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05篇
  免费   2939篇
  国内免费   1412篇
电工技术   163篇
技术理论   4篇
综合类   1155篇
化学工业   286篇
金属工艺   10篇
机械仪表   36篇
建筑科学   1480篇
矿业工程   341篇
能源动力   507篇
轻工业   68篇
水利工程   7232篇
石油天然气   8590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2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6篇
冶金工业   186篇
原子能技术   50篇
自动化技术   295篇
  2024年   63篇
  2023年   380篇
  2022年   763篇
  2021年   796篇
  2020年   849篇
  2019年   883篇
  2018年   767篇
  2017年   829篇
  2016年   944篇
  2015年   798篇
  2014年   958篇
  2013年   926篇
  2012年   1211篇
  2011年   1422篇
  2010年   948篇
  2009年   899篇
  2008年   787篇
  2007年   937篇
  2006年   955篇
  2005年   797篇
  2004年   619篇
  2003年   491篇
  2002年   423篇
  2001年   327篇
  2000年   365篇
  1999年   323篇
  1998年   190篇
  1997年   181篇
  1996年   152篇
  1995年   107篇
  1994年   105篇
  1993年   83篇
  1992年   78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58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3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四川盆地简阳地区二叠系峨眉山玄武岩发育火山碎屑岩优质储层,永探1井为该区二叠系火山碎屑岩气藏的首口工业气井,但目前对于该区火山喷发旋回、古地理环境及喷发模式的认识还不清楚,制约了对岩相、储层分布的认识和勘探区带评价。为此,从研究该区火山岩岩石组合特征入手,分析火山喷发旋回,结合区域地层、岩相古地理研究成果综合对比确定火山喷发环境,建立火山喷发模式,综合钻井、重磁力、地震等资料预测区域火山机构的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该区二叠系火山岩纵向发育5套岩性、4个喷发旋回(期次),早期两个旋回强烈爆发,以火山碎屑岩为主,晚期两个旋回能量减弱,发育浅成侵入岩;②该区火山岩为东吴运动抬升后陆相环境喷发,主喷发期与峨眉山玄武岩基本一致,为中—晚二叠世之交及其后的100万年(1 Myr);③简阳—中江地区北东向主断裂和北西向次级断裂的交汇处为深层岩浆上涌通道,控制该区发育中心式多火山口喷发形成的复式火山机构,有利于爆发相火山碎屑岩叠置、连片规模分布。结论认为,简阳地区火山岩与峨眉山玄武岩喷发环境、喷发时代一致,但喷发模式及岩性、岩相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为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特殊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32.
龙王庙组气藏高温高压酸性大产量气井完井难点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对四川盆地安岳气田下寒武统龙王庙组气藏的安全高效开发,减少因冲蚀、腐蚀、丝扣渗漏和完井工艺不合理等因素所导致的安全屏障失效和环空异常带压等问题,在分析该气藏完井主要技术难点的基础上,重点进行了完井方式优选、管柱材质实验评价与优选、管柱丝扣密封性能评价、井下管柱结构优化设计以及管柱抗冲蚀性能评价等方面的研究与现场试验。形成了一套适合于高温、高压、含酸性介质、大产量气井的配套完井技术:(1)优选了适合的完井方式、管柱材质和扣型;(2)形成了不同配产条件下的管柱结构;(3)制订了针对直井和斜井的完井工艺及完井过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现场应用效果表明,该配套技术有效降低了大产量生产对管柱和井下工具的冲蚀以及射孔作业对生产封隔器密封性能的影响,提高了完井施工质量,对于减少后期生产过程中环空异常带压具有较好的效果。可为类似气田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33.
