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8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28篇
电工技术   9篇
综合类   61篇
化学工业   78篇
金属工艺   67篇
机械仪表   23篇
建筑科学   130篇
矿业工程   13篇
能源动力   7篇
轻工业   8篇
水利工程   31篇
石油天然气   11篇
武器工业   4篇
无线电   48篇
一般工业技术   49篇
冶金工业   10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3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利用显微硬度仪、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等微观测试手段,采取对比方法研究了普通碎石混凝土和钢渣粗骨料混凝土界面过渡区的结构和形态.结果表明:钢渣表面粗糙多孔,水泥浆体能够紧密包裹钢渣;钢渣水泥石界面过渡区约为40μm,略小于普通碎石水泥石界面过渡区(50μm),其界面过渡区结构较为致密,因而可形成较强的界面黏结力,配制的钢渣粗骨料混凝土整体强度较高.  相似文献   
12.
针对再生混凝土强度及耐久性均比普通混凝土差,在电子显微镜观察下发现再生粗骨料与新水泥石界面处呈现疏松多孔的形貌等不足;提出采用水胶比为1.0的水泥外掺硅粉浆液浸泡再生粗骨料一定时间后捞出阴干并用于拌制新的混凝土。试验结果表明,水泥外掺硅粉浆液预处理方法对再生混凝土强度的提高和界面过渡区形貌的改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段亚洲  余德平  邱吉尔  郭达  姚进 《表面技术》2019,48(11):131-139
目的减小钢轨钢表面因离散硬化产生的硬化区与基材边界处的硬度突变,从而消除磨损过程中硬化区与基材边界处因材质不连续而产生的早期碎裂现象,进一步提高钢轨钢的耐磨性和寿命。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层流等离子体束离散硬化的表面织构化热处理方法。与之前的离散圆点状硬化不同,通过调节等离子体束在试样表面的运动速度,改变试样表面的加热时间,在硬化区与基材之间人为地附加了一个过渡区。为了揭示织构化热处理对钢轨钢滚滑性能的影响,在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进行了磨损试验。磨损后的试样经切割、打磨、抛光和腐蚀,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进行了观察,以分析试样的磨损过程和织构化热处理提高试样耐磨性的机理。结果由于附加过渡区的存在,相变区的一边被拉长,形状变为泪滴状。硬化区到基材的硬度变化率由3500 HV/mm降低至200 HV/mm,在圆点状硬化中可观察到的硬度突变消失。同时,在磨损实验中,泪滴状硬化试样的磨损量较圆点状硬化试样降低了27%,边界碎裂消失。结论具有附加过渡区的试样比圆点状硬化的试样具有更好的耐磨性和抗塑性变形能力,该方法对提高钢轨钢的使用寿命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主桨毂中央件疲劳试验限动锁连接螺栓出现提前断裂故障,通过断口宏观形貌、微观组织、断口特征、硬度等分析方法,得出故障件的断裂性质为单向弯曲疲劳断裂,产生原因与螺栓拧紧力矩降低、螺栓头部倒角过渡区域加工质量有关。通过增大限动锁连接螺栓拧紧力矩、螺纹及螺栓头部R区进行倒圆弧滚压强化等改进措施,主桨毂中央件限动锁连接螺栓在疲劳试验全过程中未再发生提前断裂。  相似文献   
15.
李凯  许立  杨璐璐  史才军 《硅酸盐学报》2022,(10):2701-2711
为了揭示砂浆的水分传输机制,构建了细骨料-界面过渡区-水泥浆体的砂浆三相模型,采用部分反弹格子Boltzmann方法模拟了水分在砂浆内部的传输过程,研究了骨料体积分数、界面过渡区厚度及孔隙结构对砂浆水分渗透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界面过渡区厚度较小、孔隙率较低时,砂浆的水分渗透系数随骨料含量的增大而降低且始终低于水泥浆体的水分渗透系数;当界面过渡区厚度增至150μm或有效孔隙率超过水泥基体2倍时,砂浆的水分渗透系数会接近甚至超过水泥浆体的水分渗透系数。界面过渡区效应、骨料稀释作用以及迂曲传输路径的相互竞争是产生上述现象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6.
