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58篇 |
免费 | 210篇 |
国内免费 | 142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8篇 |
综合类 | 178篇 |
化学工业 | 38篇 |
金属工艺 | 3篇 |
机械仪表 | 7篇 |
建筑科学 | 916篇 |
矿业工程 | 147篇 |
能源动力 | 23篇 |
轻工业 | 6篇 |
水利工程 | 361篇 |
石油天然气 | 18篇 |
武器工业 | 2篇 |
无线电 | 3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64篇 |
冶金工业 | 17篇 |
原子能技术 | 2篇 |
自动化技术 | 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7篇 |
2023年 | 46篇 |
2022年 | 63篇 |
2021年 | 85篇 |
2020年 | 49篇 |
2019年 | 50篇 |
2018年 | 31篇 |
2017年 | 41篇 |
2016年 | 73篇 |
2015年 | 66篇 |
2014年 | 78篇 |
2013年 | 84篇 |
2012年 | 77篇 |
2011年 | 85篇 |
2010年 | 78篇 |
2009年 | 78篇 |
2008年 | 83篇 |
2007年 | 58篇 |
2006年 | 72篇 |
2005年 | 69篇 |
2004年 | 64篇 |
2003年 | 64篇 |
2002年 | 44篇 |
2001年 | 49篇 |
2000年 | 47篇 |
1999年 | 24篇 |
1998年 | 19篇 |
1997年 | 29篇 |
1996年 | 19篇 |
1995年 | 34篇 |
1994年 | 18篇 |
1993年 | 14篇 |
1992年 | 16篇 |
1991年 | 20篇 |
1990年 | 19篇 |
1989年 | 20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6篇 |
1979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93.
地震来临时,饱和砂土地基在强烈的地面运动作用下可能发生液化现象,导致土体散失刚度和承载能力;另一方面,当地震停止后,伴随着超孔隙水压的消散和有效应力的增加,地基的刚度又会逐渐恢复。本文针对液化地基的刚度恢复过程进行了振动台试验研究。首先通过振动加载使砂土地基液化,然后在振动停止后通过锤击振动台底板在地基内部产生剪切波,并通过测量剪切波速的变化获得土体剪切模量的变化过程。试验结果表明,地基内部的刚度恢复过程与超孔隙水压的消散过程及有效应力的增长过程完全同步,并且剪切模量的增长与有效应力的增加呈现良好线性关系。本研究利用相同的输入波对同一地基进行了三次连续加载,发现随着加载次数的增加,模型地基液化后的刚度恢复过程也逐步加快。 相似文献
94.
采用振冲挤密法处理曹娥江大闸粉质砂土地基,对振冲剂密法的原理、施工工艺、施工参数和质量控制、质量检测、振冲效果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95.
为确定适宜多砾石砂土浅埋式滴灌苜蓿的灌溉制度, 试验设定 5 种灌水定额( 22. 5、 30.0、 37.5、 45.0 和 52.5 mm) 并以地面灌为对照组( CK) , 研究灌水定额对浅埋式滴灌苜蓿耗水规律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灌水定额下各茬苜蓿的耗水强度为第 2 茬> 第 1 茬> 第 3 茬, 且均在孕蕾期达到峰值。各茬苜蓿的总耗水量表现为第 2 茬> 第 3 茬> 第 1 茬, 且耗水量分别在分枝期、初花期及孕蕾期最高。灌水定额大于 45.0 mm 时, 耗水强度增加趋势不明显且与地面灌( CK) 相近。45.0 mm 灌水定额与地面灌( CK) 间的耗水量差异不显著( P < 0.05) 。高灌水定 额( 45.0、52.5 mm) 与地面灌( CK) 之间的总耗水量、总产量以及总水分利用效率差异不显著, 与低灌水定额( 22.5、 30.0、37.5 mm) 差异显著( P < 0.05) , 且各茬苜蓿此三项指标的差异性一致。总产量与总水分利用效率在灌水定额 为 45.0 mm 处达到最大, 与地面灌( CK) 相比分别增加了 9.05% 、14.54% 。选用 45.0 mm 灌水定额和 54.0 mm 灌溉定额作为多砾石砂土浅埋式滴灌苜蓿灌溉制度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96.
