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6篇
  免费   263篇
  国内免费   87篇
电工技术   22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170篇
化学工业   90篇
金属工艺   6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406篇
矿业工程   37篇
能源动力   80篇
轻工业   55篇
水利工程   1776篇
石油天然气   33篇
无线电   2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3篇
冶金工业   4篇
原子能技术   5篇
自动化技术   11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110篇
  2021年   148篇
  2020年   165篇
  2019年   103篇
  2018年   146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117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158篇
  2013年   171篇
  2012年   199篇
  2011年   204篇
  2010年   165篇
  2009年   158篇
  2008年   121篇
  2007年   142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阐述了在ArcGis平台上利用数字地形图生产鄱阳湖湖区及五河七口DEM制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2.
在已有的艾比湖保护与改善措施的基础上,根据2000年以来艾比湖入湖水量与水域面积变化资料,补充分析水域面积变化的主导因素,提出确立艾比湖生态水权,开征生态环境保护税,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建议,从制度层面上更加有效地为实现艾比湖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03.
2009年5-9月,对晋阳湖的浮游生物及水质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晋阳湖共有浮游植物47种,浮游植物生物量为100.63 mg/L,浮游动物30种,生物量0.304 mg/L,水质类型为SCⅡa型。晋阳湖处于富营养化状态。  相似文献   
104.
调查表明,超标准洪水、闸门缺陷和与生俱来的设计问题导致了2010年7月爱荷华州德里湖大坝的溃决。漫顶引起了土坝侵蚀,并最终泄空了德里湖水库,造成了数百万美元的财产损失。  相似文献   
105.
本文针对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修建后将发挥的作用和可能产生的影响,采用现场调研、实测资料分析和数学模型计算等研究手段,从鄱阳湖流域水资源演变趋势及开发利用状况,三峡水库运用对长江中下游河道冲淤变化及江湖关系的影响,枢纽工程对水资源、防洪、湖区水环境和鱼类的影响,枢纽工程合适的下闸蓄水时期和蓄水位,工程闸门型式及鱼道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试图为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项目立项和规划设计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06.
水位,吞吐流,风场从不同机理不同程度影响着博斯腾湖的矿化度分布。本文在定性分析博斯腾湖矿化度分布的影响因子的基础上,建立水流-盐度数学模型,通过采用单因子影响的分析的方法,进行矿化度分布对各影响因子的敏感度分析。研究表明:风场对博湖矿化度分布的影响最为明显,水位和吞吐流对博湖矿化度分布的影响均不明显。该研究对博湖的水环境综合治理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7.
基于遥感和GIS技术的青海湖环湖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青海湖环湖地区为研究区,从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影响因子和脆弱性形成的结果表现入手,通过遥感与GIS技术提取出8项生态因子包括植被指数、土壤亮度和土壤湿度指数、高程和坡度以及气温降水和土地利用作为评价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然后计算研究区综合脆弱度,并根据统计结果将脆弱度的大小划分为微度脆弱、轻度脆弱、中度脆弱和重度脆弱4个不同等级。结果表明:研究区轻度脆弱和中度脆弱所占面积比例较大,分别占到研究区陆地面积的35.2%和40.7%,说明该区总体环境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108.
长江中游与鄱阳湖及五河构成复杂的“江-湖”系统,研究阐明鄱阳湖出湖流量的时序变化特征与驱动因子,是调控改善江湖关系的关键所在。本文在初步选取12个潜在的出湖流量驱动因子基础上,有机结合相关系数判别和主成分分析方法,揭示了不同潜在驱动因子间的多重共线性;进而通过构建出湖流量数学模型,量化了不同潜在驱动因子对出湖流量的相对重要性排序及其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1)赣江、抚河、饶河、修水的入湖流量,湖区星子站水位,三峡出库流量等6个驱动因子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可完整表征五河来流、湖区水位、长江干流的多重驱动作用;(2)运用基于随机森林回归方法的出湖流量数学模型,揭示了湖区水位、长江干流来流、赣江入湖流量是最为重要的驱动因子,并且其对出湖流量的影响呈现复杂的非线性特征。研究表明:影响出湖流量的众多驱动因子之间关系复杂但影响程度有所差异。这为科学调控典型通江湖泊江湖关系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9.
荆南三河起于荆江河段,水沙情势受上游来水来沙条件影响较大,荆南三河冲淤变化研究有助于认识洞庭湖地区防洪形势和江湖关系的演变。本文构建了洞庭湖水沙数值模型,计算了三峡工程运行后荆南三河各河段的冲淤变化,并结合实测冲淤数据探究了影响荆南三河冲淤的因素。计算结果表明,三峡工程运行后荆南三河河道发生普遍冲刷,冲刷趋势短期内不会变化,但冲刷强度逐渐下降。三峡工程运行后,荆南三河口门分流量、分流比和分沙比均无明显趋势性变化,分沙量大幅度减小,清水下泄改变了荆南三河冲淤状态。此外,采砂对荆南三河冲淤也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0.
We present a second-order analytic solution to the nonlinear depth-integrated shallow water equations for free-surface oscillatory wind-driven flow in an idealized lake. Expressing the solution as an asymptotic expansion in the dimensionless wave amplitude (ζ/h), which is considered to be a small parameter, enables simplification of the governing equations and permits the use of a perturbation approach to solve them.This analytic solution provides a benchmark for testing numerical models. In particular, the main merit of this solution is that it accounts for advective effects, which are typically omitted from analytic solutions of two-dimensional free surface flow. In order to retain these effects in an analytic solution, we restrict our attention to forcing from a monochromatic wind stress, consider a constant depth rectangular lake, and simplify the governing equations by omitting the Coriolis and eddy viscosity terms and using a linearised friction factor. As such, the analytic solution is of limited use for considering real world problems. Due to the complexity of the analytic solution computer code for this solution is available online.Our solution is valid for cases where changes in the water surface level are small compared with the depth of the lake, and the advective terms in the momentum equations are small compared with acceleration terms. We examine the validity of these assumptions for three test cases, and compare the second-order analytic solution to numerical results to verify an existing hydrodynamic mode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