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8篇
建筑科学   41篇
矿业工程   5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4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1.
基于遥感与GIS技术的郑州市郊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利用1988年、1997年TM影像和2002年SPOT影像,分析了郑州市郊区14年间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该段时间内郑州市郊区土地利用变化状况巨大,主要表现在耕地的减少以及城市及交通用地和居民点及工矿用地的增加,阐明了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特点,揭示了经济高速发展地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时空过程及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分异规律。  相似文献   
22.
为获取徐州市郊大气气溶胶污染特征规律,利用地基遥感手段对2013年7月~2014年5月间徐州市郊气溶胶特性参数进行分析,结果揭示:(1)受冬季燃煤供暖和夏季秸秆焚烧等因素影响,气溶胶光学厚度季节特征显著,且月际、日内波动性显著;(2)气溶胶粒子多含水分,干粒子极少,主要为混合型和人为污染型;(3)5月气溶胶以粗粒子为主控粒子,其余月份均以细粒子为主,且气溶胶粒子类型多样,成分复杂;(4)春季粗模态的气溶胶粒子多于细模态粒子,夏季则相反,秋冬季节粗细模态粒子分布相当;另外,观测期间内徐州市郊基本未受沙尘天气干扰,积聚模态下的细粒子对徐州市郊气溶胶高污染的贡献更大。  相似文献   
23.
本文结合北京郊区小城镇住宅建设的调研,分析了北京小城镇住宅建设的优势和特点,指出郊区小城镇住宅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4.
本文分析近10年来北京郊区小城镇住区空间分布和住宅类型的构成特征,指出其在土地资源、住宅价格、生态环境、交通网络等方面的优势,及土地利用、规划布局、配套设施等方面存在的不足,针对发展新型公交模式、完善公共服务设施、营造城镇住区特色、促进住宅类型建设多样化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5.
我国古都文化资源相当丰富,其中有相当部分散布于古都的郊区。为了防止“城市郊区化”、“住宅郊区化”使古都郊区的文化资源遭到破坏,呼吁要高度重视古都郊区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并提出了具体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26.
以南京市为例.运用定性、定量及空间分析等多种方法对快速发展期大城市外围人口集聚的阶段划分、时空特征、迁居机理进行了较详细的实证分析及初步的理论总结.结果显示:1990年代以后.大城市人口集聚的主导空间发生了转移.外围区人口增长逐渐超过中心区.大城市正式从"中心主导人口集聚"阶段过渡到"外围主导人口集聚"阶段;而在人口快速集聚的外围区中,近郊区的人口增长态势明显强于远郊区.它呈现出"圈层式"片状增长特征.而远郊区则呈现"蛙跳式"点状增长特征:近郊区新增人口的主要来源是中心区的郊迁人口和省内其他中小城市人口.而远郊区新增人口中有很多来自省外或省内的农村;就迁移原因而言,集聚在近郊区的多是居住驱动型人口.居住郊区化是重要的影响因素.而集聚在远郊区的多是就业驱动型人口.本地城市化和郊区化均不是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7.
本文从城市化与郊区化,环境景观化和生态化、居住健康化,建筑风格多元化、人性化和地方化,技术集成化、智能化,精装修化等几个方面较详细阐述了目前我国住宅小区的建筑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8.
嘉定工业布局与发展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炳怀  李延萍 《规划师》2003,19(4):83-87
随着上海城市建设的重点从以市区为主逐步转向郊区,郊区工业的规划布局问题成为上海郊区能否顺利实现城镇化的关键。文章调查了嘉定区十多年来的工业经济发展态势工业区用地,开发建设、工业产出率等发展情况,认为应加强对郊区工业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的同时进行郊区工业的总体布局规划。  相似文献   
29.
《Material Religion》2013,9(1):36-59
ABSTRACT

There was lively debate in the mid-Victorian Church of England as to whether it was more effectiv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hysical church buildings to precede the formation of a new parish and congregation, or whether it was advisable instead for the human church to precede the material one.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realities on the ground through a case study of the four new churches built in the North London suburb of Finchley between the 1840s and the 1890s. Where the church before congregation strategy was modestly costed and efficiently executed, it could, as at Holy Trinity East Finchley (1846) and St. Paul's Long Lane (1886), enable the rapid growth of thriving congregations. However, at Christ Church North Finchley (1868), where the congregation came first, subsequent pastoral activity was hampered for many years by the financial demands of an unnecessarily expensive building. At All Saints Durham Road (1892), initial plans to set up a congregation in an “iron church” were frustrated due to large donations conditional on the immediate erection of a permanent church. In a context of strong competition from Nonconformity, the desire to make a strong material statement of presence in a community was understandable, but its long-term consequences for the Church's mission were ambivalent ones.  相似文献   
30.
郊区城市化是城市化进程中一个重要的过程。本文以南京江宁区为例,着重分析了郊区城市化发展的新的动力机制——“园区带镇”模式,通过对“园区带镇”模式的理论解释、作用分析,指出此模式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