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00篇
  免费   1310篇
  国内免费   881篇
电工技术   265篇
综合类   1199篇
化学工业   1849篇
金属工艺   1307篇
机械仪表   1458篇
建筑科学   3482篇
矿业工程   7369篇
能源动力   161篇
轻工业   691篇
水利工程   1472篇
石油天然气   2560篇
武器工业   69篇
无线电   483篇
一般工业技术   968篇
冶金工业   1062篇
原子能技术   120篇
自动化技术   476篇
  2024年   174篇
  2023年   633篇
  2022年   801篇
  2021年   910篇
  2020年   737篇
  2019年   627篇
  2018年   301篇
  2017年   539篇
  2016年   663篇
  2015年   780篇
  2014年   1434篇
  2013年   1053篇
  2012年   1292篇
  2011年   1223篇
  2010年   1076篇
  2009年   1173篇
  2008年   1221篇
  2007年   1036篇
  2006年   897篇
  2005年   998篇
  2004年   807篇
  2003年   795篇
  2002年   643篇
  2001年   586篇
  2000年   619篇
  1999年   522篇
  1998年   466篇
  1997年   500篇
  1996年   450篇
  1995年   406篇
  1994年   322篇
  1993年   280篇
  1992年   232篇
  1991年   263篇
  1990年   214篇
  1989年   207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王泽 《城建监察》2006,(10):1-1
欺软怕硬恐怕是人类的天性,即使在守法这类严肃的事情上也概莫能外。  相似文献   
102.
本文通过分析地下厂房岩锚梁裂缝成因,提出完善温控设计、采用后期强度、提高粉煤灰掺量等建议,以减少开裂。  相似文献   
103.
我国地热资源丰富,但地壳深部岩体热能利用在我国尚属空白,岩体热能发电供热到了该做出选择的时候了。当前我国《可再生能源法》的颁布和《京都议定书》的承诺执行,为可再生能源发展带来新的机遇。然而综观现有探寻可再生能源研发方向时,觉得对一种新的能源——资源潜力巨大、清洁、环境友好、可持续利用,尤其是与石油开采技术接近、具有极大现实性的“地壳深部岩体热能利用”,关注宣传得很不够。向地壳深部要非化石能源一般的地热利用,指的是深度在3000米之内的岩层热源利用;而“地壳深部岩体热能利用”,则是指深度在3000-5000米可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04.
黔西地区是一个海相、海陆交互相和陆相二叠系一三叠系剖面发育良好的地区,是研究海、陆相二叠系一三叠系界线及对比的理想地区。近几年来不少学者在该地区开展了陆相二叠系一三叠系界线综合地层学研究,在界线附近发现了多层粘土岩,并可与华南海相二叠系一三叠系界线粘土岩进行对  相似文献   
105.
本文介绍了纳米合成磁体的特性、微观结构、发展方向、磁粉来源及磁性能与主要用途。  相似文献   
106.
水力脉冲式钻井工具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水力脉冲式钻井是利用特定的工具使钻井管柱中的连续流转变为脉冲射流,从而改变井底流场的压力状况,进而提高机械钻速的一种钻井新工艺。在分析水力脉冲产生机理的基础上,探讨了基于瞬变流理论的机械阻断式水力脉冲破岩机理,介绍了SLPMC机械阻断式水力脉冲工具的工作原理及结构特点,简单叙述了该工具在胜利油田进行的2口井的现场试验情况。该钻井工具对于提高机械钻速和降低钻井成本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7.
108.
谢克昌 《煤炭转化》1992,15(1):29-30
煤的结构和反应性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是煤科学领域内最重要的基础研究内容.它直接关系到煤炭加工转化枝术的发展和煤利用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改善。本文的第一部分在概述煤结构和反应性关系的基础上,分别从化学、物理学,岩相学和矿物学讨论和评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煤结构的多方位认识和研究。作者结合在这方面的研究实践认为,对煤的结构在化学、物理学、岩相学和矿物学方面的表征应该是互为补充而不应是独立竞争.  相似文献   
109.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