固相流动对垂直气井井筒压降影响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92,自引:0,他引:92  
结合非常规油气特点,评价中国非常规油气资源潜力,总结中国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技术进展,阐述中国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前景与未来的发展战略。研究表明,中国非常规油气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大,其中致密气可采资源量为8.8×1012~12.1×1012m3,页岩气可采资源量为15×1012~25×1012m3,煤层气可采资源量为10.9×1012m3,致密油可采资源量为13×108~14×108t,可回收页岩油资源量为160×108t,油砂也具有一定资源潜力。目前已形成了全数字地震勘探技术、低渗低阻气层识别技术等一系列关键技术,且应用效果显著。致密气和致密油是中国目前最为现实的待开发非常规油气资源,煤层气与页岩气的开发利用正在起步。未来10~20年,中国非常规油气产量将显著增长,在弥补常规油气产量短缺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934.
柴达木盆地北缘鄂博梁构造带由鄂博梁Ⅰ号、鄂博梁Ⅱ号、鄂博梁Ⅲ号和葫芦山4个地面构造组成。近期的综合研究和老井复查表明:该区带具有优越的天然气成藏条件:位于侏罗系生气凹陷之内、发育大型构造圈闭、具有优质储层和良好储盖组合以及深大断裂沟通气源,发育源内和源上两种成藏模式。近期,邻近的牛东构造获得重大突破,其他构造已钻井都有气显示,并且鄂7井获得工业气流。在成藏条件和目前勘探现状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该区优先风险钻探鄂博梁Ⅰ号构造;积极准备其他构造,其中以开展精细地震勘探鄂博梁Ⅲ号构造为重点,精细落实圈闭后投入勘探。  相似文献   
935.
渤海湾盆地饶阳凹陷新近系油气富集特点与主控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渤海湾盆地饶阳凹陷新近系油气成藏背景及分布特征,探讨了新近系油气富集特点与主要控制因素。研究区新近系油气来源于古近系沙一下和沙三上亚段烃源岩,平面上油气富集于主力生烃洼陷中心附近、新近纪断裂活动性较强且砂泥比适中的地区,油气呈条带状富集展布;纵向上,新近系油气主要富集于馆陶组,与下伏古近系、前古近系层系中的油气分布呈互补关系。新近系油气富集的主控因素包括:主要生烃洼陷控制油气的宏观分布格局,新近纪油源断裂活动时间和强度决定油气纵向输导能力及富集区块,古近系碎屑岩和前古近系碳酸盐岩潜山圈闭的发育影响了新近系油气的富集程度,盖层厚度和质量影响新近系油藏的含油高度。  相似文献   
936.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古生界致密岩性气藏成藏模式   总被引:18,自引:9,他引:18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古生界气藏为典型的致密砂岩岩性气藏,其特点是气源充足、多层系含气、致密砂岩储集层发育、盖层封闭条件相对较好.根据鄂尔多斯盆地东部气藏形成特征,以成藏期次为主线,以致密岩性圈闭为重点,综合考虑成藏主控因素,分别对早侏罗世末期、晚侏罗世中晚期、早白垩世末期、早白垩世末期至今4个具有代表性的阶段进行了成藏模式分析,认为晚侏罗世中晚期及早白垩世末期是盆地东部天然气成藏的关键时期.受致密岩性圈闭气藏储集层物性差的影响,输导层不同决定了天然气二次运移的方式不同,本溪组、太原组、山西组、下石盒子组形成的天然气气藏在平面上连片性好,而石千峰组及上石盒子组天然气在输导层发育的地方常形成"小而肥"的次生气藏.图3表2参22  相似文献   
937.
海拉尔盆地呼和湖凹陷南屯组是该区近期新增规模储量的潜力地区,但南屯组油气成藏期次不明确阻碍了对油气成藏过程的准确认识.为此采用生烃史和流体包裹体综合分析的方法,同时结合单井沉积史与热史分析,对研究区南屯组生油岩生烃和储层注烃2个油气成藏过程展开分析,厘定了南屯组油气成藏期次.应用化学动力学方法评价生烃史的结果表明,研究区主力烃源岩南屯组的生烃期为125-115 Ma,对应的地质时期是伊敏组沉积中晚期;南屯组烃源岩生油高峰对应的依敏组沉积中晚期就是油气的主要成藏期.应用流体包裹体法分析得到的油气主要充注期为118-112 Ma,略晚于生烃期.考虑到排烃期、运聚期要略滞后于生烃期,2种方法分析结果相互佐证,由此认为依敏组沉积中晚期是呼和湖凹陷南屯组油气大量充注的主要成藏期.  相似文献   
938.
