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6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10篇
电工技术   9篇
综合类   126篇
化学工业   10篇
金属工艺   7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287篇
矿业工程   85篇
能源动力   22篇
轻工业   20篇
水利工程   188篇
石油天然气   5篇
无线电   6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冶金工业   49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28篇
  2025年   19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61.
对武山县土地利用变化和生态敏感性开展研究,明晰区域内时空变化下生态环境发展趋势。对2000—2020年武山县土地利用变化、土地利用程度等进行初步分析,选取高程、归一化植被指数、降雨侵蚀力、土壤可蚀性等单因子,结合变异系数法进行区域综合生态敏感性评价;利用双变量自相关分析,探究两者的空间关联特征。结果表明,武山县2000—2020年间,草地是覆盖最广的土地利用类型,整体变化为草地、建设用地面积占比增大,耕地减少,林地、水域、未利用地波动较小;土地利用程度呈显著的正相关性特征,具有较强的空间聚集性,高值区集聚于武山县中部,低值区集聚于武山县南部海拔较高地区;生态敏感性程度整体上呈大幅下降趋势,且均呈显著的正相关,空间聚集性较强;土地利用程度与生态敏感性的空间关联特征为负相关,低—高聚集区与高—低聚集区总体上呈现扩增态势;武山县的生态分区包括生态屏障区、生态管控区、生态提升区和生态防护治理区。20年间武山县土地利用程度指数略微减小,生态敏感性变化特征总趋势向好,土地利用程度与生态敏感性间的负相关性不断增强,人为活动与自然因素在生态系统平衡中越来越趋于稳定。该成果可为河谷型城市国土空间规划与管控生态风险提供一定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2.
杨剑  彭勃 《人民长江》2017,48(14):27-32
运用GIS技术中的地图叠加法和因子等权求和法对2015年唐家山堰塞湖区域的土地质量、坡度、坡向、海拔、植被覆盖和水体等因子进行分析,进行生态质量评价。结果表明:坡度大于30°地区水土流失量较多,植被覆盖较少,干扰较重,生态质量较差;坡度在10°~30°地区水土流失量逐渐增多,植被覆盖逐渐减少,干扰适中,生态质量一般;坡度小于10°地区水土流失量较少,植被覆盖较多,干扰较轻,生态质量较好。东向、北向、东北及西北方向水土流失量较少,植被分布量较多,干扰较轻,生态质量较好;南向、西向、东南及西南水土流失量较多,植被分布量较少,干扰较重,生态质量较差。海拔低于800 m地区水土流失量最大,斑块分布量最大,干扰较重,生态质量较差;海拔800~1 600 m地区水土流失量逐渐增多,斑块分布量适中,干扰适中,生态质量一般;海拔高于1 600 m地区水土流失量较少,斑块分布量较少,干扰较轻,生态质量较好。距离水体越远的地区,干扰越轻,生态质量越好,越近的地区干扰越重,特别在距水体小于100 m范围内的区域干扰最重,生态质量越差。  相似文献   
163.
农村供水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民生福祉的重要体现.本文通过对进贤县农村供水工程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全县农村供水工程建设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存在问题提出有关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64.
基于生态足迹法的镇赉县生态环境现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吉林省镇赉县位于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作为一个国家商品粮基地,农业发展的比重大。为了探讨镇赉县生态环境现状和资源消耗特点以及农牧交错带在承担外来资源压力转移方面的作用,应用生态足迹法对镇赉县2010年生物资源生产数据和能源消费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镇赉县农牧业发展在资源利用中占主要地位,农牧业生产中大部分产品用于对外销售,因此该地区承担了巨大的外来资源压力转移,已经出现生态赤字。进一步分析还发现,为推动农业发展,当地通过扩大耕地面积来解决粮食产量低、无复种的问题,因此占用其他土地类型,这些活动过度干扰了生态环境,加剧了镇赉县生态环境的恶化。  相似文献   
165.
李沟矽线石矿床位于“豫西南高铝三石成矿带”中,受区域地层、构造及岩浆活动影响显著,属沉积变质矿床。该矿床赋存于古元古界雁岭沟组片岩内,矿床受地层和褶皱构造控制,矿体呈层状产出,成矿地质条件较好。本文在研究前人地质勘查资料的基础上,总结了该矿床的区域及矿区成矿地质条件,并对该地区矽线石矿的矿床成因、找矿标志进行了探讨。笔者认为李沟矽线石矿床及区域地层、构造、岩浆活动构成了“三位一体”的控矿机制,该矿床的周边地区内矽线石矿床(点)分布较多,李沟矽线石矿床及外围地区具有寻找矽线石矿的较好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66.
肖时珍  肖华 《人民长江》2012,43(7):85-88
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是实现水土资源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途径。为了确保国家“十二五”期间200个重点县的石漠化治理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效,全面总结“十一五”期间试点县在石漠化治理过程中取得的成功经验和模式十分重要。以贵州省赫章县为例,结合其“十一五”期间试点工作的基本情况,分析总结了其在石漠化治理过程中的经验和模式,指出,赫章县形成的石漠化草地建设与生态畜牧业主导型模式及初步建立的“资金整合、土地流转、以奖代补、耦合产业”机制,对过去3 a石漠化的综合治理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对全省乃至全国开展石漠化综合治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7.
在对黄陵县水土流失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三区划分,划定了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重点监督区和重点治理区范围,并针对分区的水土流失特点,提出了防治对策和措施,对指导当地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有一定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8.
1934年中国营造学社刘敦桢一行对易县开元寺进行了调查、测绘,曾发表纪略文字、平面图和20幅照片,清华大学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现存的145幅开元寺照片即是来自这次调查。根据新近对开元寺的研究,现在可以准确标定这些照片的拍摄位置和内容,也可以判断拍摄次序和大部分照片的拍摄时段。  相似文献   
169.
“流空间”视角下,对城市体系的研究逐渐由属性数据测度的静态等级结构转向关系型数据测度的动态城市网络。以浙江省宁海县为例,利用SDK数据表征各乡镇间的实测人流联系强度,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法、改进的优势流法和位序—规模法测度城镇体系网络特征,且与现行县域总体规划的城镇体系规划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一、宁海县各乡镇联系整体呈现西强东弱、北强南弱的不均衡特征;二、第一、第二和第三优势流主要向跃龙街道和桃源街道汇集,且可识别区域内联系紧密的乡镇组合;三、宁海县的人群流动通廊与规划轴线走向、对外交通系统布局基本一致,西店镇、茶院乡—力洋镇组合、前童镇—岔路镇组合的发展基本符合规划设想,长街镇与规划设想尚有一定的差距。为优化宁海城镇体系,建议采取统筹区域交通、强化重点乡镇中心性、整合要素资源等措施。本研究对于其他区域城镇体系的识别和规划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0.
为助力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脱贫攻坚,基于台路沟乡土地质量调查数据,分析了该乡土壤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划分了土壤地球化学等级、灌溉水等级,以及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等级.养分元素主要较缺乏磷及速效钾、硼、铜、硒.土壤环境地球化学综合评价等级以一等无风险区为主,占总面积的98.88%.二等风险可控区占总面积的1.12%,主要是受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