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6篇
  免费   160篇
  国内免费   70篇
电工技术   40篇
综合类   218篇
化学工业   20篇
金属工艺   4篇
机械仪表   17篇
建筑科学   434篇
矿业工程   41篇
能源动力   28篇
轻工业   22篇
水利工程   452篇
石油天然气   208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27篇
一般工业技术   24篇
冶金工业   42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3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137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根据重庆市农村水源地污染状况的调查和农村饮水水质现状,进行了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规划和管理规划。规划工程措施包括农村饮用水水源地隔离防护工程、生态修复与保护工程、农村点源及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工程。水源地管理规划包括饮用水水源地监控体系建设、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农村水源地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机制建设。通过规划方案的试点实施和全面推广实施,以期改善水源地的生态环境,保障农村供水安全,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2.
黄河内蒙古段凌期槽蓄增量变化与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黄河内蒙古河段凌期槽蓄增量的变化情况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刘家峡水库运用以来,内蒙古河段凌期槽蓄增量呈增大趋势,尤其是龙羊峡水库运用以来,槽蓄增量进一步增大;槽蓄增量的增加主要集中在巴彦高勒-头道拐河段;凌期径流量增大是槽蓄增量增大的主要原因,但龙羊峡水库运用以来槽蓄增量的增大还与河道淤积、过流能力减小有关;凌峰主要形成于巴彦高勒-头道拐之间,刘家峡水库运用以来槽蓄增量的增大对凌汛洪水影响明显,头道拐站凌汛洪水洪量和洪峰均不同程度增大;槽蓄增量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气温条件、径流条件及河道边界条件.  相似文献   
23.
廖康  吕平毓 《人民长江》2011,42(9):64-66
为寻求河道水流一维数值模拟计算中关键参数“糙率”的确定方法,采用MIKE11一维水动力模型模拟了三峡库区重庆段(寸滩至长寿)37个断面的水位流量变化。首先用经验的方法确定模拟计算的初步糙率;然后以天然河道上、下游某断面流量作为边界进行模拟计算;再将得到的各断面的模拟水位值代入各测量断面,得到此断面的过水面积、水力半径和流量模数;最后将通过规范公式计算的糙率代入一维水流模型中进行计算,从而得到修正的糙率。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模拟的精度,减小糙率对模拟结果的影响,对我国其他大江大河的水流数值模拟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4.
周海燕  梅军亚 《人民长江》2011,42(13):27-30
2003年9月,2005年10月和2010年7月,汉江中下游均发生了近20 a一遇的较大洪水,千里汉江干堤险象环生,汉江下游地区如今正成为长江防汛的一块“短板”。从汉江洪水特性、汉江下游防洪能力和汉江中下游防洪工程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初步认为,汉江丹江口水库调度复杂、汉江干堤防洪标准偏低、杜家台分洪工程尚未完建、汉江蓄洪民垸建设严重滞后,仍是汉江中下游防洪工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直接影响到汉江中下游的防洪调度。只有在丹江口水库按最终规模建成、汉江干堤按设计标准加高加固、杜家台分洪工程按设计标准完建、汉江蓄洪民垸按要求进行建设的情况下,才能基本上解除汉江下游的洪水灾害。  相似文献   
25.
吕平毓  陈虎 《人民长江》2011,42(19):62-65
为了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控制水环境污染,需要分析水环境污染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根据2003~2009年两江(长江、嘉陵江) 重庆主城区段主要污染物的水质监测数据和典型社会经济指标,采用偏相关分析与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了主城区水环境质量和社会经济关系。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结果基本一致;COD指标主要受到工业点源排放的影响,农业面源和生活废水垃圾排放对NH3-N的贡献最大,TP受城镇化率即人口结构的影响最显著,而对TN和Pb影响最为显著的是农业面源污染。  相似文献   
26.
