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3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9篇
化学工业   6篇
金属工艺   3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51篇
矿业工程   4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2篇
水利工程   90篇
无线电   20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冶金工业   24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26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41.
This study provides an evaluation of streamflow and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bility of phosphorus (P) fluxes for the transboundary Lake of the Woods (LoW) watershed using the Canadian version of the 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 (CanSWAT). The model calibration and validation generally indicate good performance for the simulated flow, especially for the Rainy River, the main tributary to LoW, while the sediment and nutrient calibration performance was satisfactory. Model results indicated Rainy River is the primary source of total phosphorus (TP), contributing about 88% of the external non-point source (NPS) and point source P loads to LoW, with the majority being NPS. Simulated TP loads varied seasonally with over approximately 60% occurring during the spring period and varied spatially across the LoW watershed. TP yields tended to be lower upstream of Rainy Lake in the Precambrian Shield (a.k.a., Canadian Shield) and higher downstream of Rainy Lake in the Glacial Lake Agassiz lakebed, particularly in the Lower Rainy and Little Fork sub-watersheds. Point sources along the Rainy River constituted the largest anthropogenic TP source. Tributary P loads estimated by the model were also used in a simple lake mass-balance model that suggested 32–46% of TP load to LoW was retained within the lake.  相似文献   
342.
流域作为富有文化和生物价值的集水 区域,沿水系聚集多样文化资源并分布着密集的 河流生态系统。流域风景区别于城市、乡村等相 对独立空间而具有典型的网络特征,探究流域 历史变迁遗存的文化资源与生态系统之间的空 间层积关系,可应对当前流域保护现状中生物与 文化分离的困境。基于此,本研究在辨析流域 国土风景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从生物文化遗 产协同角度出发,构建了“流域属性认知—生物 文化遗产识别—流域国土风景保护机制”的流 域国土风景保护理论及实践框架。以齐鲁文化 区的汶水流域为例展开实证研究,探究流域文 化遗产和生境质量的层积关系,最后将生物文化遗产空间层积结果与城乡三生空间规划进行衔接,提出了层积信息、分级格局、集群空间共同 整合的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343.
以广东省江门市潭江泗合水流域为研究对象,对2014年5月两场降雨事件的水质、水量进行同步监测,研究降雨径流条件下非点源污染物的输出机理和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BOD5、TN和TP表现出明显的初期冲刷效应;输出污染物中可溶性磷占TP比例较大,NH3-N在径流前半段表现出初期冲刷效应,后半段其质量浓度与径流量呈负相关关系;CODMn质量浓度呈波浪锯齿状变化,后期质量浓度变化受到壤中流主导退水过程的影响;各污染物通量变化趋势和径流量变化趋势大体相同,两者相关性显著;各污染物的输出质量浓度与TSS输出质量浓度无明显的相关性,表明悬浮物对其他污染物输出质量浓度的贡献相对较小。最后,根据实验结果以及实践经验提出流域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344.
江西省乐安河流域防汛工作具有小流域防洪的典型特征,针对小流域防洪存在的“四预”体系不完备、决策支持能力不能满足业务需要等问题,开展数字孪生乐安河流域的建设试点。将 WebGIS 引擎和游戏引擎相融合, 结合使用新型水文监测感知体系、BIM + GIS + IoT、多源数据融合等先进技术,搭建视觉真实、数据准确的三维数字孪生场景,构建未来降雨、水文预报、水工程调度、一维/二维演算等多模型耦合的流域防洪智能模拟仿真平台,实现乐安河上游暴雨集中区(婺源)洪水预报全过程的精准化模拟和预报调度一体化,为决策部门提供受灾影响范围这一关键性决策依据研究成果,对构建中小流域(县域)防洪“四预”体系,助力提升小流域(县域)防洪决策支撑能力具有示范性作用。  相似文献   
345.
黄土丘陵沟壑区的乡村聚落在退耕还 林与快速城镇化的影响下,基于传统社会关系 形成的聚居形式难以适应并逐步衰落,需要协 同时空间变化,实现韧性发展。本研究以社会网 络研究小流域乡村聚落空间韧性,构建“拓扑 仿真—韧性评估—空间优化”的研究框架;以 汃河流域为例,基于社会网络对乡村聚落从现 状到未来的多种演变趋势仿真,通过复杂网络 指标对聚落空间韧性评估,并基于韧性评估结 果对流域乡村聚落空间优化。最终确定了区域 村镇体系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标准,划分6类乡 村发展类型并提出分类引导建议。近期行政村 数应为29个,人口约为3.89万人,建设用地控制 为466.7 hm2 ;远期行政村数应为23个,人口约 为2.91万人,建设用地控制为349.5 hm2 ,并形 成“交通廊道乡村带+特色小镇”的理想空间形态。研究成果解决了在复杂变化中揭示乡村聚落空间韧性的科学问题,可为小流域乡村聚落韧性 评估与空间规划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