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856篇 |
免费 | 276篇 |
国内免费 | 111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59篇 |
技术理论 | 1篇 |
综合类 | 430篇 |
化学工业 | 334篇 |
金属工艺 | 4篇 |
机械仪表 | 7篇 |
建筑科学 | 172篇 |
矿业工程 | 52篇 |
能源动力 | 177篇 |
轻工业 | 3篇 |
水利工程 | 2224篇 |
石油天然气 | 1622篇 |
无线电 | 4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30篇 |
冶金工业 | 22篇 |
原子能技术 | 4篇 |
自动化技术 | 9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0篇 |
2023年 | 56篇 |
2022年 | 71篇 |
2021年 | 69篇 |
2020年 | 117篇 |
2019年 | 98篇 |
2018年 | 138篇 |
2017年 | 123篇 |
2016年 | 166篇 |
2015年 | 165篇 |
2014年 | 223篇 |
2013年 | 170篇 |
2012年 | 291篇 |
2011年 | 365篇 |
2010年 | 228篇 |
2009年 | 219篇 |
2008年 | 177篇 |
2007年 | 238篇 |
2006年 | 232篇 |
2005年 | 266篇 |
2004年 | 219篇 |
2003年 | 197篇 |
2002年 | 154篇 |
2001年 | 179篇 |
2000年 | 217篇 |
1999年 | 178篇 |
1998年 | 146篇 |
1997年 | 106篇 |
1996年 | 113篇 |
1995年 | 105篇 |
1994年 | 50篇 |
1993年 | 46篇 |
1992年 | 31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16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1年 | 1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喷砂射孔作为降低地层破裂压力的预处理技术,在川西地区已被广泛地使用。本文对喷砂射孔降低地层破裂压力技术的机理进行了研究,对近几年来川西地区喷砂射孔现场试验的9个主要施工参数(喷嘴直径、喷嘴个数、磨料体积浓度、磨料性质、砂量、施工排量、施工泵压、喷射速度、喷砂时间)进行了研究分析。分析得出:喷射速度和喷砂时间为两个最关键的参数,为了达到降低破裂压力的效果,喷射速度应大于260m/s,喷砂时间应达到20~30m in。研究分析结果经过应用后,施工参数得到了优化,进行现场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 相似文献
72.
运用三维地震资料迭前深度偏移处理、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3700测井曲线岩性识别、相干体数据裂缝预测、岩性反演、测井裂缝识别等新技术和新方法,在地震学、地质学、测井学、岩石学及地质力学等多学科理论的指导下,落实潜山顶面构造特征、岩性分布特征、裂缝发育规模,搞清潜山油藏的本质特征,将其研究成果运用于生产实践,取得较好的勘探开发效果,从而为古潜山油藏的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3.
74.
毛管压力曲线分析新方法及其在油气藏描述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通过对毛管压力曲线的双曲线拟合,从压汞毛管压力资料中提取一个储层孔隙结构方面新的重要参数RA,其物理意义是汞在岩石中开始形成一个连续且内部连通良好的孔隙系统时的孔喉半径。并通过实例用RA顶点的大小评价储层的好坏及油气聚集部位,效果十分理想。 相似文献
75.
地震资料解释与储层横向预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曹统仁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1997,19(4):20-26
阐述了地震资料解释与含油气储层预测的关系;详细讨论了用地震技术进行储层横向预测的地质—地球物理前提、基本原理、方法和步骤,并强调在储层研究中,结合地质、钻井、测井资料,用VSP和人工合成地震记录等技术精确标定含油气储层的重要性;介绍了地震常规精细处理与各种地震特殊处理相结合在储层预测中的效果。 相似文献
76.
以古地貌分析、砂体展布特征为指导,开展了潜江凹陷建新地区多种技术手段的地震储层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振幅类与波形类属性是该区的敏感性参数,并且通过本地区的岩石物理分析,认为波阻抗也能较好地区分储层;在刻画储层展布形态的同时与构造相叠合落实了多个构造-岩性圈闭,进一步明确该区构造-岩性油藏的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77.
潘先国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14,(4):58-61
坪北油田由于地层水敏、地层负压亏空的限制,常用的水力冲砂法易造成油层污染。机械捞砂作业与水力冲砂法相比具有两大优势:一是无洗井冲砂液,有利于油层保护,能满足特殊作业的需要;二是工艺结构简单,使用维护方便,成本低。为提高坪北油田机械捞砂作业的有效率,借助于对"机械捞砂作业管柱设计数学模型"的研究,设计出捞砂管柱及捞砂趟数,并应用于生产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为完善油井清砂提供了新的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78.
黄河小浪底调水调沙是治黄管理的重要措施。通过对实测流量和排沙量变化过程的分析,依据插值和拟合数学理论,结合matlab得到排沙量与时间、流量的函数关系式,并进行数值分析验证,对调水调沙试验的效果进行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79.
选择一口井测井系列,主要依据井的区域地质情况,井所钻探的地层是否存在邻井、井所钻探的油藏是否处于生产开发期等因素。测井系列的选择应满足油气勘探、开发的需要,满足地质和工程评价需要等要求。裸眼直井段测井系列选择,除必测项目外,建议增测地层倾角、微电阻率成像、ECS元素俘获测井项目。主要解决地层剥蚀面识别问题。裸眼水平井段测井系列选择,建议增测微电阻率成像、核磁共振、ECS元素俘获测井项目。套管井测井系列选择,建议增测存储式测井项目。创新优选的测井系列和资料采集项目符合中石化南方公司的勘探要求,为涪陵工区页岩气低成本和高效开发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0.
茨9区油藏为发育边水的中孔中高渗油藏,利用直井开发的弊端日益凸现,水平井开发可行性研究的论证认为,该区油藏部署水平井开发优势明显。在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基础上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茨9区进行水平井开发方案设计,确定了水平井开发的目的层位、水平井段方向以及长度,并利用数值模拟对开发方案进行结果预测,结果表明水平井开发从累积产油量以及含水上升情况等方面都远优于直井开发,综上为茨9区的进一步开发提出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