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1篇
  免费   181篇
  国内免费   117篇
电工技术   13篇
综合类   176篇
化学工业   172篇
金属工艺   20篇
机械仪表   17篇
建筑科学   442篇
矿业工程   343篇
能源动力   34篇
轻工业   128篇
水利工程   89篇
石油天然气   234篇
无线电   35篇
一般工业技术   58篇
冶金工业   28篇
原子能技术   5篇
自动化技术   3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136篇
  2011年   109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105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岩层采动裂隙分布在绿色开采中的应用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岩层采动裂隙分布的研究与水体下和承压水上采煤、卸压瓦斯抽放、离层区充填与开采沉陷控制等工程问题紧密相关,通过试验与理论分析,对岩层移动过程中的覆岩采动裂隙动态发育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证明:覆岩关键层对离层及裂隙的产生、发展与时空分布起控制作用.基于关键层破断前后采动裂隙动态发育特性与差异,提出了“覆岩离层分区隔离充填减沉法”和卸压瓦斯抽放的“O”形圈理论,并分别应用于我国不迁村采煤试验和卸压煤层气开采实践。  相似文献   
952.
底板岩体结构稳定性与底板突水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将煤层底板至含水层之间承载能力最大的一层岩层看作底板关键层,从而将采场底板突水的研究转化为对底板关键层破断机制的研究,将关键层看作受水压等均布载荷作用的弹性薄板,得出了它的极限破断跨距公式,并提出了利用已知突水事故资料反演预测岩体强度的方法,提高了理论计算精度。最后,分析了底板关键层破断后的块体平衡条件,解释了突水点的分布特点与突水时产生的底鼓现象。  相似文献   
953.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first movement and mass centre of stratum-block movement inertia in the Earth multi-body system and introduces its application. It also elaborates the moment of inertia and the products of inertia: the inertia dyadic transformation of reference system and the parallel axis theorem of stratum-block movement inertia of the Earth multi-body system. It provides an academic foundation for research on the dynamic model of Earth multi-body system.  相似文献   
954.
The physico-chemical and biological properties of an amphoteric/anionic system and its behaviour against a proteinic support have been thoroughly investigated. A considerable inhibition of adsorption of SLS (sodium lauryl sulphate) on human callus caused by the presence of definite amounts of AABet (alkyl-amido-betaines) in the treatment bath is observed. These physico-chemical results are in agreement with those obtained by some in vivo biological tests. A mechanism of the process via the formation of mixed micelles is postulated emphasizing the stability of such systems as a function of pH, the influence of the chain length of the amphoteric surfactant and the molar relative ratio SLS/AABet. Consequently, our work offers the possibility of a wide applicability of the synergic mixtures of both types of surfactants to inhibit considerably skin irritation of cosmetic finished products.  相似文献   
955.
956.
为探究浅埋砂卵石地层对盾构开挖的响应及开挖面的稳定性规律,设计了土压平衡盾构精细模拟装置,并开展室内模型试验研究。试验分析了浅埋砂卵石地层盾构开挖面变形对地表沉降、沉降槽形态的影响,得到了开挖面的破坏模式及变形破坏细观过程,并与纯砂地层试验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空间位置土体对开挖面位移的敏感性不同,但土体的破坏规律相似;(2)随开挖面位移增大,地层沉降–开挖面位移曲线表现出不敏感阶段、缓慢线性沉降阶段、加速沉降阶段、快速线性沉降阶段等4个阶段的规律;(3)浅埋情况下土体未出现局部失稳,经历弹性变形、弹塑性破坏之后直接发展为整体失稳破坏;(4)砂卵石土沉降槽两侧在对称性上存在差异;(5)浅埋砂卵石地层中盾构开挖对侧面土体影响范围较小,对前方土体影响范围较大。  相似文献   
957.
依托济南轨道交通一号线复合地层土压平衡盾构掘进施工,提出一种在盾构机额定配置条件下的分项功耗和施工参数离散性指标双结合的掘进效能评价方法,并据此分析得到刀盘切削、盾构推进和螺机出土效能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土压平衡盾构穿越济南复合地层时,盾构掘进总功耗在400~1250kW变化,其中,刀盘切削和盾构推进是盾构掘进功耗的主要组成部分,占总功耗的66%~84%;②刀盘切削的扭矩和转速具有明显的聚集特征,而盾构推进速度和推力分布形态的聚集特征弱于刀盘参数;③螺机出土的转速和扭矩在不同地层中的差异性不大,螺机参数的聚集特征不明显;④由于盾构掘进的分项功耗与其离散性指标不存在必然的联系,盾构施工中可能存在掘进功耗小但施工控制困难的情况,应在盾构选型及施工过程中予以充分考虑。  相似文献   
958.
以南京地铁10号线越江盾构隧道工程为依托,采用现场渣土作为同步注浆砂源,通过室内试验测量同步注浆浆液的强度、初凝时间、流动度、稠度、泌水率及渗透性等指标,研究粉细砂地层中泥水盾构渣土作为同步注浆浆液中砂源的可行性,并通过调整配比对浆液性能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粉细砂地层中采用泥水盾构渣土所配置的浆液能够满足同步注浆浆液性能要求,改变胶砂比、粉灰比,同步注浆浆液性能提高明显.  相似文献   
959.
隧道穿越高含水率黄土地层极易引发掌子面涌泥失稳、支护沉降变形大等风险,施工掘进难度大,进度极为缓慢。为解决高速铁路隧道穿越富水黄土地层时出现的各种病害,依托在建宝兰客专上庄隧道施工中的实际情况,采用帷幕注浆加固技术对高含水率黄土地层进行治理,通过超前地质预报地质雷达法及数值模拟等方法对注浆加固效果进行详细评价。结果表明:注浆加固体能够有效阻断地下水的涌渗流,浆液结石体固结强度高,围岩整体稳定性好,未发生涌水、涌泥、掉块、坍塌等现象;注浆后断面初期支护受力状况得到有效改善,隧道围岩塑性应变值得到有效控制。可见,帷幕注浆技术加固效果良好,对于快速、高效地通过高含水率黄土地层具有显著的工程价值。  相似文献   
960.
上软下硬复合地层是盾构施工中经常遇到的一类地质状况,在这种特殊地层条件下进行盾构施工有很多难点,结合深圳地铁7号线穿越上软下硬交界地层的工程实例,采用数值模拟的计算方法,对盾构隧道穿上软下硬复合地层(“由软入硬”及“由硬入软”)掌子面各分区内顶推力进行优化分析,结果表明:在盾构掘进穿越上软下硬地层的过程中,适当减小上部分区内千斤顶推力并增大下部分区顶推力的措施可以有效减小“由软入硬”段管片应力(S1减小2.76%~3.1%、S3减小3.39%~3.46%),并得出掌子面上中下分区内千斤顶推力的比例在8∶13∶18~10∶13∶16范围内较为合理。但这种调整盾构姿态的措施会使地表沉降出现增大趋势,而在实际工程中则可以适当增大土仓压力来抑制地表沉降的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