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948篇
  免费   2909篇
  国内免费   1531篇
电工技术   413篇
综合类   3093篇
化学工业   15659篇
金属工艺   794篇
机械仪表   473篇
建筑科学   1616篇
矿业工程   2801篇
能源动力   519篇
轻工业   3849篇
水利工程   700篇
石油天然气   2721篇
武器工业   41篇
无线电   305篇
一般工业技术   3587篇
冶金工业   1718篇
原子能技术   760篇
自动化技术   339篇
  2024年   343篇
  2023年   1319篇
  2022年   2074篇
  2021年   1767篇
  2020年   1466篇
  2019年   1505篇
  2018年   700篇
  2017年   1015篇
  2016年   1204篇
  2015年   1293篇
  2014年   2224篇
  2013年   1734篇
  2012年   2076篇
  2011年   1971篇
  2010年   1848篇
  2009年   1810篇
  2008年   1791篇
  2007年   1574篇
  2006年   1555篇
  2005年   1324篇
  2004年   1223篇
  2003年   998篇
  2002年   822篇
  2001年   806篇
  2000年   683篇
  1999年   560篇
  1998年   474篇
  1997年   464篇
  1996年   475篇
  1995年   387篇
  1994年   372篇
  1993年   343篇
  1992年   286篇
  1991年   261篇
  1990年   221篇
  1989年   196篇
  1988年   62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3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1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海藻酸钠-碳材料复合凝胶吸附水中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藻酸钠的亲水性和其凝胶的三维网状结构赋予海藻酸钠水凝胶良好的吸附性能,成为处理水中污染物的理想吸附材料。碳材料如石墨烯、碳纳米管等因其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常用于污染物的吸附,与海藻酸钠复合可进一步改善和丰富海藻酸钠凝胶的性能。针对海藻酸钠-碳材料复合凝胶吸附水中污染物的研究现状,以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和活性炭这3种碳材料为主线,简单总结了海藻酸钠-碳材料复合凝胶吸附水中污染物的研究进展,并提出需要解决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992.
MgO/La2O3CO3复合材料对磷酸盐的吸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MgO/La2 O2 CO3复合材料(ML).采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结构及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利用Zeta电位仪测定了其零点电位点,并探究了接触时间、初始磷酸盐浓度和初始pH对磷酸盐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 表明,ML呈现板块状堆叠而成的层状结构,零点电位点为4.52.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Fre...  相似文献   
993.
以钙基蒙脱土为原料,采用微波-力化学法制备钠基蒙脱土(MMT)。采用溶液离子交换法制备盐酸西替利嗪(CTH/MMT) 纳米复合物,研究了MMT 对CTH 的吸附规律。利用XRD、FTIR、TG等分析了CTH/MMT复合物的结构。通过体外人工模拟胃、肠液中的释放实验表征了CTH/MMT的缓释效果、缓释机制及其动力学。结果表明,CTH插层于MMT层间,层间距由1. 25 nm增至2. 13 nm。MMT对CTH 插层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其吸附动力学符合二级动力学方程。体外的缓释试验表明,CTH/MMT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MMT可作为盐酸西替利嗪的控释载体材料。   相似文献   
994.
活性炭载体对TiO2/活性炭中二氧化钛晶粒生长及相变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以活性炭为载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TiO2/活性炭(TiO2/AC)复合体,并利用SEM和XRD手段对复合体进行表征,通过Dt2=ktnexp(-E/RT)方程的计算,分析,研究活性炭对复合体中TiO2晶粒生长及其相变的影响.结果表明TiO2/AC复合体晶粒粒径增长的时间比TiO2本体短;TiO2/AC复合体纳米粒子平均尺寸为50nm比TiO2本体小;锐钛矿向金红石转变的相变温度和晶粒生长最快温度TiO2/AC复合体比TiO2本体高.锐钛矿和金红石晶粒生长的表观活化能TiO2/AC复合体分别为6.21±1.27和46.54±1.56kJ/mol,TiO2本体分别为5.764±1.02和36.4±1.14kJ/mol.在锐钛矿阶段和金红石阶段TiO2/AC复合体反应指数分别为0.19和0.35,而TiO2本体分别为0.13和0.26.原因是活性炭的强吸附力和非晶相层对TiO2晶粒生长的阻遏作用.  相似文献   
995.
