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17篇
  免费   1319篇
  国内免费   840篇
电工技术   292篇
技术理论   2篇
综合类   1002篇
化学工业   292篇
金属工艺   24篇
机械仪表   34篇
建筑科学   1121篇
矿业工程   412篇
能源动力   442篇
轻工业   54篇
水利工程   5397篇
石油天然气   4839篇
武器工业   6篇
无线电   20篇
一般工业技术   92篇
冶金工业   82篇
原子能技术   25篇
自动化技术   240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33篇
  2022年   265篇
  2021年   318篇
  2020年   370篇
  2019年   351篇
  2018年   300篇
  2017年   391篇
  2016年   431篇
  2015年   474篇
  2014年   617篇
  2013年   548篇
  2012年   876篇
  2011年   874篇
  2010年   628篇
  2009年   603篇
  2008年   621篇
  2007年   822篇
  2006年   912篇
  2005年   785篇
  2004年   607篇
  2003年   529篇
  2002年   498篇
  2001年   422篇
  2000年   332篇
  1999年   352篇
  1998年   260篇
  1997年   227篇
  1996年   221篇
  1995年   162篇
  1994年   118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通过岩石薄片鉴定、X射线衍射分析、高压压汞测试等手段,研究了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玛南斜坡区二叠系风城组二段致密油藏储集层的沉积环境、岩相类型、孔隙类型以及孔隙结构。结果表明,研究区风城组为封闭咸化湖盆沉积,由陆源碎屑、火山碎屑和自生矿物按不同比例混积形成的储集层,按照沉积构造、岩石组分和粒度,将储集层岩相划分为块状石灰质中—细砂岩相、块状白云质细砂岩相、纹层状白云质粉砂岩相和纹层状白云质泥岩相4类优势储集岩相;储集层孔隙类型有残余粒间孔、火山碎屑溶孔、矿物晶间孔、裂缝等,不同类型储集层孔隙直径和喉道半径差异较大。优势储集岩相是优质储集层形成的基础,溶蚀作用决定次生孔隙的形成,火山灰脱玻化形成长英质胶结物加剧储集层致密化,裂缝发育是油气高产的必要条件。研究区块状石灰质中—细砂岩相和块状白云质细砂岩相压实作用相对较弱,细粒火山灰含量相对较低,物性和孔隙结构较好,是较优质储集层。  相似文献   
132.
根据岩心观察、测井和地震资料解释成果等,利用古地貌、岩相特征、单井相及连井沉积相对比,对玛湖凹陷二叠系夏子街组的沉积背景和沉积体系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受可容空间控制,玛湖凹陷二叠系夏子街组岩性多为砂砾岩,发育扇三角洲沉积,构造运动形成的古地貌使得玛湖凹陷夏子街组的沉积空间受到限制,最终表现为“北断、西剥、东南超”的构造格局;②玛湖凹陷夏子街组发育四大物源沉积体系:北部地区为长轴远物源,砂地比低,储层较薄;西部、南部、东部等地区主要为短轴近物源,快速沉积,垂向厚度大,相带平面展布较窄,但在南部地区存在1套近南北向的长轴远物源;③玛湖凹陷夏子街组主要为粗砾岩和中砾岩,分选性较差,磨圆度中等,杂基含量较高,主要分布于坡折带附近,并发育于辫状河道和水下分流河道内;④夏子街组沉积时期,玛湖凹陷靠山一侧可容空间大,发育巨厚的扇三角洲砂砾体且延伸较局限,玛南地区的狭长沟谷地貌为沉积物搬运至玛湖凹陷中部提供了通道,这种长轴远物源沉积体系可形成规模较大的有效储层,砂地比可超过50%,沉积物分选性、磨圆度均相对较好,是有利储层发育带。  相似文献   
133.
邹才能  朱如凯  董大忠  吴松涛 《石油学报》2022,43(12):1675-1686
页岩油气是自生自储、源储一体的非常规油气资源,根据热演化成熟度将页岩油划分为中—高成熟页岩油与中—低成熟页岩油,根据页岩沉积环境将页岩气划分为海相、海陆过渡相和陆相页岩气。中国是目前世界上实现陆相页岩油商业规模开发最成功的国家之一,相继在鄂尔多斯盆地、准噶尔盆地、松辽盆地、渤海湾盆地等获得陆相页岩油重大发现。在四川盆地及其周缘实现了海相页岩气工业突破和快速规模发展,截至2021年底,在中国南方累计探明页岩气田8个、探明地质储量2.74×1012m3,2021年页岩气产量达230×108m3,累计生产页岩气924×108m3。中国页岩油气资源潜力大,但规模勘探与效益开发仍面临诸多挑战。借鉴国外页岩油气发展经验与启示,建议由国家牵头评价落实黑色页岩转化油气、高碳煤岩转化油气的技术与经济资源量,制定发展规划;设立国家级黑色页岩、高碳煤岩油气原位转化先导试验区,继续执行并出台页岩转化、煤岩油气转化的财政激励和税收扶持政策,推动实现地下页岩油熟化转化革命、地下煤炭加热转化油气革命;国家顶层设计,统筹投资,以鄂尔多斯、四川等盆地为代表,打造地上可再生能源与地下油气煤、热锂铀、碳捕获和储存(CCS)、碳捕获与利用及封存(CCUS)等协同融合发展的"世界超级能源盆地"基地,实现地上与地下多种能源的协同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34.
