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01篇
  免费   965篇
  国内免费   1530篇
电工技术   300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1373篇
化学工业   619篇
金属工艺   10篇
机械仪表   23篇
建筑科学   529篇
矿业工程   549篇
能源动力   532篇
轻工业   24篇
水利工程   3416篇
石油天然气   15091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45篇
一般工业技术   91篇
冶金工业   38篇
原子能技术   8篇
自动化技术   146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147篇
  2022年   428篇
  2021年   539篇
  2020年   578篇
  2019年   482篇
  2018年   409篇
  2017年   563篇
  2016年   737篇
  2015年   641篇
  2014年   999篇
  2013年   1015篇
  2012年   1360篇
  2011年   1647篇
  2010年   1090篇
  2009年   1027篇
  2008年   938篇
  2007年   1179篇
  2006年   1394篇
  2005年   1229篇
  2004年   1114篇
  2003年   1106篇
  2002年   921篇
  2001年   685篇
  2000年   549篇
  1999年   428篇
  1998年   321篇
  1997年   293篇
  1996年   216篇
  1995年   198篇
  1994年   202篇
  1993年   81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63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41.
低孔低渗储层由于其成因复杂,测井响应影响因素众多,导致解释结论具有多解性,测井识别和评价都存在极大的难度。而(脉冲中子-中子)PNN测井技术在套后进行测井评价,能较好地消除低孔低渗储层泥浆侵入的影响,利用油水俘获截面的差异可以准确识别油水层。通过对柴达木盆地西部南翼山油田Ⅲ、Ⅵ层组物性资料分析研究,结合PNN测井技术建立了针对低孔低渗储层的储层识别及评价解释方法。实际生产证明,PNN测井技术在南翼山油田低孔低渗储层识别评价中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42.
利用油藏数值模拟、剩余油饱和度监测、钻密闭取心井、常规油藏工程分析等手段,寻找单家寺油田单10块稠油热采油藏剩余油饱和度的相对富集区。通过新钻井、老井侧钻、深度调剖、注氮气等技术进行剩余油挖潜,油藏开发效果得到明显改善。综合递减率下降10.0%,采收率提高2.94%,油汽比上升0.11。对单10块剩余油研究拓展了多轮次吞吐稠油油藏的挖潜方向,对同类油藏改善开发效果和提高采收率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43.
为了搞清研究区不同区块油井产能差异,针对研究区属于低孔 ̄特低渗储层的特点,将表征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的平均孔喉半径作为参数引入储层分类评价中,建立了基于测井曲线的平均孔喉半径解释模型。选取孔隙度、渗透率、平均孔喉半径及有效厚度作为储层评价参数,在单因素储层分类评价的基础上,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研究区储层进行综合分类。将研究区各单元储层分为Ⅰ,Ⅱ,Ⅲ类,利用单井产能情况对储层分类结果进行检验。1类井初期日产油量为3.06 t,2类井初期日产油量为1.71 t,3类井初期日产油量仅为0.36 t。初期日产油量是由不同类型单井Ⅰ,Ⅱ类储层所占比例决定的,Ⅰ,Ⅱ类储层所占比例越大,油井初期产油能力越强。该储层分类方法为研究区后期各区块开发调整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44.
杜申先  杨春文  胡林斌  李晓华 《测井技术》2004,28(4):327-328,359
针对长官庙油田低电阻率油层的特点,提出一种利用双感应-八侧向资料快速直观评价地层的方法.以含油饱和度公式为基础,结合经验公式,提出了简化计算方法.利用重叠的方法来指示地层的含油性.该方法在长官庙油田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45.
A large number of cores observations, analyses reveal that the sedimentary system of Wen25 block is terminal fan system. This area is now at a high water cut period, and the reservoir heterogeneity has affected the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accurately describe the reservoir, this paper built the structural model, the microfacies model using truncated Gaussian stochastic method and physical property model using facies-controlled technology. The comparison between facies-controlled and non-facies-controlled modeling reveals the former is more reliable in describing reservoir heterogeneity and can provide realistic and rational geological models for later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forecast.  相似文献   
946.