超声辅助SILAR法生长纳米晶ZnO多孔薄膜及其光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超声辐照技术引入连续离子层吸附与反应(SILAR)法,提出超声辅助连续离子层吸附与反应(UA-SILAR)液相成膜技术.以锌氨络离子([Zn(NH3)4]2+)溶液为前驱体,在90℃下沉积得到ZnO薄膜,对其晶体结构,微观形貌、透过光谱和光致发光性能进行表征, 并考察了超声辐照和沉积循环次数对薄膜形貌、结构和光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得薄膜由彼此交联、尺寸均匀的ZnO晶粒组成,呈现典型的多孔特征,同时具有高结晶性和强c轴取向性.由于多孔结构对入射光的散射作用,薄膜在可见光区具有低透射率(约20%);在紫外光激发下,薄膜具有较强的近带边发射和很弱的蓝带发射,体现出薄膜较高的光学质量;薄膜生长过程中超声辐照的引入可对薄膜的结晶性能和微观结构产生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6.
贾瑛  刘田田  罗成 《纳米科技》2011,(2):16-19,32
以乙二醇为分散剂,利用水热法合成了单斜相长方体ZrO2纳米粒子,并将其用于模拟环境水样中Cr(VI)的吸附,研究吸附酸度、吸附时间、溶液的浓度和ZrO2纳米粒子的用量对Cr(VI)吸附效果的影响。当Cr(VI)初始pH为4.0,初始浓度为10mg/L时,ZrO2纳米粒子的用量为20mg,吸附2h后,吸附率能达到94%;当ZrO2纳米粒子的用量为45mg时,吸附率能达到99%,结果表明,水热法合成的单斜相长方体ZrO2纳米粒子对Cr(VI)具有很好的吸附效果,能显著降低其浓度。  相似文献   
997.
简要介绍了二维和三维COFs的结构,重点介绍了COFs作为储氢材料的研究现状和提高其储氢性能的改性方法,并对COFs在储氢方面存在的不足和未来的研究方向作出了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998.
该研究首次利用功能单体2-乙烯基-4,6-二氨基-1,3,5-三嗪(VDAT)在水相中合成具有生物应用前景的微米级核壳微球。首先,我们利用分散聚合制备出了微米级,单分散,且表面带有足够负电荷的聚苯乙烯微球(PS)模板。再利用半连续无皂乳液聚合法在阳离子引发剂的作用下,于水相中将微溶于热水的单体VDAT引发聚合。通过静电作用将带正电荷的VDAT聚合物(PVDAT)包覆于带负电荷的PS微球表面,成功合成PVDAT@PS功能微球。最后利用该功能微球对不同双链DNA的吸附,初步研究其在生物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999.
在铅酸电池中添加一定量的碳可以同时发挥铅酸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的优点,从而得到铅炭电池。因此,制备出在酸性溶液中稳定存在且具有理想比电容的碳材料尤为关键。通过低温液相和高温煅烧合成了一种新型的碳材料C-ZIF-8@活性炭(C-ZIF-8@AC),将其作为铅炭电池电极材料。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等对材料形貌和组成进行表征。结果显示,具有ZIF-8多面体结构的碳均匀生长于活性炭表面,且颗粒尺寸均一,与活性炭复合后的C-ZIF-8尺寸减小。电化学结果显示,C-ZIF-8框架结构中吡啶氮与吡咯氮中的氮元素提高了C-ZIF-8@AC的比电容性能,其值约为181 F/g,远大于AC电容值;在电流密度为5 A/g、循环6000周次后,C-ZIF-8@AC的比电容依然能够保持99%,高于活性炭的保持率。  相似文献   
1000.
在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发电系统中,氧气对提高气化炉的碳转化率以及IGCC电站的单机容量起关键性的作用。由于氧气需求量大,对IGCC发电系统配套的空分设备进行节能探索成为进一步提高IGCC整体效率的重要课题。结合IGCC发电系统的具体特点,详细分析变压吸附制氧技术、空气整体化技术、深冷法低纯度制氧技术、离子膜分离制氧技术四个为IGCC配套空分设备的潜在节能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