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篇
电工技术   10篇
综合类   11篇
化学工业   3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11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10篇
水利工程   222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大黑汀水库位于河北省迁西县城北5km的滦河干流上,控制流域面积35100km^2,占滦河流域面积的79%。  相似文献   
162.
引滦枢纽工程自1980年运行以来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缓解了津、唐两市的水资源危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滦河流域的水资源危机日渐严重,特别是1999年以来滦河流域发生的持续干旱使引滦枢纽面临无水可供的局面。通过对危机成因加以分析,初步提出了水资源问题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63.
164.
滦河下游灌区水环境现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要素之一,水环境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发展与稳定。滦河下游灌区建成40年来,水环境的改善促进了灌区经济的腾飞。同时,近年水环境的变化又使灌区面临着威胁和挑战。一、概况滦河下游灌区位于河北省唐山市南部滦河以西滨海平原地区。灌区开发前,大部土...  相似文献   
165.
经潘家口、大黑汀水库径流调节及两库联合调度运用 ,使近年来滦河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较高 ,造成水环境及生态环境恶化缺水形势严峻 ,供需矛盾加剧 ,从而说明滦河流域水资源紧缺 ,无余水外调  相似文献   
166.
滦河水量丰沛,是河北省最大的入海河流之一,70年代后期为了开发滦河水资源,在滦河上修建了大量水利工程,尤其是引滦枢纽工程的修建,使滦河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大大提高,入海量也发生了明显变化,本文分析了滦河近期入海量的年际、年内变化特点及引滦工程对入海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7.
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合理开发利用滦河水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以来,滦河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天津、唐山两市水资源供应紧张的局面。近年来,由于水资源短缺,滦河水资源供需矛盾日趋加剧。在全面科学地分析滦河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滦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8.
水源涵养是流域生态系统的重要服务功能之一,滦河作为水源涵养功能重点保护区域,其水源涵养功能的评价和提升对于可持续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简要介绍了水源涵养功能的评估方法,总结了分布式水文模型的适用范围、功能特点和局限性;以滦河示范小流域为例,选取InVEST模型作为评价其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功能的优先项,并解析了产水模块和泥沙输送比模块的空间数据库、参数获取和处理方法,为基于InVEST模型开展小流域水源涵养功能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9.
滦南县地处河北省东北部,滦河下游的冀东滨海平原,全县辖17个镇,594个行政村,总户数17.1万户,其中农业人口48.58万人,耕地面积109.41万亩。滦南县多年平均可利用水资源量(包括咸水区510万m^3)为2.08亿m^3,其中地下水资源量1.71亿m^3,地表水资源量3172万m^3。近年,滦南县积极引进节水技术,加强管理,多措并举,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0.
滦河是我省东部地区的一条主要河流,30年来,各级政府在流域内加大水利投入,大大提高了防洪减灾能力和城乡供水能力,管理工作逐步深化,实现了由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生态水利的转变,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的转变,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