在薄片、X衍射、扫描电镜、压汞、阴极发光等研究基础上,对鄂尔多斯盆地葫芦河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4+5段低渗致密砂岩储层特征进行了研究。认为原始矿物组成和结构、早成岩期的机械压实作用和化学压溶作用、晚成岩期的铁方解石胶结作用等是形成低渗致密砂岩储层的主要因素。根据18个压汞分析样品11个孔隙结构变量的聚类分析结果,对研究区长4+5段储层进行了分类评价。指出该区砂岩储层大多应归入低孔特低渗的Ⅲ类和不能作为有效储层的Ⅳ类。  相似文献   
947.
斜坡带是岩性油藏发育的有利区带,也是济阳坳陷油气勘探的重点。以孤岛西部斜坡带沙三段为例,研究了斜坡带构造演化、沉积体系特征及其与油气运移、成藏的关系,指出扇三角洲砂体是形成岩性油藏的基础,断层的同沉积活动控制岩性油藏的形成与分布。通过分析沙三段储层与围岩速度特征,选用测井约束反演技术,对沙三段岩性油藏储层的空间展布进行了预测和描述。预测与实钻结果吻合较好,实钻误差平均为11%。  相似文献   
948.
基底断裂在四川盆地须家河组天然气成藏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由于储集层致密、普遍低渗.以及构造平缓、断层和裂缝不发育等因素,四川盆地须家河组呈现大面积含气、储量丰度低、产量低、以岩性气藏为主的特征,寻找勘探“甜点”是须家河组天然气勘探的关键。四川盆地基底非均质性导致北东向和北西向两组基底断裂在中、新生代活动。控制了二级构造带的展布,而且其后期“隐性”活动在须家河组砂体中还产生了微裂隙和小断层,为天然气运移提供了通道,并改善了储集层的物性条件,对致密岩性大面积含气背景下局部富集带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基底断裂发育区出现的异常高地温,加速了有机质的生烃演化,因此基底断裂发育带是天然气成藏最有利的地区.是今后四川盆地天然气勘探的主攻方向。图7参17  相似文献   
949.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是“西气东输”的主力气源地之一,克深气田区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是库车山前的主力产气层段,埋深超过6 000 m,储层基质渗透率低,普遍小于0.1×10-3 μm2。裂缝发育可以显著改善储层渗透率,分析、量化裂缝发育特征,预测裂缝渗透率空间分布规律是该区天然气开发的关键问题。利用钻井取心、FMI成像、碳氧同位素年代学分析与露头区全息激光扫描裂缝建模,结合CT扫描定量分析、扫描电镜、阴极发光、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高压压汞以及电子探针显微镜等实验分析方法,从静态定性到动态定量分析了裂缝发育对该区储层储集性的改造作用。克深气田构造裂缝以半充填剪切缝为主,有效开启度为0.2~1.5 mm。主要发育3期构造裂缝,不同期次裂缝受控于构造应力,以不同的排列方式分布在不同构造位置。裂缝孔隙度整体小于0.1%,但可提升储层渗透率1~3个数量级,纵向上不整合面下方150 m以内发育裂缝改造的高渗流储层。早期和中期裂缝成为致密储层成岩胶结的通道,不利于连通孔喉的保存;晚期裂缝发育伴随油气充注期,对储层基质孔喉有溶蚀扩大的改造作用;微裂缝对储层孔喉沟通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及局限性,仅沟通其开度10~100倍范围内的孔喉。总之,晚期形成的裂缝网络为储层的高渗流区,是气田高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950.
超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后期,油汽比低,周期含水量高,开采效果差,注氮气辅助蒸汽吞吐已经成为1种提高超稠油开采效果的有效手段。与常规稠油油藏不同,超稠油对于注氮参数以及筛选条件有更严格的限制。模拟研究得知,超稠油油藏蒸汽吞吐不同时期宜采用不同的注氮模式。因该类型油藏对原油黏度、油层厚度、采出程度敏感性较强,从而确定超稠油油藏选井标准。该研究对同类油藏注氮辅助蒸汽吞吐开采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