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4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9篇
化学工业   5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25篇
矿业工程   14篇
轻工业   21篇
水利工程   29篇
石油天然气   20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31.
正冲决巴山群峰,接纳潇湘云水,浩荡长江在三楚腹地与其最长支流汉水交汇,造就了武汉隔两江而三镇互峙的伟姿。因为地处江汉平原东缘,鄂东南丘陵余脉起伏于平野湖沼之间,龟蛇两山相夹,江上舟辑之美景正如天造地设。黄鹤楼是古典与现代熔铸、诗化与美意构筑的精品。她处在山川灵气动荡吐钠的交点,正好映和中华民族喜好登  相似文献   
32.
冷浸田地区因土壤发生层长期遭到地下水浸渍而导致作物减产明显。为研究冷浸田的成因及其地下水特征,选取江汉平原为研究区,以遥感影像、气象和近30年的典型冷浸田地区地下水水位监测数据为基础,采用空间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等方法,研究江汉平原冷浸田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地下水水位埋深的时空变化规律和地下水环境特征。结果表明,2021年江汉平原冷浸田主要分布在监利、汉川、洪湖、仙桃、潜江等地区,分布范围相比20世纪80年代呈减少趋势;冷浸田的分布与潜水位埋深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水位埋深较浅的地区容易诱发冷浸田;年内主汛期潜水水位埋深较浅,更易发生冷浸田现象;近30年来,冷浸田地区地下水水位埋深整体呈增大趋势;降雨是诱发冷浸田的重要影响因素;冷浸田分布地区的地下水处于强还原环境,铁、锰和硫化物等还原性物质易大量积累。  相似文献   
33.
 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对“人-水-地”和谐的治水理念进行了概述;结合江汉平原防洪减灾的实际,分别从我国国情、江河治理的基础、洪水发生的原因 3 个方面阐述了“人--地”和谐是实现科学治水的需要。基于新的治水理念,对“人-水-地”和谐思想在防洪减灾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提出治水的关键是协调人类活动与洪水储蓄的空间关系,治水的前提是查明流域地质环境与水文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34.
国家拟在江汉平原建地下天然气储备库,缓解能源储备不足问题。作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能源储备地下库群灾变机理与防护理论研究”项目,2008年12月7日正式在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启动。  相似文献   
35.
武汉,荆楚文化发源地的湖北省会武汉,也是一座拥有三千五百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地处江汉平原东部,长江与汉江交汇处。有史以来的风风雨雨,带来了这里的中西文化之交融,从而形成了她独特的城市人文。  相似文献   
36.
江汉平原白垩-下第三系泥岩盖层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汉平原南部中、古生界地层具有多旋回残余改造盆地的特征,油气成藏表现为"多期多源成烃、晚期次生成藏",而对晚期成藏整体封闭保存具有关键性作用的因素是白垩系-下第三系盖层封闭能力和对油气保存的有效性。利用常规测试方法、气体吸附法与压汞法,对白垩系-下第三系泥岩盖层的孔隙度、渗透率、粘土矿物及微孔隙结构特征进行分析,指出沉积环境和成岩作用是泥岩盖层封闭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埋藏深度1400m为本区盖层封烃门限深度,预测了白垩系-下第三系泥岩盖层有利分布区,结合中、古生界烃源岩演化和构造演化评价,论述了盖层对油气保存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7.
黄浩  黄雷  鲁朝林  郭会荣 《人民长江》2017,48(18):33-38
通过辨识江汉平原含水系统的水文地质结构,深入分析了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而揭示了研究区地下水时空演变规律。结合地下水流系统分区分析了研究区的降雨-径流关系和地下水动态类型。同时,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累计水位升幅和累计降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地表水除丰水期补给地下水外,其余时段地下水补给地表水;研究区不同含水层地下水位关系总体为深层孔隙承压水位中层孔隙承压水位浅层孔隙潜水位;研究区地下水对降雨入渗产生的滞后效应表现为低水位期滞后5~7 d,高水位期滞后1~2 d。研究结果对该地区地下水资源的评价管理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8.
阐述湖北江汉平原地下水位监测网密度优化方法。基于GIS技术,采用水文地质分析法系统地圈划江汉平原地下水动态类型分区并编制地下水动态类型图,按照监测点网布设原则进行地下水监测网优化设计,江汉平原地区形成4横4纵、214个监测点的地下水位监测网。Kriging插值法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优化后监测网其Kriging插值误差方差整体数值明显减小,说明新设计的监测网优化设计合理,能够较全面地控制江汉平原地下水区域水位动态变化,使监测信息更为科学合理,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39.
《包装世界》2007,(3):67-67
中包云梦塑料薄膜厂是一家以生产塑料包装材料为主导产业,并向相近相关行业渗透的国家大型重点高新技术企业集团。公司总部位于江汉平原北部古楚王城云梦城关,东接武汉,西邻荆沙。汉丹铁路穿越全境。316国道、汉宜公路交汇于此,交通便利。地域文化深厚、历史文化悠久。资源丰富,商贸活跃,经济发达。  相似文献   
40.
江汉平原海相地层油气成藏模式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气藏的形成是与油气源和圈闭两个条件紧密相关的,这二大条件的配置关系决定了油气藏形成的类型和方式。作者认为江汉平原海相地层局部构造经历了印支、燕山和喜山三个形成时期,具有三种不同类型的油气演化特征。预测本区可能存在三种不同类型的成藏模式:早期成藏型、晚期成藏型和二次成藏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