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8篇
综合类   20篇
化学工业   71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8篇
矿业工程   3篇
能源动力   4篇
轻工业   114篇
水利工程   63篇
无线电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冶金工业   13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6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本文综述了无土栽培条件下切花月季的矿质营养特性,包括叶内矿质元素含量标准与营养诊断,矿质养分的消耗,氮素营养特性及其它矿质养分的营养生理,根际营养生理。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32.
接种根瘤菌菌根菌对大豆氮磷营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从云  郭鼎新 《中国油料》1993,(1):47-50,56
  相似文献   
33.
田间试验在湖南的衡山县和长沙县进行,探讨了不同肥力水平水稻土上水稻控释氮肥对早、晚稻的增产效果和肥料氮利用率.结果表明,在肥力水平较低的水稻土上施用水稻控释氮肥对水稻的增产效果极为显著,应当增加施用量;在肥力水平较高的水稻土上,水稻吸收土壤氮较多,肥料氮的吸收量与增产作用自然减少,应适当减少施用量.不同肥力水平的土壤上水稻控释氮肥较等氮量尿素增产4.4%~16.4%.较无氮区增产13.8%~74.5%.水稻控释氮肥在不同肥力水平土壤中早、晚稻的利用率为69.7%~86.9%,平均比等N量尿素高37.6%,且水稻控释氮素利用率的高低与土壤肥力水平有关.水稻控释氮肥作一次性全量基肥施用,氮素生产效率明显高于尿素,是增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4.
基于TM影像的冬小麦苗期长势与植株氮素遥感监测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叶面积指数和叶片氮素含量是决定小麦群体长势的重要生理指标,也是制定栽培管理措施的必要依据。利用遥感监测小麦返青后的叶面积指数和叶片氮素含量,便于及时采取施肥、灌溉、中耕等调控措施,达到优质、高产稳产、高效的目的。本文使用TM影像数据与实地GPS定位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冬小麦返青后叶面积指数及植株氮素含量的变化态势。结果表明:(1)TM影像的NDVI的地域性差异较大,且随纬度呈现极明显的线型负相关变化态势;(2)将用NDVI反演的LAI与实测的LAI进行比较,二者较为一致,其均方差根(RMSE)为0.111;(3)利用NDVI监测的小麦植株氮素含量与实地观测的植株氮素含量较为相近,二者的RMSE为0.085。总之,利用TM影像的NDVI可以快速、精确地监测返青期小麦的LAI和植株氮素营养状况。同时,本研究结果也可为冬小麦返青期的苗情诊断和管理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35.
以城市生活垃圾为堆肥原料,进行了20d的垃圾渗滤液微生物循环接种强化堆肥试验,堆肥过程中采用时间温度反馈来控制通风量,力图通过测定堆肥体系中碳素以及凯氏氮、氨氮、硝态氮含量的动态分布,分析碳素和氮素的迁移转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垃圾渗出液微生物循环接种强化技术的堆肥体系接种组温度可维持在较高水平,pH可稳定在7.0左右,有机质降解加快,对碳素和氮素的形态分析表明:对照组总有机碳和碳氮比波动较大,而接种组下降趋势更为明显,高温条件下的氨气挥发是导致氮素损失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6.
8种土壤126个氮素解吸实验表明,解吸模型C=ClH-a能模拟土壤铵态氮、硝态氮的解吸动态规律,其中有125个实验的复相关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对生长期较短的空心菜、菜心和莴苣而言,土壤氮素可解吸量Q和土壤溶液氮素初始浓度C li与供试蔬菜的氮素吸收量和产量之间有显著的抛物线型关系,为评价土壤氮素生物有效性和临界指标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37.
选用常规粳稻、杂交粳稻、常规籼稻、杂交籼稻及两系杂交稻5种类型共7个水稻品种,在大田中不施氮条件下,研究了供试水稻材料对土壤基础供氮量利用的差异。结果表明:①籼稻的土壤基础供氮量平均比粳稻高25.6%;杂交籼稻比常规籼稻高19.5%,杂交粳稻比常规粳稻高32.5%。②土壤基础供氮量在植株器官中的分配比例以叶、茎鞘的变异幅度较大,而穗的变异幅度则较小;叶中氮的分配比例以粳稻最高,而杂交粳稻与常规粳稻间及杂交籼稻与常规籼稻之间无明显差异。③土壤氮素利用效率(NUEs)随着土壤基础肥力上升而提高,粳稻的NUEs提高幅度大于籼稻。土壤氮籽粒利用效率(Ng/Ns)以两系杂交籼稻最高,籼稻的Ng/Ns大于粳稻,杂交籼稻与常规籼稻及杂交粳稻与常规粳稻间Ng/Ns无明显差异。④100kg籽粒需氮量增加幅度也是粳稻高于籼稻。  相似文献   
38.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两种氮素水平对直、弯穗水稻品种植株生长、叶片衰老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氮条件下两品种的朱粗度和叶片性状均优于低氮条件。增施氮肥能提高剑叶的叶绿素含量,延长叶绿素含量缓降期,使植株在生育后期能保持较高的绿叶面积;同时能提高剑叶的全氮含量,延长光合速率高值持续期,增加植株的干物质积累和籽粒产量。在同一氮素水平下,直立穗型品种的植株粗度、剑叶活力、籽粒灌浆速率、千粒重、生物产量及籽粒产量均略优于弯曲穗型品种。  相似文献   
39.
概述了干湿交替模式在再生水回灌中的应用以及再生水中的土壤氮素在包气带的运移特征和模型的研究进展.对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此外,针对目前研究中的不足.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0.
通过对不同氮肥条件下的小麦植株由上而下进行器官疏剪,分析了不同处理下冠层光谱反射率及其红边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冠层光谱反射率因不同肥力、不同疏剪处理而有较大的差异,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红边的“红移”和“蓝移”现象。各处理的红边曲线形状均出现双峰现象,表现为第二个峰值高于第一个峰值,并且均为N1>N2>N0。相关分析表明,随着由上而下的疏剪处理,不同叶位叶片光谱反射率对冠层光谱的贡献增加,并且其红边参数与相应的叶片全氮含量的相关系数也增加,部分达到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水平。该结果为利用下部缺素敏感叶片的光谱特征进行小麦养分的及时补充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