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856篇 |
免费 | 276篇 |
国内免费 | 111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59篇 |
技术理论 | 1篇 |
综合类 | 430篇 |
化学工业 | 334篇 |
金属工艺 | 4篇 |
机械仪表 | 7篇 |
建筑科学 | 172篇 |
矿业工程 | 52篇 |
能源动力 | 177篇 |
轻工业 | 3篇 |
水利工程 | 2224篇 |
石油天然气 | 1622篇 |
无线电 | 4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30篇 |
冶金工业 | 22篇 |
原子能技术 | 4篇 |
自动化技术 | 9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0篇 |
2023年 | 56篇 |
2022年 | 71篇 |
2021年 | 69篇 |
2020年 | 117篇 |
2019年 | 98篇 |
2018年 | 138篇 |
2017年 | 123篇 |
2016年 | 166篇 |
2015年 | 165篇 |
2014年 | 223篇 |
2013年 | 170篇 |
2012年 | 291篇 |
2011年 | 365篇 |
2010年 | 228篇 |
2009年 | 219篇 |
2008年 | 177篇 |
2007年 | 238篇 |
2006年 | 232篇 |
2005年 | 266篇 |
2004年 | 219篇 |
2003年 | 197篇 |
2002年 | 154篇 |
2001年 | 179篇 |
2000年 | 217篇 |
1999年 | 178篇 |
1998年 | 146篇 |
1997年 | 106篇 |
1996年 | 113篇 |
1995年 | 105篇 |
1994年 | 50篇 |
1993年 | 46篇 |
1992年 | 31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16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1年 | 1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小浪底水利枢纽是治理开发黄河的关键性控制工程,已于1997年10月截流,2000年1月9日首台机组并网发电,工程建设管理按照国际招标工程的管理模式进行。几年来,通过业主、监理、设计、承包商四方共同努力,为中国的国际工程建设管理积累了很多好的经验,为国内其他工程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相似文献
52.
53.
在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中,有压排沙洞衬砌工程成功采用了无粘结后张预应力混凝土衬砌的施工方法,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无粘结预应力隧洞衬砌工程,开创了无粘结预应力系统在我国水电工程中运用的先河。实践证明,小浪底水利本世纪排沙洞预应力系统设计上是成功的,结构上是安全可靠的,经济上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54.
小浪底水利枢纽布设的3条导流洞完成导流任务后,陆续改建成永久孔板泄洪洞。孔板洞改建成泄洪洞不仅节省投资,而且可以控制泄洪洞内水流流速,延长泄洪建筑物,但其改建工程是泄洪系统中施工难度最大的关键项目,而其成败的关键在于解决高水头、高流速、高含沙量对孔板洞流道的磨损。 相似文献
55.
小浪底小利枢纽工程在主坝基础灌浆中采用了自动记录仪和稳定浆液,调整结束标准,固结灌浆采用新的检查方法,并成功地进行了GIN灌浆法生产性试验,相应地推动了国内灌浆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56.
57.
58.
简介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复杂的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庞大的工程规模.该枢纽设计有3 条排沙洞,担负着泄洪、排沙、调节径流和保证进水口不被泥沙淤堵的任务.根据排沙洞的水库运用要求,灌浆帷幕下游排沙洞洞身段设计为混凝土后张预应力隧洞.通过大量的调研、试验、分析论证,在施工前确定该预应力方案选用无粘结预应力系统,成为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无粘结预应力隧洞衬砌工程,在国内尚属首例. 相似文献
59.
小底大坝帷幕灌浆工程规模大、难度大、地质条件复杂、技术含量高。施工中充分利用了国内外成功的施工手段。并将国外先进的施工技术与国内成熟的施工工艺相结合形成了一系列完整的灌浆工艺。引进了稳定性浆液、,GIN灌浆法、灌过程监控、自动记录等新工艺,新技术;研制和改进了液压、气压灌浆塞和用于灌浆监控系统的压力、流量监视器等施工机具用仪器,这些先进的工艺和机具都推广应用价值。小浪底的帷幕灌浆施工技术为我国灌 相似文献
60.
用遗传算法求解油藏动态预测的非线性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油藏动态预测中的几类有代表性的非线性模型,简单介绍了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及计算步骤,探讨了其在油藏动态预测中,求解几类非线性模型的应用,该方法易于在计算机上编程实现。以实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很好的精度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