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6篇
综合类   21篇
化学工业   4篇
金属工艺   1篇
建筑科学   22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12篇
轻工业   2篇
水利工程   129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01.
《人民长江》2021,52(5)
碟形湖是鄱阳湖湿地的一类重要组成部分。赣江尾闾(中支)碟形湖分布广泛,地形和鄱阳湖水位变化共同造就了水体空间分布的季节性差异。为进一步了解碟形湖的形态特征和水体的空间分布情况,基于湖区5 m分辨率的数字高程模型提取了碟形湖地形,构建了主要碟形湖的水位-面积-容积曲线,以汛后期潴水型典型年2014年为例,基于Landsat 8遥感影像分析了典型水文时期赣江中支三角洲的碟形湖水体分布变化。结果表明:三角洲上游和下游的碟形湖形态差异明显;碟形湖四周高、中间低、深度较浅的地形特征导致其可以容纳的水量不及2亿m~3;在秋季退水期和冬季枯水期,碟形湖水体占三角洲水体覆盖的70%~90%,是越冬候鸟栖息的重要湿生环境。  相似文献   
202.
梁志勇  曹轶男 《江西水利科技》2008,34(3):206-207,210
根据江西省赣江中游永和堤堤身渗漏险情处理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深层搅拌桩防渗施工方法,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203.
邴建平  邓鹏鑫  吴智  贾建伟  王栋 《人民长江》2023,(2):127-131+170
为更好指导赣江流域水资源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采用水文学方法确定了赣江干流及重要支流控制断面生态流量,定量评估了流域各分区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研究表明:(1)赣江干流各断面生态流量为44.8~281.0 m3/s,占年均流量的11.7%~13.6%。支流断面生态流量为6.03~19.80 m3/s,占年均流量的9.4%~10.0%。各断面近10 a日均流量满足程度均在92%以上,可作为生态流量管控依据。(2)外洲以上赣江流域年均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224.2亿m3,可利用率29.6%。各主要支流年均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7.1亿~22.1亿m3,可利用率19.7%~29.3%,流域下游水资源可利用率总体高于中上游。随着流域洪水资源高效利用能力提升,水资源可利用量可进一步增加。研究成果可为指导流域干支流水量分配与调度,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4.
为提高枯水期南昌市水环境承载力,构建了赣江尾闾水环境数学模型,研究了不同水文条件的优化调度方案。结果表明,在流量小于1 020 m3/s时,赣江主干河流和下游主、北、中、南四个分支最佳调度水位在最低生态水位和警戒调控水位之间,调度时间在1.11 d以内;在流量大于1 020 m3/s后时,警戒调控水位即为防洪限制水位,主干河流和四个分支的最佳调度水位在最低生态水位和防洪限制水位之间,调度时间在4~7 d内。建议各分支拦河枢纽靠近警戒调控水位运行,既能保证河流控制断面水质达标,又能最大限度的保持南昌市水资源可利用量。  相似文献   
205.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是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重要表征,其变化特征深刻影响着区域的生态安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基于赣江流域1980—2018年土地利用数据,利用ArcGIS空间分析方法,分析赣江流域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赣江流域1980—2018年土地类型以林地和耕地为主,林地和耕地面积呈减少趋势,建设用地面积不断增加;流域土地利用综合指数呈增加态势,表明土地利用变化加快;土地利用转换类型以耕地和林地向建设用地转移、林地和草地相互转移以及林地向耕地转移为主,部分耕地转化为水域;草地、水域、建设用地重心变化较明显,草地的重心在向西偏北方向迁移,水域的重心在向西偏南方向迁移,建设用地重心在向东偏南方向移动,移动速度均具有阶段性。可为赣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水土资源规划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