河床产生严重冲刷,对大坝的稳定性与工程安全运行造成影响,需要对水电站体型进行优化。研究采用在水电站右导墙处增加贴角,延长溢流坝左边孔左闸墩,同时去掉溢流坝左侧导墙的方式,迫使溢流坝下泄水流主流偏向河道中间。优化方案使下游河床冲刷减弱,降低了河床冲刷对大坝整体稳定性的影响,满足水电站工程运行要求,可以为类似工程提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