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综合类   8篇
化学工业   2篇
建筑科学   5篇
矿业工程   8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38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以野外露头剖面为主,结合钻测井资料,将四川盆地西北部中二叠统划分为5个三级层序(SQ1-SQ5),平均延续时间约为3.4 Ma.三级层序界面主要为Ⅱ型层序界面,表现为岩性岩相转换界面,也可表现为暴露溶蚀面,以界面下溶蚀缝洞及其方解石斑块发育为特征;顶部为Ⅰ型层序界面,与东吴运动形成的不整合面叠合到一起,可表现为非均质、强烈的岩溶.受陆表海台地背景控制,在区内广大地区三级层序仅见海侵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发育,海侵体系域多表现为低能的台内洼地沉积,高水位体系域多表现为相对高能的生屑滩沉积.三级层序往往具有海侵体系域的厚度大于高水位体系域的厚度的特征,反映了三级层序海平面变化是一个缓慢海进一快速海退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天然气资源丰富,常规气藏和非常规气藏共存,等时地层格架下的沉积储层控制了天然气资源时空分布和富集.随着天然气勘探不断深入,沉积储层研究不仅体现了重要的科学意义和战略价值,而且取得了显著进展.在建立四川盆地上三叠统层序地层格架基础上,确定了前陆盆地对称型和不完全对称型结构层序地层样式及演化模式.四川盆地马...  相似文献   
13.
中华北地台区部(鲁西)、中部(晋中)和鄂尔多斯盆地,二叠系太原组煤系形成于海侵体系域成煤环境,山西组煤系则主要形成于陆相高位体系域的三角洲成煤环境。这两种环境下形成的煤在硫含量及其赋存形态、有机显微组分组成等地球化学特征方面存大较大差异:太原组煤中总硫含量比山西组煤高,太原组煤中硫的赋存形态以黄铁矿为主,山西组煤以硫酸盐硫为主。有机显微组分中,太原组煤的镜质组平均含量高,且以基质镜质体为主,惰性组平均含量低,山西组煤 的镜质组平均含量相对低,且其中的基质镜质体平均含量远低于太原组,惰性组平均含量却比太原组煤高。太原组煤的凝胶化指数较大,而植物结构保存指数值较小;山西组煤则凝胶化脂数值较小而植物结构保存指数值较大。从煤成烃角度出发,太原组煤系优于山西组,太原组煤系应是华北地台最有利的生烃层系。图3表3参14  相似文献   
14.
根据大量分析资料,研究了石油中的硫、石蜡、胶质和沥青质在剖面上的变化规律。指出,这些石油参数在剖面上的变化与大地构造旋回有密切关系:硫,胶质和沥青质的含量在泥盆纪、三叠纪、侏罗纪和新近纪为最低值,它们与海退构造阶段相一致;石油化学成分最大值与加里东旋回、海西旋回和阿尔卑斯旋回中期的最大海侵相一致。  相似文献   
15.
苏北盆地早第三纪海侵析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仪诚  陈永祥 《石油学报》1992,13(2):137-142
本文根据化石的生态习性、属种分异度、韦度、共生化石等说明苏北盆地发现的生物化石具一定海相性或与海有关,为生活于半咸水的广盐性属种;本文还论证了岩矿标志和地球化学参数在古环境解释中的多解性和区域局限性,说明水介质中盐度的分析不能作为区分海、陆相的依据;从地质背景阐明苏北盆地早第三纪未经历海侵或海泛沉积,属陆相湖盆,在阜二段和阜四段时期湖水曾一度咸化.  相似文献   
16.
海侵事件是松辽盆地的重要地质事件之一,其主要特征是存在着甲藻甾烷和C31甾烷,朝长地区长20井原油为典型的未熟-低熟油。油源对比表明,未熟-低熟油的源岩与白垩系青山口组一段海侵地层有关,因而说明油气的早期生成与海侵事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对塔里木盆地塔西南、巴楚、满西、和田河、塔中及塔北地区晚泥盆世晚期至早石炭世早期地层进行了层序地层分析,识别出两个层序(相当Vail等提出的三级层序),认为这一时期塔里木盆地经历了两次较大规模的海平面升降运动.通过层序地层和生物地层研究认为,古塔里木海晚古生代发生的海侵起始于晚泥盆世法门晚期;“东河砂岩”的时代为晚泥盆世法门晚期.  相似文献   
18.
学界对四川盆地晚三叠世须家河期沉积相的认识一直存在较大分歧,观点颇多。为此,基于露头剖面观察、取心井精细描述、单井剖面分析、实验室薄片鉴定,结合大量测井资料的研究应用成果,综合研究后认为:四川盆地大川中地区须二段砂体为滨浅湖砂体,河流相砂体分布在龙岗-旺苍以北、广安以东的区域,川中西部-川西北部地区有海侵影响,形成质纯的石英砂岩;须四段、须六段沉积期,除营山-八角场、广安-河包场地区须四段及须六段下部发育三角洲分支河道外,其余大部分地区为河流入湖砂体在湖岸线不断进退、湖面总体扩张的背景下经湖流、波浪再改造、再分配形成的滨浅湖滩坝砂体。结论表明:①在川中南部地区由于受雷口坡期古凸起的影响,在该凸起区缺失须一-须二段下部地层;②受湖流运动方向影响,湖盆中的砂体在川中南部地区呈北东向展布,而在川中北部地区则呈近东西向展布;③滩坝砂体主体分布区是优质孔隙性储层的发育区。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华北地区上二叠统上石盒子组奎山段砂岩沉积环境由来已久的争议问题,通过淄博地区奎山段砂岩野外露头剖面测量,以粒度分析为依据,结合野外沉积现象及砂岩薄片进行综合分析,探讨奎山段砂岩沉积环境变化.结果表明:奎山段砂岩发育曲流河、三角洲、滨岸3种沉积环境;曲流河环境粒度概率累计曲线发育2种类型,即3段式和滚动、跳跃组分构...  相似文献   
20.
基于钻测井、岩心观测、地震剖面及地球化学分析测试结果等资料综合分析,运用小波分析对西湖凹陷平湖组进行了米氏旋回划分,探讨了平湖组煤系烃源岩发育规律,总结了煤系烃源岩发育的控制因素,建立了西湖凹陷平湖组聚煤模式。研究表明:平湖组可划分为3个长期旋回(与平湖组的段大致相当),并进一步划分为12个中期旋回和48个短期旋回,进而将平湖组划分为12个聚煤周期、48个煤组,聚煤周期发育受米兰科维奇周期控制,米氏周期右拐点即气候相对温暖湿润时期是聚煤的理想时期,凹陷范围内可追踪对比,煤层等煤系烃源岩的发育严格受沉积相带展布控制。指出强烈的同沉积断裂活动是平湖组煤层薄、层数多的主要原因,相对海平面上升时期是成煤关键期、相带演化控制聚煤中心迁移、废弃三角洲是煤层最有利的聚集场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