鄂尔多斯盆地是中国第二大沉积盆地,油气资源丰富,勘探前景广阔。其中,三叠系延长组发育典型的低渗透—致密油藏,勘探难度大。50年来,持续深化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油藏地质研究,提出了侏罗系油藏群成藏理论、内陆坳陷湖盆大型岩性油藏成藏理论和陆相页岩油成藏理论,实现3次战略转移,发现4个储量超过10×108 t的常规油气区和1个储量达20×108 t的页岩油接替区,探明石油储量连续10 年年均增长超3×108 t,成为中国增储上产速度最快的油区,原油年产量占中国的12.5%,可供其他同类型盆地的油气勘探借鉴。  相似文献   
135.
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发现多个长9烃源岩邻近的下组合含油有利区,为推进该区下组合石油勘探,亟需深化长9烃源岩特征及生烃潜力研究。利用测井、录井和岩心资料,分析研究区长9烃源岩分布特征。应用岩石热解、总有机碳、干酪根显微组分分析及饱和烃色谱-质谱生物标志化合物分析等方法,研究长9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与生烃潜力。结果表明,长91烃源岩在吴起、靖边、志丹、安塞等地区均有分布,厚度最大超20 m。长92烃源岩主要发育在甘泉—洛川地区,厚度最大超12 m。长9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高,有机质来源于低等水生生物和陆源高等植物。有机质类型以Ⅰ型和Ⅱ1型为主,处于成熟阶段,烃源岩生烃转化率高、生烃能力较强的区域主要为志丹—安塞地区。长9烃源岩多数为较好—好烃源岩,少数为优质烃源岩,具备较强的生烃能力和排烃能力,为伊陕斜坡延长组下组合石油聚集成藏提供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36.
为确定苏里格气田水平井分段压裂后各压裂段的产气能力,通过分析水平井产气剖面及其储集层非均质性、水平井渗流特征、多段压裂改造工艺、生产压差等因素影响,认为储集层物性和有效砂体发育程度是影响产气能力的主控因素,其作用大于理想模型中水平井跟部和趾端的渗流优势项作用;生产压差的增大,加剧了强非均质储集层各压裂段产气量的差异;分段压裂改造后,段内裂缝的不均匀分布,导致同一压裂段不同射孔簇的产气能力不同。因此,提出多段压裂水平井的射孔段优选、水平段差异化改造和段内暂堵裂缝均匀扩展的技术对策,以提高致密气藏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37.
与常规油藏相比,致密油藏物性较差且渗透率低,油井需压裂建产。由于特殊的地质特征及开发工艺,造成影响该类型油藏产量的因素较多,矿场常用的简单类比法产量预测不能满足实际生产需求。为解决该问题,以鄂尔多斯盆地坪北油田致密油藏为研究对象,以经典达西公式为基础,通过灰色理论分析,定量描述影响产量的主控因素。同时利用多元回归法建立一套数学模型,并通过对新投井的产量预测,验证模型的可信度。利用灰色理论与多元回归相结合的多学科综合方法开展油井产量预测,比传统方法更加科学和准确,可供同类油藏开发借鉴。  相似文献   
138.
利用图的广度优先搜索解决农夫过河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兆红 《信息技术》2005,29(12):102-104
农夫过河问题是一类传统的数据结构问题,利用基于队列的图的广度优先搜索求解农夫过河问题是一个易于理解、切实可行的方案,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9.
基于一类T-模的模糊Hopfield网络的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建立了基于一类T-模的一种动态模糊神经网络-(∨,T)Hopfield网.文章首先证明了系统本身的稳定性及系统平衡态的Lyapunov稳定性,然后建立了吸引子的一个非平凡吸引域,使系统具有良好的容错性.最后,通过例子验证了得到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0.
This study evaluates the geothermal history of Palaeozoic sedimentary rocks from the easternmost part of the Variscan external zone in the NE Czech Republic. The objective was to investigate the geothermal history of pre‐Variscan Palaeozoic carbonates in the study area, and to assess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at of the overlying Variscan flysch. In the study area, the Palaeozoic succession occurs at the surface or is overlain by Miocene sediments of the Carpathian Foredeep. Palaeozoic nappes and the main Variscan overthrust have been documented in the subsurface at the deep Pot?tát‐1borehole. Vitrinite reflectance measurements on 38 samples from the Pot?tát‐1 well and 19 samples from nearby surface outcrops and shallow boreholes were available. A 2D thermal model was created using PetroMod and the thermal maturity evolution was modelled by EASY%Ro. The thermal model was constructed based on interpretations of two NW‐SE seismic profiles (lines 5/83 and 5/84) oriented perpendicular to the main Variscan thrusts. The results were calibrated using measured vitrinite reflectance and were adjusted with 1D models from three shallow boreholes. At the Pot?tát‐1 borehole, modelled maximum palaeo‐temperatures of the Variscan flysch (Moravice Formation) ranged from 310°C at a depth of 7.3 km (the top of the preserved succession) to 395°C at the base of the succession, resulting in thermal maturities of >4%Rr. Peak maturation occurred prior to the end of Variscan thrusting. Modelling suggests that the basal heat flow for these thrust units reached a maximum value of 63 mW/m2 at 325 Ma. In addition, the modelling suggests that the maturity of the Palaeozoic carbonates was controlled by the thickness of the overlying Variscan flysch nappes. Maximum palaeo‐temperatures for the Palaeozoic carbonates ranged from 265°C at the top of the interval (at a depth of 7.1 km) to 290°C at the base, resulting in a maturity of 3.8 to >4%Rr which is within the dry gas window. The study suggests that basal heat flows in the original (pre‐thrust) Early Carboniferous sedimentary basin were sligh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post‐thrust location for the Variscan flysch nappes. This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when evaluating the petroleum system in the South Moravian oil province (SW Czech Republic) where a complete sedimentary sequence has not been preserv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