朱明  袁波  梁则亮  杨迪生  唐雪颖 《石油学报》2021,42(9):1163-1173
准噶尔盆地周缘发育晚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3期变形。晚古生代,天山—阿尔泰山—扎伊尔山—哈拉阿拉特山隆升,形成盆-山构造雏型;晚二叠世—侏罗纪,盆地周缘发育走滑断层,如:西北缘的乌夏断层、克百断层、红车断层等走滑断层,东北缘的红岩断层、克拉美丽断层、白家海断层等走滑断层,南缘的高泉断层、艾卡断层、南安集海断层、后峡拉分盆地等走滑构造。无论是从构造变形的运动学机制分析还是考虑构造变形时间的一致性,晚二叠世—侏罗纪准噶尔盆地周缘均发育右旋走滑断层。新生代天山再次隆升,南缘发育逆冲断层,与中生代构造叠加,形成"二期构造、深浅叠置"的构造格局。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和东北缘的新生代变形微弱,保留了中生代走滑构造,发育与走滑构造有关的油气藏。准噶尔盆地南缘高探1井、呼探1井的勘探成果证实了走滑断层与逆冲构造叠加部位是有利的勘探目标。厘定准噶尔盆地的断裂特征和变形机制对地震解释和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39.
Three‐dimensional seismic data from an oilfield in the Campos Basin, SE Brazil, was used to characterize a karstified unconformity surface at the top of the Albian – Cenomanian Macaé Group. Macaé Group carbonates underwent intense karstification associated with subaerial exposure during a period of some 10 to 15 Ma result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canyons, valleys, sinkholes and cave systems. The carbonates host commercial oil accumulations at a number of important oil fields. Understanding how the karstification process has affected the carbonates' reservoir properties is essential for future exploration, not only to improve recovery rates but also to avoid drilling‐related issues such as thief zones. In this context, this study aims to characterize the top‐Macaé Group paleokarst system by investigating the morphology of the associated reflectors recorded on seismic data, together with endokarst features in the underlying carbonate succession such as cave systems and collapse structures. The top‐Macaé Group seismic horizon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principal geomorphological domains: highlands, characterized by abrupt relief with well‐developed erosional features; and lowlands, marked by a smoother topography. Collapse sinkholes occur in both domains and take the form of closed circular depressions. The study of endokarst features from an analysis of amplitude anomalies (bright spots) indicates the presence of heterogeneous cave systems. The interpreted data contributes to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paleokarst system in the Macaé Group carbonates and may assist with future hydrocarbon exploration in the Campos Basin.  相似文献   
940.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下二叠统山西组2~3亚段(以下简称山2~3亚段)为该盆地重要的天然气勘探目的层,但该亚段储层薄、厚度变化快、非均质性强,储层预测和勘探目标优选难度大。为了准确预测该亚段煤系地层致密砂岩气甜点区、提高天然气勘探成功率,针对该套储层的特征和预测难点,提出了90°相移技术识别河道外形、模型约束波阻抗反演刻画砂体厚度和子波衰减梯度属性识别含气砂体的地震逐级预测技术。研究结果表明:①山2~3亚段上覆5号煤地震强反射层,下伏储层地震反射能量弱,加之为稀疏二维地震测网、井控程度低,致使致密砂岩气甜点区预测难度大;②所提出的技术方法通过地震逐级预测约束,可以有效地刻画河道砂体分布并识别有效含气储层,提高了对勘探开发目标预测的精度;③基于该技术方法指导部署的勘探开发目标实钻效果好,地震预测结果横向分辨率高,真实地反映了河道及河道砂体的变化特征。结论认为,采用该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二维地震勘探区煤系地层强非均质性、薄储层致密砂岩气甜点区预测的地质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