工程界关于“湿陷性”的相关规范、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黄土,而对于“湿陷性砂土”则存在一定的缺失,可参考工程处理案例很少。以巴基斯坦塔尔沙漠某在建电厂场地地基处理工程为依托,基于强夯前后地基土检测、试验数据分析,对强夯法处理湿陷性砂土地基效果进行评价。试验结果及分析表明:强夯后风积砂土的干密度增大,孔隙比减小,压缩模量提高,基本可以消除湿陷性,是一种快速有效的处理湿陷性风积砂土地基的方法,对类似工程地基土的处理具有很好的借鉴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7.
为研究降雨入渗作用下不同细粒含量对粉砂土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通过不同细粒含量粉砂土的室内直剪试验与土-水特征试验建立了细粒含量与黏聚力、内摩擦角以及土-水特征曲线间的数量关系,并结合数值分析软件GeoStudio和极限平衡法中的简化Bishop条分法对不同细粒含量粉砂土边坡进行不同降雨工况下的稳定性分析。结果发现:粉砂土的细粒含量越高,其黏聚力越大而内摩擦角先增大后减小,并且持水能力也越好;在降雨过后粉砂土边坡的安全系数较自然状态下均有所下降,细粒含量越少的下降越大;在停雨后FC15的安全系数“回升”最多。FC15和FC25的粉砂土边坡在0.15m/d暴雨过后安全系数低于1.2,边坡不安全。 相似文献
98.
东北地区堤防多是砂堤,砂土质地松散、贫瘠。在降雨侵蚀和风力侵蚀联合作用下,砂堤坡面水土流失严重,降低了砂堤防洪质量,危及大堤安全。为了减少坡面降雨侵蚀和水土流失,保证砂堤的防洪质量,采用保水剂改良砂堤表层土壤为植被生长提供水分和养分,并通过单纯植被护坡方案和两种改良后生态护坡方案的室内外试验的对比,选取合适的护坡方案。结果表明:三维土工网垫和遮阳网在草籽发芽前期,能够较好地保护坡面和草籽,减少降雨侵蚀;在植被生长期,植株可以穿过三维土工网垫孔隙正常生长,植被根系发挥了铆钉作用,将三维土工网垫紧紧地锚定在坡面;三维土工网垫连同植被根系组成联合保护层,提升了整体加筋效果,但是由于遮阳网的孔隙过于细密,植被难以穿过遮阳网正常生长,将遮阳网顶起,无法像三维土工网垫那样与植被形成联合防护体系,整体加筋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99.
剪切带的形成与发展是影响土体变形破坏的关键因素。利用数值模拟试验方法,对砂土直剪试验中剪切带的形成和演化机制进行研究。试验中采用条块法对试样进行标记,以观测其变形及发展过程;并记录剪应力及剪切位移的变化,分析试样的应力应变特征;最后从细观角度对颗粒试样的平均转动量、配位数及孔隙变化率等参数进行统计分析,以揭示试样的细观变形规律。研究表明:砂土剪切带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呈现出累进破坏的特征;且剪切过程中颗粒试样会发生局部变形并形成狭长的剪切带,剪切带的厚度受平均粒径及颗粒摩擦系数的直接影响,当颗粒粒径为1.25倍平均粒径且颗粒摩擦系数为0.5时,剪切带厚度达到最大值;此外,剪切带区域的强力链较为密集,通过对强力链进行光密度及面积占比分析发现峰值时刻最为显著(平均光密度约为1.4,强力链面积占比约为52%),这表明力链网络的结构变化与剪切带的形成及演化具有同步性;同时发现剪切带内、外颗粒体系的平均转动量、平均配位数及孔隙变化率等细观参数存在显著差异,说明剪切带对外荷载的响应较为强烈。 相似文献
100.
循环加荷条件下饱和砂土液化细观数值模拟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利用离散单元法中的二维颗粒流方法(particle flow code in 2-dimension,PFC2D),通过对双轴数值试样施加循环等幅应变且控制加荷过程中试样体积(面积)不变的方法,模拟了循环加荷条件下饱和砂土的液化特性。在得到试样液化宏观力学响应的同时,分析了液化过程中内部平均接触数的变化规律。进一步研究了应变幅值、围压对数值试样液化特性的影响,并与室内试验规律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数值模拟能够定性地反映饱和砂土振动液化的一般规律,数值模拟得到的应变幅值、围压对试样抗液化强度的影响规律符合实际砂土室内试验规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