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6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34篇
化学工业   7篇
金属工艺   3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12篇
矿业工程   33篇
能源动力   10篇
轻工业   4篇
水利工程   59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29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冶金工业   4篇
自动化技术   10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运用遥感技术动态监测矿区生态环境,对于保护矿区生态环境,合理开发矿产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鞍山为研究区,采用MODIS卫星遥感影像,通过对2007、2008、2009三年两个波段的反射率和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NDVI(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等的分析和应用,在分析地表地物光谱特征和空间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对研究区植被覆盖度计算,得出了矿区生态环境植被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102.
煤矿区排土场的水土流失现象十分严重,盲目地进行植被重建会消耗大量资源,合理的植被覆盖度有助于指导矿区植被重建工作。基于水力侵蚀预测模型GeoWEPP,在野外调查结合遥感技术获取实测数据的基础上,以矿群为研究尺度探究了研究区排土场植被覆盖度变化对流域水土流失的影响规律并得出排土场植被覆盖度最佳范围。分析了锡林浩特矿群所在流域水土流失量增加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模拟了地形格局变化下流域水土流失量的变化,研究了流域地形和地表植被覆盖类型变化对流域水土流失情况的影响效果;以10%的植被覆盖度为间隔、10%~90%覆盖度为区间,以50 a为模拟时长,分区域模拟分析矿群所在流域水土流失,并通过非线性均值变点法分析了生态效益最大化时的排土场植被覆盖度最佳范围。结果表明:(1)地形变化是研究区水土流失量增加的主要原因,地形变化对水土流失量增加的影响远高于排土场植被重建的缓解效果;(2)排土场边坡是发生水土流失的主要源点,仅仅进行排土场的植被重建难以较好地缓解水土流失状况,应该在地貌重塑的基础上重建排土场植被,以达到研究区生态环境优化的效益最大化;(3)水土流失归一化值随植被覆盖度的升高呈幂函数分...  相似文献   
103.
为研究漓江流域近 15年植被覆盖度变化情况,以 1991、2000、2006年 3个时相的 TM/ETM+影像为基础,采用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 (NDVI)的像元二分模型对漓江流域植被覆盖度进行估算,分析了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特征;结合研究区地质数据,进一步分析地质条件对植被覆盖度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受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1991—2000年漓江流域植被覆盖度有所增加,表现为高和较高植被覆盖区面积增加,中度、较低和低植被覆盖区面积减少;2000—2006年漓江流域植被覆盖度略有降低,表现为高植被覆盖区面积减少,较高和中度植被覆盖区增加,较低和低植被覆盖区面积减少;②由于地质条件的影响,非岩溶区的平均植被覆盖度高于岩溶区,两者的变化趋势与流域整体变化基本一致;③从空间分布上看,1991—2006年漓江流域植被覆盖度的变化较显著。  相似文献   
104.
针对现有垂直搜索引擎的排序结果存在多样性差和冗余度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Skyline的搜索结果排序方法。该方法通过计算搜索结果的轮廓等级、支配度和覆盖度作为排序依据,并且为加快轮廓等级和支配度的计算,使用了一种基于Bitmap的轮廓等级和支配度计算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排序结果具有低冗余度和高多样性的优点,并且具有更快的轮廓等级和支配度计算速度。  相似文献   
105.
乐山“绿心”因面积大、地势高、临江河、覆盖度高,成为调节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景观。采用多时相Landsat-5TM遥感数据和GIS技术获取绿心的地温信息,研究表明:区内地温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标准差等指标在四季均表现出低值→高值→低值的变化过程,各项指标基本满足绿心<建成区<乐山地区的规律,绿心的相对低温特征最为稳定;绿心平均地温11.16~29.71℃,冬季最低,夏季最高,绿心的降温效应随地温升高而递增;绿心平均地温在四季比建成区低0.29℃、比乐山地区低0.13℃,绿岛效应明显;绿心地温的四季标准差1.54℃,比建成区低3.30℃,比乐山地区低1.46℃,绿心的地温分布最集中;绿心比建成区小规模绿地的地温低2.0℃以上,绿心低温的规模效应最显著。鉴于绿心地温与植被、湿度、气温的联系,绿心地温的多重生态意义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06.
