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27篇
  免费   392篇
  国内免费   153篇
电工技术   60篇
综合类   351篇
化学工业   805篇
金属工艺   121篇
机械仪表   69篇
建筑科学   1437篇
矿业工程   421篇
能源动力   76篇
轻工业   376篇
水利工程   457篇
石油天然气   301篇
武器工业   6篇
无线电   36篇
一般工业技术   183篇
冶金工业   233篇
原子能技术   9篇
自动化技术   31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128篇
  2021年   131篇
  2020年   117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138篇
  2016年   160篇
  2015年   153篇
  2014年   273篇
  2013年   226篇
  2012年   339篇
  2011年   343篇
  2010年   289篇
  2009年   304篇
  2008年   262篇
  2007年   308篇
  2006年   257篇
  2005年   219篇
  2004年   181篇
  2003年   154篇
  2002年   143篇
  2001年   109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4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A new process of extracting vanadium from stone coal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 new process of extracting vanadium from the stone coal vanadium ore in Fangshankou, Dtmhuang area of Gansu Province, China was introduced. Various leaching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vanadium ore in Fangshankou is difficult to process due to its high consumption of acid and the high leaching rate of impurities. However, the leaching rate can be up to 80% and the content of V2O5 in the residue can be between 0.22%-0.25% in the process of ore fine grinding→oxidation roasting→mixing and ripen-ing→aqueous leaching→P2O4 solvent extraction→sulfiuie acid stripping→oxidation and precipitation→decomposition by heat. Also, the quality of flaky V2O5 produced by this process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GB3283-87. The total leaching rate of vanadium is 70%. Also, three types of wastes are easy to treat. The vanadium extraction process is better in relation to the aspect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an the sodium method.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消除砂土液化,保证处理深度范围内地基土上下均匀,为液化砂土桩处理探索新的途径.方法 夯扩挤密碎石桩采用相同的夯击能量和贯入度控制桩体质量,以高能量施工设备进行孔内夯击填料,振动和挤密桩底和桩间土,使松散砂土颗粒重排,提高砂土的承载力和压缩模量.笔者对比分析夯扩挤密碎石桩在沿海高速路基工程上的应用实例.结果 采用夯扩挤密碎石桩复合加固地基,可提高砂层标贯锤击数30%,消除砂土液化现象,提高地基承载力,与振冲桩相比节省造价约20%.结论 夯扩挤密碎石桩方法工艺简单,施工质量易保证,节约水资源;夯扩挤密碎石桩对于公路路基工程,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开辟了处理砂土液化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43.
在一台小型流化床燃烧试验台上对新疆石煤料团进行了焙烧特性的试验,着重考察了焙烧温度、焙烧时间、流化风速、添加剂种类对焙烧成球率的影响,并对飞灰、底渣、床料进行收集采样,利用水浸、质量分数为2%的Na2CO3溶液、6%的H2SO4溶液、10%的H2SO4溶液对各种样品浸取提钒,研究了焙烧温度、焙烧时间、浸取方式对转浸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水泥为添加剂,温度为930℃,焙烧时间为90min,采用质量分数为10%的H2SO4溶液酸浸,可得较高焙烧成球率和转浸率,钒总回收率约为55.1%,同时可有效回收石煤热能,用于产汽发电.  相似文献   
44.
利用本地瓷石和厂内废料代替河北邢台碱、长石和部分石英生产卫生瓷,可降低产品烧成温度,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45.
对于强震区坐落在深厚覆盖层(深度超过50 m)上的高土石坝,通过拟静力稳定分析结果初步判定其抗震稳定性是抗震设计的主要内容,其中水平向地震惯性力沿坝基覆盖层至坝顶的动态分布系数是关键。然而,现行《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标准》(GB 51247—2018)中地震惯性力动态分布系数多基于坐落在基岩上的高土石坝的动力响应规律确定,现有动态分布系数忽略了深厚覆盖层和地震动强度对地震动传播规律的影响。因此,以坐落在深厚砂砾石覆盖层上150 m级高黏土心墙堆石坝为研究对象,结合现行土石坝设计规范和国内已建高土石坝实例,基于统计平均的方法确定了坝顶宽度、坝料分区、坝坡坡比、覆盖层材料的静、动力特性等关键参数,深入探讨了150 m级高黏土心墙堆石坝在小震(0.1 g)、中震(0.2 g)和大震(0.4 g)规范谱地震动作用下不同深度砂砾石料覆盖层的动力响应分布规律,进而总结归纳出不同深度覆盖层下150 m级高黏土心墙堆石坝的水平向地震惯性力的动态分布系数,将其引入到拟静力法稳定分析中,最后基于最危险滑动面和最小安全系数与现行规范所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小震(0.1 g)和中震(0.2 g)下采用文中推荐的考虑深厚覆盖层和地震动输入强度影响的水平向地震惯性力动态分布系数时将得到更符合工程实际的评价结果。研究成果可为深厚覆盖层上的高土石坝抗震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6.