荆江河段的主流变化主要表现为弯曲分汊段的主支汉交替及单一弯道段深泓半径的变化,综合考虑两者关系,提出了能描述荆江分汉段及单一弯道段主流线特点的无量纲常数--弯曲特征数r,并针对同一河段分析了汛期平均流量、洪峰变差系数、年输沙量及输沙指数等水沙条件变化与主流线变化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汛期平均流量较小、水流相对饱和度低、来水来沙过程较为均匀使得滩槽高差较小,横断面向宽浅发展,从而减弱河道对水流的约束,弯曲特征数较小,主流顺直;反之主流向弯曲发展.  相似文献   
27.
三峡水库蓄水后,改变了下游来水来沙条件,河床演变也相应发生变化.长江中游窑监水道属典型的弯曲分汉河型,在分析三峡蓄水运用前后河床演变的基础上,采用二维水沙数学模型预测了三峡工程蓄水运用后20a河床演变趋势.计算表明,窑监河段主流仍保持在乌龟洲右汉,主支汉的河势没有发生变化,虽然整个河段呈冲刷趋势,但出浅碍航段航深随着枯水位降落有减小的趋势.在对历史演变分析及演变趋势预测的基础上,利用建立的数学模型研究了航道整治方案.  相似文献   
28.
西安市浐灞河下游水质污染状况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调查西安市浐灞河下游水环境污染的状况,本文整理了2010年1-4月份浐灞河下游河段13个断面水质监测数据,主要是COD、NH3-N和BOD,并根据国家现行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对浐灞河下游水质进行了详细的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浐河咸宁桥以上均满足相应水质标准,咸宁桥以下污染严重,主要是COD监测均值已超Ⅴ类水质标准;灞河在浐灞交汇口以上均满足相应水质标准,浐灞交汇口以下污染严重,为劣Ⅴ类水质。  相似文献   
29.
景观格局是地貌格局、土壤格局、水资源格局、植物分布格局及生产力格局等的综合。根据地质、地貌和区域景观特征,可将重庆岩溶区划成三大景观区:渝东北中山区(I)、渝东南中低山区(Ⅱ)、渝中平行岭谷低山丘陵区(Ⅲ)。各景观分区景观格局特征主要表现为:景观多样性指数分别为Ⅰ区1.38、Ⅱ区1.35、Ⅲ区1.77;各景观分区的人工干扰指数分别为Ⅰ区0.33、Ⅱ区0.69和Ⅲ区0.95,人工干扰的程度按照区域代码顺序依次增强;景观均匀度、优势度和丰富度密度分别为Ⅰ区0.49、1.43和0.0005,Ⅱ区0.48、1.46和0.0003,Ⅲ区0.63、1.04、0.0025;景观变化态势按照景观分区代码Ⅰ、Ⅱ、Ⅲ的顺序表现为耕地、居民工矿用地和水域面积比例呈明显递增,而林地、草地呈现明显递减的,园地分布比例为Ⅲ区远大于Ⅰ、Ⅱ区;未利用地比例出现Ⅱ区最小,Ⅲ区最大的现象。  相似文献   
30.
针对长江中游荆江段已护岸段的工程水毁问题,本文考虑单个块石起动及整体滑移破坏两种水毁模式,提出了基于力学过程的抛石护岸工程稳定性计算模型。以荆江北门口河段的两个典型断面为例,采用该模型计算了2017年8月—2018年10月水下抛石护岸工程的水毁破坏过程,定量分析了近岸流速、床面冲淤幅度、块石粒径及水下岸坡坡度对抛石护岸坍塌比的影响。结果表明:计算时段内抛石护岸工程总体上处于较稳定的状态,坍塌比均值仅为5%;坍塌比随近岸流速的增加而增加,当平均流速超过一定临界值时,坍塌比急剧增加,且块石团休止角越大,该临界值越大;坍塌比也随河床冲刷深度的增大而增大,且同样在特定冲刷深度下会出现急剧增加的变化趋势;随着块石粒径的增加和水下自然坡度变缓,抛石的坍塌比逐渐减小,且水下坡度缓于1:2.0的抛石护岸工程稳定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