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50篇 |
免费 | 76篇 |
国内免费 | 38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41篇 |
技术理论 | 2篇 |
综合类 | 73篇 |
化学工业 | 8篇 |
金属工艺 | 6篇 |
机械仪表 | 12篇 |
建筑科学 | 109篇 |
矿业工程 | 49篇 |
能源动力 | 31篇 |
轻工业 | 7篇 |
水利工程 | 856篇 |
石油天然气 | 2篇 |
无线电 | 4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34篇 |
冶金工业 | 82篇 |
原子能技术 | 4篇 |
自动化技术 | 4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6篇 |
2024年 | 10篇 |
2023年 | 12篇 |
2022年 | 17篇 |
2021年 | 16篇 |
2020年 | 20篇 |
2019年 | 20篇 |
2018年 | 15篇 |
2017年 | 23篇 |
2016年 | 31篇 |
2015年 | 34篇 |
2014年 | 57篇 |
2013年 | 48篇 |
2012年 | 64篇 |
2011年 | 57篇 |
2010年 | 56篇 |
2009年 | 49篇 |
2008年 | 65篇 |
2007年 | 87篇 |
2006年 | 70篇 |
2005年 | 59篇 |
2004年 | 92篇 |
2003年 | 65篇 |
2002年 | 66篇 |
2001年 | 61篇 |
2000年 | 53篇 |
1999年 | 47篇 |
1998年 | 38篇 |
1997年 | 20篇 |
1996年 | 23篇 |
1995年 | 17篇 |
1994年 | 11篇 |
1993年 | 17篇 |
1992年 | 14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在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中,有压排沙洞衬砌工程成功采用了无粘结后张预应力混凝土衬砌的施工方法,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无粘结预应力隧洞衬砌工程,开创了无粘结预应力系统在我国水电工程中运用的先河。实践证明,小浪底水利本世纪排沙洞预应力系统设计上是成功的,结构上是安全可靠的,经济上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2.
小浪底水利枢纽布设的3条导流洞完成导流任务后,陆续改建成永久孔板泄洪洞。孔板洞改建成泄洪洞不仅节省投资,而且可以控制泄洪洞内水流流速,延长泄洪建筑物,但其改建工程是泄洪系统中施工难度最大的关键项目,而其成败的关键在于解决高水头、高流速、高含沙量对孔板洞流道的磨损。 相似文献
13.
小底大坝帷幕灌浆工程规模大、难度大、地质条件复杂、技术含量高。施工中充分利用了国内外成功的施工手段。并将国外先进的施工技术与国内成熟的施工工艺相结合形成了一系列完整的灌浆工艺。引进了稳定性浆液、,GIN灌浆法、灌过程监控、自动记录等新工艺,新技术;研制和改进了液压、气压灌浆塞和用于灌浆监控系统的压力、流量监视器等施工机具用仪器,这些先进的工艺和机具都推广应用价值。小浪底的帷幕灌浆施工技术为我国灌 相似文献
14.
汾河临汾城区段蓄水美化工程位于汾河下游,针对发生中小洪水机率高、河道水质差、水源缺乏、河床易冲刷且渗漏严重等特点,采取了分槽泄洪、排污、桩柱抗冲、高喷防渗、多种水源补水等措施。 相似文献
15.
长江的水利资源极为丰富,同时也造成洪水泛滥。三峡工程的兴建既可解除洪灾水患,又可充分利用水利资源造福人民。本文从各个角度论述了兴建长江三峡水利工程的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17.
介绍百色水利枢纽RCC主坝表孔宽尾墩联合消能工设计、试验研究成果。该工程泄洪流量大、下泄功率高、河床水深偏浅且地质条件较差,通过研究,确定采用“表孔宽尾墩 中孔跌流 底流式消力池”新型联合消能工,溢流面设置掺气坎,减轻溢流坝面气蚀破坏。消力池底板厚5~8m,附加底板锚筋,满足安全需要。 相似文献
18.
百色水利枢纽工程RCC主坝高130m,最大水头差102m,溢流坝最大单宽流量约166m^3/S,流速超过40m/s,采用宽尾墩加消力池联合消能,由于水头高,流速大,堰面气蚀问题突出,水流掺气是减灭气蚀的有效方法,通过分析其它工程掺气减蚀的经验,就百色水利枢纽大比例尺模型试验来研究百色掺气水流的特性,掺气减蚀效果的评估以及掺气坎的最佳布置。 相似文献
19.
电力行业标准DL/T5178-2003《混凝土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修订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叙述了电力行业标准DL/T5178-2003《混凝土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修订过程、修订原则及修订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生物护坝措施在汾河下游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汾河下游段河道行洪速度缓慢,土堤长期受洪水浸泡,极易垮堤决口。如何固土,提高土堤的耐浸性就成为土堤稳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生物护坝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