砾石土心墙料压实度指标是砾石土心墙大坝工程质量控制的一个关键指标,常借助核子密度仪进行快速检测。鉴于砾石土的非均质特性,常规方法利用最大干密度均值求取的压实度为近似值,当实际最大干密度大于最大干密度均值时,压实度计算值偏大,易引起误判,影响工程质量。提出了压实度保证率概念,通过压实度及压实度保证率双控指标,对常规方法进行优化,明确了优化方法的评定流程及判定准则。并结合两河口水电站工程实例,论证了常规方法仅为优化方法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通过两河口水电站工程2019年3月份实测数据对比分析发现:采用常规方法检测的压实度均一次检验合格,而采用优化方法检测时,存在个别不合格点,需进一步复测。优化方法较常规方法更为严格,提高了工程安全裕度,保障了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47.
胶凝砂砾石材料是一新型筑坝材料,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用水量是影响胶凝砂砾石强度的重要因素。通过抗压强度试验分析用水量对胶凝砂砾石抗压强度的影响,得出:最优用水量随胶凝材料掺量的增大而增大,随砂率的增大而增大,最优用水量为85~125 kg/m~3;最优水胶比随胶凝材料用量的增加而减小,随龄期的增加呈减小的趋势,最优水胶比为0.95~1.35。用水量对抗压强度的影响仅次于水泥用量,在施工过程中,应将其作为胶凝砂砾石材料的一项重要参数来控制,以保证胶凝砂砾石材料的性能。  相似文献   
48.
为了研究平面外倾斜对石拱桥承载力影响,建立了石拱桥主拱圈及上部结构的三维有限元ANSYS模型,考虑主拱圈平面外倾斜,采用牛顿-拉普森法迭代算法计算桥面均布活荷载极限值,分析极限状态下主拱圈的受力及损伤状态,总结了主拱圈平面外倾斜对桥面承载能力的影响规律,为该类石拱桥的安全及损伤评估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9.
针对纤维投料机在纤维称量过程中偏差过大的现象,在分析纤维投料机结构与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基于LabVIEW对纤维称量过程的数据采集,利用回归分析及最小二乘拟合原理,建立了纤维投料机质量称量过程非线性校正数学模型,并利用 LabVIEW 上位机系统将拟合系数实时反馈至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的质量称量控制模块,实现了对质量称量过程的实时自动校正.通过静态加载试验及沥青玛蹄脂碎石( stone mastic asphalt,SMA)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试验对校正后的质量称量系统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采用该控制方式后,纤维质量称量偏差由校正前的7.3%下降至1.4%,达到了±2%的误差设计要求.校正后生产的SMA混合料空隙率降低了17%,车辙变形量减少,动稳定度提高了4.4%,抗弯拉强度与弯曲破坏劲度模量分别提高了7%和10%,且其他路用性能指标均比校正前有所提高,并与室内试验最佳纤维掺量下的性能相吻合,为避免纤维少投或多投现象的发生及提高SMA混合料的质量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50.
Maintaining or restoring physical habitat diversity is a central tenet of sustainable river management, yet a link between habitat and ecological diversity in fluvial systems has long remained equivocal. The lack of consistent evidence partly reflects the problems of characterizing habitat in ways that are ecologically meaningful. This paper assesses the influence of habitat heterogeneity and complexity on macroinvertebrate assemblages in a mountain gravel‐bed river. With the use of 0.1‐m resolution data obtained from an acoustic Doppler current profiler, heterogeneity and complexity in hydraulic conditions and bed topography were characterized using 13 metrics applied to 30 areas, each 1 m2, with an invertebrate sample collected from each area. Turnover of invertebrate taxa (i.e., β‐diversity) between sampled areas was rather limited, but observed differences in diversity were related significantly to several metrics of habitat heterogeneity. Invertebrate abundance was related to habitat diversity, patch size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and patch size, whereas the Shannon diversity was related to the number of patches and patch size. None of the habitat complexity metrics accounted for a significant amount of observed variation in invertebrate communities between sampled areas. The paper demonstrates that high‐resolution data can help reve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habitat and benthic invertebrate divers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