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7篇
  免费   265篇
  国内免费   198篇
电工技术   72篇
综合类   217篇
化学工业   65篇
金属工艺   5篇
机械仪表   21篇
建筑科学   393篇
矿业工程   174篇
能源动力   168篇
轻工业   25篇
水利工程   1743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武器工业   3篇
无线电   108篇
一般工业技术   25篇
冶金工业   16篇
原子能技术   9篇
自动化技术   62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150篇
  2022年   196篇
  2021年   180篇
  2020年   169篇
  2019年   138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128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114篇
  2013年   135篇
  2012年   157篇
  2011年   135篇
  2010年   127篇
  2009年   132篇
  2008年   148篇
  2007年   124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岩溶区土壤氮流失及其对地下水的污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扈志勇  杨梅 《人民长江》2008,39(18):32-34
硝酸盐是地下水中难以去除的稳定污染物之一,是地下水氮污染的主要形式.运用NTTRATAXplus sc硝氮分析仪和HOBO小型气象站自动记录不同降雨强度和降雨量下岩溶泉水中NO3 ̄的动态变化,以此来研究降雨条件下岩溶区土壤营养元素和物质的流失情况及对地下水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降雨过程中岩溶泉水中的NO3 ̄出现急剧升高的现象,升高的幅度与降雨强度和降雨量密切相关,说明裂隙发育的岩溶区土壤养分容易被雨水淋溶带走,造成土壤贫瘠,生态退还,阻碍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同时这些元素和物质污染了地下水,时居民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992.
小波方差分析伊河流域降雨径流周期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小波分析方法和回归分析方法,对伊河流域1982年以来历年逐月长系列降雨径流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三站降雨周期一致性显著,由于陆浑水库的修筑,陆浑站径流周期与潭头、东湾存在较大差异;小尺度上降雨径流周期一致性明显,大尺度上降雨径流周期一致性较差.  相似文献   
993.
994.
太湖流域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其地表水资源量及其分质评价不同于一般评价模式。合理评价太湖流域水资源的关键是弄清流域地表水资源量。太湖局在对流域降雨径流进行特定分析的基础上,对流域地表水资源量及分质评价方法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995.
996.
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洛河产汇流特性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洛河位于黄河小浪底至花园口区间,是黄河十大支流之一,也是黄河下游主要的暴雨洪水来源区。60年代以后兴建了大量水利水保工程,流域下垫面发生了显著变化,流域产流特性发生了较大变化。相同降雨条件下,径流量和洪峰流量大幅度减少;大洪水发生的次数在不断减少,但如果遭遇大暴雨,仍可能出现大洪水。  相似文献   
997.
郭坡  解天 《治淮》2003,(9):5-6
2003年6月底以来,河南省淮河流域的部分地区连降暴雨,淮河干流、史灌河相继发生了自19引年以来的最大洪水。6月29日至7月4日,受副热带高气压边缘的暖湿气流和南下冷空气的共同影响,黄河以南普降大到  相似文献   
998.
在列举了洪灾概况的基础上,指出降雨集中、生态失衡、防洪工程不完善是引发洪灾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加快小流域治理,确定防洪预案,提高防洪意识等对策。  相似文献   
999.
汛期话防汛     
河南省地跨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四大流域,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受季风影响,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地势西高东低,从山区到平原过渡地带短,一旦遭遇大的降雨,雨水汇集快,洪水宣泄猛。受所处地理位置及气候、地形的影响,河南省洪涝灾害频繁,是全国洪涝灾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从历史上来看,河南省大约4-5年发生一次大水,60年左右发生一次特大洪水。据1950-2000年资料统计,全省多年平均水灾受灾面积1556万亩,占全国年均受灾面积的10.7%,居全国首位。受灾面积最大的是1963年,达6691万亩,占全省耕  相似文献   
1000.
胡瑾  王林 《治淮》2011,(12):13-14
我国淮河流域由于天气系统复杂,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匀,汛期降雨大、来水急;中下游地势平缓,洪水下泄速度慢,下游地势又有所抬升,形成"两头翘"的格局.如果用加筑干流大坝的方式防洪,则会抬高干流水位,容易导致众多支流排泄困难,造成更大面积的洪涝灾害.利用干流和部分支流两岸一连串的湖泊洼地作为行蓄洪区,是蓄滞洪水的有效方法.由于淮河流域有着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行蓄洪区成为防洪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已经拥有现代的工程技术手段和长期积累的治洪经验,但仍然不能放弃使用行蓄洪区.行蓄洪区与修建水库拦蓄洪水、加固江河堤防、利用河道排泄洪水一起,共同构成淮河防洪工程体系,在分蓄洪水、削减洪峰,保障重点地区、大中城市和重要交通干线防洪安全、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