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1篇
  免费   159篇
  国内免费   113篇
电工技术   39篇
综合类   148篇
化学工业   149篇
金属工艺   10篇
机械仪表   37篇
建筑科学   210篇
矿业工程   103篇
能源动力   33篇
轻工业   8篇
水利工程   223篇
石油天然气   12篇
武器工业   3篇
无线电   59篇
一般工业技术   177篇
冶金工业   25篇
原子能技术   5篇
自动化技术   312篇
  2025年   9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105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李新春  南建国  盛瑞 《计算机应用》2009,29(12):3317-3319
在总结国内外对SRTM无效数据填补方法的基础上,针对直接用低精度的GTOPO30数据进行镶嵌填充SRTM无效数据会产生边界不光滑,细节表现不好的问题,采用Laplacian迭代修复算法。该算法是经典的基于偏微分方程(PDE)的图像修复算法。实例对比验证表明,该方法在对SRTM大块无效数据填补效果上明显好于用GTOPO30数据直接填补的效果,是获取完整SRTM数据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2.
基于不规则三角网的河网提取算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不规则三角网(Triangulated Irregular Network,TIN)的河网水系提取算法。讨论了河网水系的结构模式,包括河网水系的组织结构、层次结构和拓扑结构,并给出了河网水系描述的拓扑数据结构。在分析TIN中三角形各边的汇流特性基础上,依据矢量代数理论,讨论了三角形各边和水流方向的关系,并给出了各边汇流特性的判断准则。基于上述理论,设计了TIN的河网水系提取算法,并通过实例进行了分析验证。  相似文献   
173.
推土板切土角对干土壤动态行为影响的离散元模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根据液桥对土壤微观力学结构的影响,在传统离散单元法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土壤颗粒接触非线性力学模型,并对不同切土角推土板前端干土壤的动态行为进行了离散元模拟。准确再现了实验室实验中切土角对板面前端干土壤动态行为影响的定性和定量结果,并通过离散元细观分析从土壤内部土壤颗粒运动合理解释了干土壤宏观形态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4.
复杂边坡三维地质可视化和数值模型构建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复杂边坡三维地质可视化和数值模型的构建是岩土工程和水利水电工程中常常遇到的关键问题。三维地质可视化可以展示边坡结构面的空间组合,揭示边坡的宏观破坏模式;可视化模型与数值模型的结合和转换可以反映地质信息的仿真性和动态可修改性。基于AutoCAD平台,借助AutoLisp语言,采用滑动最小二乘法插值拟合,构建三维可视化模型,同时讨论可视化模型与数值模型的转入。优点在于结合了AutoCAD优越的图形编辑功能和ITASCA公司数值软件(FLAC3D和3DEC)的计算功能,并可根据地质信息的变化更新可视化模型和数值模型。该技术与三维可变形离散元法相结合,在白鹤滩水电站进水口高边坡三维可视化和应力变形分析中进行了应用。同时针对3DEC软件前后处理的不足,结合3DEC内嵌的FISH语言和AutoCAD的AutoLISP语言进行编程,探讨3DEC加锚方法、三维合位移等值线云图和塑性区可视化实现。  相似文献   
175.
基于DEM的水库三维可视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利用库区纸质地形图建立了高精度的数字高程模型,进行了精度分析、地形因子分析、可视性分析和库容计算。并结合ASP和VRML技术实现了基于网络的三维可视化系统,包括计算结果可视化与查询、图形数据可视化和库区虚拟场景可视化。实现了对深层次水利信息的获取和形象表达。  相似文献   
176.
尤红建  向茂生 《现代雷达》2006,28(1):38-40,44
机载InSAR系统可以获取地面的高度信息,同时还能获取地面的SAR图像,因此机载InSAR可以获取地面的三维遥感信息。应用InSAR的图像和高度信息,结合飞机平台的三维位置和速度信息,依据SAR斜距一多普勒构像方程进行图像和DEM的地理编码处理,能够将SAR图像和DEM直接校正到大地坐标系统中,从而给出地面的三维遥感信息。通过对机载InSAR实际飞行数据像的处理,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7.
虎跳峡龙蟠右岸边坡稳定性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虎跳峡龙蟠右岸边坡的稳定性问题对拟建的虎跳峡水电站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钻探及平硐勘查过程中尚未发现该边坡有连续的滑动面,因此无法用传统的极限平衡法对其稳定性作出判定.本文运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虎跳峡龙蟠右岸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稳定性分析研究,得出该边坡在现今应力场状态下的稳定性问题、潜在的破坏模式及相应的滑动面.此外,还结合离散元模拟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和离散元方法获得的滑动面基本一致,增强了计算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8.
基于CAD模型的离散元法边界建模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出了由机械部件的CAD模型建立其离散元法分析模型的方法,并在对AutoCAD软件进行二次开发的基础上实现了AutoCAD软件与自主研制的离散元法性能分析软件的集成,从而把与散粒物料接触作用的机械部件CAD设计与其离散元法性能分析有机结合,为实现相关机械部件的设计、离散元法性能分析、设计修改和再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9.
极具应用潜力的PS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在一些条件良好的地区,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D-InSAR)技术已经取得了不少令人瞩目的应用成果,但时间失相干因素很大地限制了D-InSAR的广泛应用,而大气效应也会影响D-InSAR的测量精度。近年来提出的永久散射(Permanent Scatterers, PS)技术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两个难题,即使在无法获得干涉条纹的情况下,利用基于多时相SAR图像和相位稳定像元点集的PS技术也能取得毫米级的地表形变运动测量精度,因而PS技术大大增强了干涉测量的环境适应能力及其精度,是干涉研究领域的一项重大技术突破,具有巨大的实际应用潜力。首先着重介绍PS技术的原理及其处理过程,然后对PS技术的应用,以及PS技术与传统D-InSAR技术之间的关系进行扼要的讨论,期望有助于推动这项高新技术手段在国内的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0.
数字水文学的萌芽及前景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要阐述了数字水文学产生的背景及主要内涵.指出数字化技术正在使水文要素的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和显示等产生根本性的变革.展示了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在数字高程模型(DEM)平台上所取得的初步研究成果,包括:自动生成流域和水系,自动提取流域地形地貌特征,给出下垫面特性和降雨的空间分布的定量描述,揭示水文的规律和机理,构建具有物理基础的完全分布式水文模型等.事实初步证明,以信息化带动水文科技现代化将会给水文科学的发展增添无限生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