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8134篇 |
免费 | 7995篇 |
国内免费 | 3262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7322篇 |
技术理论 | 2篇 |
综合类 | 6345篇 |
化学工业 | 10136篇 |
金属工艺 | 4840篇 |
机械仪表 | 5796篇 |
建筑科学 | 6967篇 |
矿业工程 | 5879篇 |
能源动力 | 3555篇 |
轻工业 | 5262篇 |
水利工程 | 2736篇 |
石油天然气 | 8179篇 |
武器工业 | 837篇 |
无线电 | 4019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6890篇 |
冶金工业 | 4751篇 |
原子能技术 | 1042篇 |
自动化技术 | 483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648篇 |
2024年 | 1852篇 |
2023年 | 1691篇 |
2022年 | 2182篇 |
2021年 | 2683篇 |
2020年 | 2938篇 |
2019年 | 2353篇 |
2018年 | 2124篇 |
2017年 | 2465篇 |
2016年 | 2703篇 |
2015年 | 2793篇 |
2014年 | 4369篇 |
2013年 | 4406篇 |
2012年 | 5402篇 |
2011年 | 5678篇 |
2010年 | 4121篇 |
2009年 | 4012篇 |
2008年 | 3644篇 |
2007年 | 4645篇 |
2006年 | 4468篇 |
2005年 | 3756篇 |
2004年 | 3367篇 |
2003年 | 2892篇 |
2002年 | 2421篇 |
2001年 | 2162篇 |
2000年 | 1819篇 |
1999年 | 1475篇 |
1998年 | 1220篇 |
1997年 | 1019篇 |
1996年 | 851篇 |
1995年 | 721篇 |
1994年 | 628篇 |
1993年 | 378篇 |
1992年 | 340篇 |
1991年 | 261篇 |
1990年 | 200篇 |
1989年 | 169篇 |
1988年 | 102篇 |
1987年 | 99篇 |
1986年 | 64篇 |
1985年 | 66篇 |
1984年 | 29篇 |
1983年 | 25篇 |
1982年 | 29篇 |
1981年 | 19篇 |
1980年 | 25篇 |
1979年 | 20篇 |
1964年 | 5篇 |
1959年 | 15篇 |
1951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993.
耿怀德;王来锁;王波;郑向军;郝云晓;权龙 《液压与气动》2025,49(4):63-70
在现有的液压系统中,采用机加工的集成阀块将不同功能的液压阀集成,其内部存在大量工艺孔道和刀尖容腔,造成严重的局部损失和沿程损失。为了减少能量损失、减轻重量、节省成本,采用铸造方式将主要功能阀阀体及油路集成一体,设计全新的低压损集成阀组。运用基于液气两相流体模型的CFD方法对比分析设计前后压力损失情况,在满足原有液压系统要求的基础上,压损降低50%以上。 相似文献
994.
995.
针对基于自抗扰原理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存在待整参数多和参数物理意义不明显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滑模自抗扰控制算法。首先,利用滑模趋近律构建出最优控制函数,将扩张状态观测器及非线性误差反馈控制律中的 fal 函数用最优控制函数代替,从而减少待整参数,完成对非线性自抗扰控制器结构的优化。其次,使用李雅普诺夫函数对改进滑模自抗扰控制器的稳定性进行分析。最后,采用 Matlab 仿真验证该算法的可行性。仿真结果表明: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采用改进滑模自抗扰控制器后,既能保留非线性自抗扰法无超调起动和抗负载扰动能力强的优点,又能提高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的动态稳态性能。 相似文献
996.
为了开发用于SARS病人的微型变压吸附制氧机,实验研究了吸附时间、反吹比、产品气量、吸附塔高径比以及吸附剂种类等工艺参数对微型变压吸附分离空气制氧装置的产品纯度和回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变压吸附微型化条件下,最佳的吸附时间为12 s和反吹比为0.5;随着产品气流量的增加,产品气纯度下降,而回收率升高,在所要求的纯度下,回收率能达到19%;吸附剂的种类对变压吸附制氧过程有重要的影响;在微型化条件下,合适吸附塔的高径比为3.7~4.0之间. 相似文献
997.
本文给出了文献[1]认为无法找到的应力函数,求出了厚壁圆筒在二次分布压力下的弹性理论解。所导出的广义拉梅公式具有更广范的使用范围,不仅可以解释拉梅公式使用不当所引起的偏差,对有关工程问题的设计和计算也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8.
针对摩擦非线性扰动和外部干扰影响光电稳定平台跟踪性能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Elastoplastic摩擦模型的自抗扰控制方法.首先,建立了基于Elastoplastic摩擦的伺服系统空间状态模型;其次,利用Elastoplastic模型前馈补偿系统中的摩擦非线性,减小量测噪声对系统的影响,并初步抑制摩擦力矩对系统的干扰,然后,基于该模型设计摩擦补偿与自抗扰控制相结合的复合控制器,最后对带有摩擦的伺服系统进行了仿真实验,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复合控制方案能够提高光电稳定平台的跟踪性能,验证了所提出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999.
风力发电机内部配储系统通常需要采用DC/DC变换器连接到直流母线,而采用传统比例积分(proportional integral,PI)控制的储能DC/DC变换器由于动态性能不佳,在电网惯量/频率支撑过程中易导致母线电压跌落较多甚至产生欠压停机的风险。文中提出采用自抗扰控制对LLC型储能DC/DC变换器的抗扰性能与动态性能进行提升,并利用改进灰狼算法对自抗扰控制器的6个核心参数进行离线自寻优。改进灰狼算法将动态邻域搜索引入到传统灰狼算法的位置更新策略中,有效提升了自寻优算法的收敛速度。所提改进灰狼优化自抗扰控制方法能够缩短母线电压恢复时间,快速协调配储风机和电网之间的能量交换,有效提升配储风机的母线电压稳定性和惯量/频率支撑能力。MATLAB/Simulink仿真结果验证了文中所提控制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