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5篇
  免费   264篇
  国内免费   87篇
电工技术   22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169篇
化学工业   90篇
金属工艺   6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403篇
矿业工程   36篇
能源动力   80篇
轻工业   54篇
水利工程   1770篇
石油天然气   33篇
无线电   22篇
一般工业技术   34篇
冶金工业   4篇
原子能技术   5篇
自动化技术   114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112篇
  2021年   147篇
  2020年   167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146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118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155篇
  2013年   171篇
  2012年   197篇
  2011年   203篇
  2010年   163篇
  2009年   157篇
  2008年   121篇
  2007年   140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鄱阳湖口生态水利工程方案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继军  陈进 《人民长江》2009,40(3):17-19
维系良好的水生态环境,是环鄱阳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和支撑,也是实现人水和谐的前提条件。针对鄱阳湖水文特性和近期存在干旱等问题,并考虑到三峡工程建成运行后对鄱阳湖生态环境的潜在影响,藉此探讨了鄱阳湖控制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及其原则,进而借鉴国内外经验,从生态环境保护角度,提出了一个仿都江堰式的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概念方案。该方案能够遵循河流湖泊自然规律,在不影响防洪和江湖联通性的前提下,适度调控鄱阳湖与长江之间的水力联系,尽量保持湖区水位变化平缓、延缓汛后湖水外泄,以避免湖区出现不利于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极端洪涝和干旱;而且该方案与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相协调,具有明显的生态效益和景观效应,能够促进该地区生态旅游文化发展。  相似文献   
192.
基于投影寻踪的湖泊生态健康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基于投影寻踪的模糊模式识别模型进行湖泊生态健康评价,介绍其主要的4个步骤:1筛选能够反映湖泊健康状况的指标体系;2建立评价标准;3用投影寻踪法确定各指标权重;4采用模糊模式识别模型评价湖泊健康等级,将此模型应用于洪泽湖生态健康评价。结果表明:洪泽湖健康状态处于微病态状态,TN、TP含量过高是影响洪泽湖健康的主要原因;基于投影寻踪的模糊模式识别模型的评价结果符合湖泊实际生态健康状况;模型可推广应用于其他生态系统评价。  相似文献   
193.
城陵矶洪水位抬高原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徐贵  黄云仙  黎昔春  方春明 《水利学报》2004,35(8):0033-0037
近50年来城陵矶站年最高洪水位累计抬高了约1.5m,通过一维非恒定流数学模型研究说明,城陵矶至汉口河段淤积只抬高了洪水位约0.2~0.3m,不是城陵矶洪水位抬高的主要因素。通过理论探讨和实测资料分析说明,由于洞庭湖容积减小等因素影响,近50年来螺山水文站年最大日平均流量累计增大了约7000m3/s,抬高洪水位约1.2m,是洞庭湖区洪水频率增加和城陵矶洪水位抬高的主要因素,在制定长江中游和洞庭湖区防洪规划时应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194.
白洋淀非点源污染的生态工程技术控制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白洋淀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泊,由于它具有丰富的物产和多种生态服务,被誉为“华北明珠”和“华北之肾”。从2003年水质监测结果来看,白洋淀的大部分水域水质为劣Ⅴ类,主要污染物为TP、TN和NH3-N。通过对污染源的实地调查,发现农业非点源污染是造成白洋淀污染的主要原因。由此看来,除继续加强主要工业污染源控制外,如何实施区域环境对非点源污染物的净化能力,是控制淀区污染的主要途径。在分析调查和模拟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包括生态施肥技术、水土保持技术、污水和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生态缓冲带和湿地生态系统等源头和径流控制措施来控制白洋淀的非点源污染。  相似文献   
195.
选择2007—2009年的TM影像、CBERS影像、P5、中国资源卫星、环境减灾卫星等13景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进行预处理后,提取了东居延海水面面积,但MODIS影像解译东居延海水面面积总体偏小,最大误差达13.3%,平均误差为4.9%。通过建立高分辨率影像与MODIS影像解译东居延海水面面积修正模型,对MODIS影像解译结果进行误差修正。结果表明:修正后的MODIS影像解译面积总体精度有较大提高,最大误差为5.8%,平均误差为2.6%。  相似文献   
196.