孔慧  耿欧  朱思远 《混凝土》2022,(11):152-155+159
通过普通混凝土、橡胶混凝土、硅烷偶联剂改性橡胶混凝土的对比试验,研究了硅烷偶联改性剂对废轮胎橡胶混凝土的抗压性能的改善效果;借助SEM、EDS等试验,揭示了硅烷偶联剂对废轮胎橡胶混凝土抗压性能影响的微观机制。结果表明:5%橡胶颗粒掺量的橡胶混凝抗压强度比普通混凝土抗压强度下降了13.2%,其水化产物中Si元素的分布有所改变;硅烷偶联改性剂的加入改变了橡胶混凝土的抗压性能、微观形貌及水化产物数量;使橡胶混凝土抗压强度提高8.2%;对于界面过渡区(ITZ)性能,硅烷偶联剂加入后,改性橡胶混凝土ITZ形貌致密,厚度减小,钙硅比降低,稳定性增加,C-S-H含量增加,Ca元素分布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17.
《煤矿安全》2021,52(9):71-77
提出了超前深孔注浆加固技术;利用VAE乳液对水泥基材料进行改性,通过轴拉试验及立方体抗压试验,研究了不同掺量VAE乳液对水泥基材料与煤体界面黏结强度及水泥基材料固结煤体的抗压强度的影响;结合微观电镜扫描,分析了VAE改性水泥基材料结石体与煤体界面过渡区的微观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浆液水灰比随聚灰比的增大呈现出先降低后增长的趋势,VAE乳液提高了浆液与煤体界面黏结强度及浆液固结煤体试块的抗压强度;掺入VAE乳液,使水泥浆液的孔隙率降低,提高了强效应层结构的密实性;VAE乳液会扩散至普通水泥浆内部形成聚合物薄膜"纽带"结构,改善水泥基材料与煤体界面的组成结构,从而提高了水泥基材料与煤体黏结强度。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离子侵蚀对再生混凝土多重界面过渡区的影响,借助SEM和EDS,以Ca元素和Si元素为特征元素进行面扫描,实现了对骨料和砂浆基体的区分,发现了经NaCl溶液和Na2SO4溶液浸泡60 d后的再生混凝土界面过渡区趋于疏松;以S元素和Cl元素为示踪元素,观察到其在界面区的富集,证明了界面过渡区是离子侵蚀的主要通道;浸泡60 d后界面区显微硬度分别下降约70%和20%,界面过渡区宽度分别增加约50%和20%.研究实现了对离子侵蚀后再生混凝土界面过渡区位置和范围的界定,且表现出与显微硬度结果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9.
以凸形封头中的球形封头、椭圆形封头和无折边球形封头为研究对象,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封头厚度大于筒体厚度中心线偏移和不偏移两种连接方式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应力分析.结果表明:(1)最大等效应力发生在筒体和封头过渡区域附近,是由筒体和封头几何形状发生突变所引起的;(2)两种结构形式中,中心线偏移下等效应力最大,...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矿物掺合料对再生混凝土(RAC)力学性能的提升作用,本试验采用预湿-二次搅拌法制备再生混凝土,系统开展单、复掺矿物掺合料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试验考虑再生混凝土强度等级、再生骨料取代率、矿物掺合料种类及取代率等因素,共设计23组试验配合比,研究再生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经时变化规律.结果 表明,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随强度等级升高而提升,随再生骨料取代率增大而下降.与未掺矿物掺合料的再生混凝土相比,单掺粉煤灰对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提升效果较弱,单掺矿渣、硅灰的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提升效果显著.养护龄期90 d时,矿渣再生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最高提升12.7%,硅灰再生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最高提升21.3%.粉煤灰-矿渣复掺对再生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无提升效果,20%粉煤灰-10%矿渣复掺抗压强度甚至下降18.8%,粉煤灰-矿渣复掺对再生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略有提升,最高为5.9%.粉煤灰-硅灰复掺对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提升效果较好,立方体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最高分别提升9.7%和18.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