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电工技术   8篇
综合类   16篇
化学工业   4篇
金属工艺   6篇
机械仪表   11篇
建筑科学   58篇
矿业工程   17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36篇
水利工程   15篇
石油天然气   11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8篇
冶金工业   7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皖南地区银多金属矿床矿化特征、成矿条件及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皖南地区出现的诸多矿种中,银多金属矿床是分布较广的金属品种之一,亦是找矿潜力较大的一个金属矿种.介绍了皖南地区银多金属矿床的矿化特征及成矿条件,并分析了其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2.
通过野外实地观察、样品采集及系列实验分析发现,皖南下扬子区下寒武统荷塘组页岩在研究区内分布广泛,沉积厚度大(约60~360 m),有机质丰度高(达0.5%~7.2%),热演化程度较高(Ro为2.0%~5.5%),达高-过成熟阶段晚期,具有较好的生烃潜力;储集层孔隙度平均为0.716%,为游离气提供了一定的储存空间,等温吸附实验测得吸附气含量平均为0.443 cm3/g,表明研究区页岩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通过综合研究认为,石台—黟县—泾县—宁国一带为今后的有利勘探区,分布面积约9 100 km2.  相似文献   
13.
龙川是坑口村的古称,位于绩溪县城东北约12公里处。该村地势独特,村子灵山秀水环抱,村东龙峰耸立,村西凤凰山相望,天马山自南奔腾而来,龙川河由北而南穿村而过。河道虽没有多少流水,但夹岸绿树婆娑,翠竹摇曳,香草没径,粉墙黛瓦掩映在绿树丛中。  相似文献   
14.
15.
合肥豪顺贸易公司是苏泊尔在皖北地区的代理商。皖北地区的淮北、毫州,宿州、蚌埠,阜阳和淮南六市及下属的31个县级市场都属于我们管辖运作的范围。虽然皖北地区距离江苏和浙江较远.经济较皖南地区也稍显落后一些。但是近年来皖北原煤,平板玻璃等行业较为发达.带动了当地的经济,所以当地县城居民购买力大增。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9,(1)
试验研究中国土种黑猪与长白猪在肉品质性状上的差异。选择皖南黑猪和长白猪各10头,测定肉品质性状指标。结果表明,在肉品质方面,皖南黑猪肉的硬度、蒸煮损失、肌纤维直径、滴水损失及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显著低于长白猪(P<0.05),pH_1、pH_(24)、肉色a值、总饱和脂肪酸含量及鲜味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长白猪(P<0.05),大理石评分、肌苷酸(IMP)含量和肌内脂肪(IMF)含量极显著高于长白猪(P<0.01)。由此可见,与长白猪相比,皖南黑猪的肉品质性状较优。  相似文献   
17.
利用BASIMS盆地模拟软件 ,对皖南下扬子区进行盆地模拟研究。分析了该区各地史时期具有不同构造特点的人工井点的三史 (沉降史、源岩成熟史、生烃史 ) :在整个地史进程中存在源岩成熟的纵向接替和平面转移 ,成熟度增加的平面趋势表现为由东南向西北推进 ,呈顺时针转移 ,对应于沉降中心由南向北的转移 ;全区生烃量增长幅度最大的是在志留纪 ;目前具有勘探价值的二次或晚期生烃区主要分布在南陵盆地、宣广盆地及望江盆地。  相似文献   
18.
19.
《矿业快报》2008,24(10)
2008年9月24日~25日召开的安徽(中国)黄金地质找矿研讨暨项目对接会上,地质专家指出,铜陵及沿江、皖东、大别山、皖南山区成矿远景区找金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20.
杨珂 《城市建筑》2014,(26):132-132
本文以皖南民居的传统空间与元素为研究的出发点,分析了皖南地区民居的发展现状,解读了当地传统建筑文化的基因,力图挖掘出该地区建筑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讨论传统空间与元素的继承、发展,以及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创作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