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也是长江流域重要的调蓄湖泊。由于受下垫面变化、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等的影响,洞庭湖流量、水位呈现新的变化趋势,研究洞庭湖水资源演变特征可为洞庭湖保护提供依据。采用Mann-Kendall突变检验方法对洞庭湖出口控制水文站城陵矶(七里山)及长江干流水文站枝城站、螺山站的1960-2015年流量、水位的年际和年内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洞庭湖上游长江枝城站在2000年以前径流量变化不大,但从2001年起呈现下降的趋势,水位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洞庭湖出口城陵矶(七里山)站整体径流量呈现下降的趋势,而平均水位呈现上升的趋势,洞庭湖下游长江螺山站径流量整体上变化不显著,平均水位则呈现上升的趋势;三峡枢纽运行后,3个水文站汛期(4-10月)的径流量和水位均呈现下降趋势,枯水期(1-3月)则出现水位上升趋势;长江上水利工程尤其是三峡工程的修建,对洞庭湖水资源的调节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197.
闵骞 《江西水利科技》1993,19(4):305-309
根据史料记载和近期水文资料进行考证分析,表明鄱阳湖区历史上曾出现过冬季水灾,既有涝灾也有洪灾.  相似文献   
198.
In the last 5 years, Lake Victoria water level has seen a dramatic fall that has caused alarm to water resource managers. Since the lake basin contributes about 20% of the lakes water in form of discharge, with 80% coming from direct rainfall, this study undertook a satellite analysis of the entire lake basin in an attempt to establish the cause of the decline. Gravity Recovery And Climate Experiment (GRACE), Tropical Rainfall Measuring Mission (TRMM) and CHAllenging Minisatellite Payload (CHAMP) satellites were employed in the analysis. Using 45 months of data spanning a period of 4 years (2002–2006), GRACE satellite data are used to analyse the variation of the geoid (equipotential surface approximating the mean sea level) triggered by variation in the stored waters within the lake basin. TRMM Level 3 monthly data for the same period of time are used to compute mean rainfall for a spatial coverage of .25°×.25° (25×25 km) and the rainfall trend over the same period analyzed. To assess the effect of evaporation, 59 CHAMP satellite’s occultation for the period 2001 to 2006 are analyzed for tropopause warming. GRACE results indicate an annual fall in the geoid by 1.574 mm/year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2002–2006. This fall clearly demonstrates the basin losing water over these period. TRMM results on the other hand indicate the rainfall over the basin (and directly over the lake) to have been stable during this period. The CHAMP satellite results indicate the tropopause temperature to have fallen in 2002 by about 3.9 K and increased by 2.2 K in 2003 and remained above the 189.5 K value of 2002. The tropopause heights have shown a steady increase from a height of 16.72 m in 2001 and has remained above this value reaching a maximum of 17.59 km in 2005, an increase in height by 0.87 m. Though the basin discharge contributes only 20%, its decline has contributed to the fall in the lake waters. Since rainfall over the period remained stable, and temperatures did not increase drastically to cause massive evaporation, the remaining major contributor is the discharge from the expanded Owen Falls dam.  相似文献   
199.
在流域水问题诊断的基础上,提出了滇池流域多水源联合调度构建流域健康水循环的总体框架。基于滇池流域相关区域的现状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调查,结合区域城市发展和产业布局的调整、滇池及其入湖河流生态景观等对水资源需求,采用MIKE BASIN作为技术工具,研究了滇池流域多水源水质水量联合调度的水资源配置方案,并提出了相应的水系连通的工程方案。在保障滇池生态修复补水和昆明城市生活生产用水的前提下,通过外调水、本区水、城市再生水的多源水联合调度,构建了滇池流域"清水入湖、中水回用、清污分流"的健康水循环模式,以便削减滇池入湖污染负荷,支撑滇池水质的持续改善。  相似文献   
200.
淀山湖富营养化现状及生态修复措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8—2010年淀山湖水质监测数据,评价该湖富营养化趋势。结果显示,2008年后,淀山湖的富营养化程度呈改善趋势,但水体富营养化存在区域差异。主要表现在:①2008—2010年的整个湖区水体中主要的富营养化指标TN、TP、SS、Ch-la质量浓度均呈下降趋势;②淀山湖上游来水区水体中TN、TP质量浓度比下游出水区高,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同样也高;③淀山湖每年夏季暴发蓝藻水华的水域面积在不断减小。结果表明,淀山湖东南区域富营养化程度最轻,水生植物对水体净化、生态系统恢复具有重要价值;淀山湖的生态系统在逐步恢复。为使生态系统能巩固并形成良性循环,一些影响因素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