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7篇
化学工业   5篇
金属工艺   3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70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6篇
水利工程   7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冶金工业   2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5年   1篇
  1973年   2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论述了信息人员的六大特征:高素质性、高创造性、高强度性、高收入注、高流动性和高责任性,认为信息人员的这些特征就是图书馆员的发展方向,图书馆员最终发展归缩是信息人。  相似文献   
62.
论21世纪的城市防洪减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回顾了 1980年代以后我国洪涝灾害愈演愈烈的情况 ,提出规划师和建筑师可以在城市和新城区选址、保护和利用城市水体、增大城区蓄水容量、规划设计建筑适洪系统等四个方面为 2 1世纪的城市防洪减灾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63.
64.
王钰  胡书屏 《现代计算机》1999,(4):85-87,90
本文从2000年问题的历史原因着手,详细论述了世纪之交计算机系统主要面临的问题,并依照世纪适应性准则,给出了具体的技术解决方案和测试内容。  相似文献   
65.
Some of Lebbeus Woods's formative years were spent on the ‘flat, treeless plain’ at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at various home and studio addresses in Urbana-Champaign. Architectural historian Sharon Irish describes the dynamic setting of this urban stage and Woods's personal and professional preoccupations of the time.  相似文献   
66.
王为 《建筑师》2020,6(6):54-62
本文采取“全球史”的基本视角,以历史学中的“长十九世纪”概念为起点,以该“分期”前后的“空间过程”为主要对象,尝试性地建立一种新的建筑通史叙事框架,并继续检视与之相应的“现代性”解释模型。  相似文献   
67.
李丹锋 《时代建筑》2014,(6):122-125
大道在20世纪上海多个阶段的都市化过程中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不仅仅在于通行的功能性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其被赋予的建筑学意义,协调了城市形态与设计理念之间的关系。文章尝试通过分析上海几条重要道路的历史计划来理解大道作为策略性工具在不同都市化过程中的表现和作用。  相似文献   
68.
新世纪以来同济大学城乡规划学科的发展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教育、科研、工程实践、国际合作和社会责任方面,简要回顾了新世纪以来同济大学城乡规划学科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69.
倾听21世纪的声音:国际建协第20届大会学术论文浏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际建协第20届大会学术论文集共收录了39个国家的100多篇学术论文,追忆历史,展望未来,来自全世界的作者们对21世纪建筑学的积极思考都聚焦在建筑与环境,建筑与城市,建筑与技术,建筑与文化,建筑学与职业精神 ,以及建筑建设与青年建筑师这6个分题之中。  相似文献   
70.
In an age of competing online media, visibility and presence is everything for a brand. Matthias Hollwich , co-founder of the New York-based practice HWKN, describes how pop-ups can provide a vital ‘touch- point’ for companies' brand campaigns. When placed in a prominent urban venue, they create a highly experiential, physical focus. With the right degree of ‘Tweetability’, this is heightened further as they become a potent social media tool for communicating a ‘brand's “cool” facto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