文中以2016年12月唐山南湖近郊采煤沉陷次生湿地的Landsat8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利用ENVI遥感信息处理软件,基于像元二分模型和NDVI指数进行了该区域植被覆盖度的提取。实例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简便快速的估算植被覆盖度,且结果能够较为准确的反映研究区地面植被覆盖情况。  相似文献   
107.
植被覆盖度(Fractional Vegetation Coverage,FVC)是草原监测评价工作的重要指标,实时、快速、准确地采集FVC是草原监测评价工作的基础。文章以解决荒漠草原单位面积的植被覆盖度为目标,选取分割一切模型(SegmentAnythingModel,SAM)以打点或者画框的方式对单位面积的图像进行分割,计算分割出的植被所占像素点的总数T和图像总像素点数A,然后通过F=T/A计算单位面积的植被覆盖度,并制作植被覆盖度评估系统。实验的结果表明,基于SAM大模型可以使荒漠草原单位面积的植被覆盖度提取结果更加准确和可靠,减小了噪声对覆盖度提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8.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群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趋势及核心,其生态环境压力却日益见长,如何有效合理地对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评价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以长三角城市群(Yangtze River Delta Urban Agglomerations, YRDUA)为研究区,选用MODIS遥感数据与“类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为数据源,对研究区域整体与区县的城市化水平、生态环境质量、植被覆盖水平以及其相关耦合程度进行了长时间序列的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 2002—2021年长三角城市群整体和各区县的夜间灯光指数(Compounded Night Light Index, CNLI)均呈现上涨趋势;(2) 2002—2021年长三角城市群的遥感生态指数(Remote Sensing Ecological Index, RSEI)与植被覆盖度(Fractional Vegetation Cover, FVC)总体均处于良好水平,由于区域内各区县具有特殊性,局部又呈现显著差异性;(3) 2002—2021年长三角城市群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指数(Urbanize...  相似文献   
109.
雪水当量定义为积雪融化后液态水的高度,是描述季节性积雪储量的关键参数。星载被动微波遥感适用于长时间序列、全球尺度的雪水当量监测。但目前的微波辐射传输模型大多忽略或简化了自然界垂直分层结构中的土壤、植被和大气等要素对积雪辐射亮温的影响,特别是植被参数(例如透过率、覆盖度、单次散射反照率)引起的微波亮温变化仍然不清晰。本研究通过构建土壤—积雪—森林—大气微波辐射模型,重点开展被动微波遥感反演雪水当量的不确定性机理研究。通过模型敏感性分析发现:(1)冠层透过率是森林参数中影响微波亮温最敏感的因子,其次是森林覆盖度,而单次散射反照率影响最小;(2)微波亮温随着森林覆盖度的增加而升高,但随着冠层透过率和雪粒径参数的增加而降低,即三者之间存在“抵偿效应”。通过构建的模型模拟数据库和卫星观测对风云三号B星(FY-3B)和The Advanced Microwave Scanning Radiometer 2(AMSR2)雪水当量反演算法进行亮温噪声测试发现:(1)亮温噪声对AMSR2雪水当量反演算法影响较大,特别是在森林像元尤为严重,与算法中表征积雪参数演化的极化因子和森林下雪深校正方法不确定性有关...  相似文献   
110.
植被覆盖度是反映黄河下游宽滩区生态环境状态的重要指标,其变化反映了自然演化和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黄河下游宽滩区及其沿线行政区为研究对象,利用1987年、1994年、1998年、2003年、2008年、2013年、2017年Landsat遥感影像,采用归一化植被指数像元二分法,反演出植被覆盖度及其分级,利用一元线性趋势分析、转移矩阵法、重心迁移模型、相关性分析等方法,探究研究区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黄河下游宽滩区沿线及宽滩区内植被覆盖整体呈改善趋势,且宽滩区内植被覆盖度在2003年之后与宽滩区沿线植被覆盖度差距逐渐减小并在2017年实现反超;黄河下游宽滩区沿线植被覆盖度年内变化呈现明显“双峰型”特征;河道收束和城镇化发展对植被覆盖度年际变化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