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2篇
  免费   102篇
  国内免费   55篇
电工技术   20篇
综合类   135篇
化学工业   367篇
金属工艺   7篇
机械仪表   21篇
建筑科学   216篇
矿业工程   47篇
能源动力   19篇
轻工业   88篇
水利工程   154篇
石油天然气   36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5篇
冶金工业   17篇
原子能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1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991.
In order to develop an effective MIBK removal method of H2TaF7 solution in tantalum extraction process, MIBK removal from aqueous solution by the aeration method was investigated by using an aeration column with the dimensions of 78 mm in inner diameter and 1 100 mm in length. The effects of aeration conditions on aerating efficiency were investigated in the ranges of temperature 303–333 K, airflow rate 50–300 L/h, volume of solution 1 600–3 200 mL. Aerating efficiency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emperature and airflow rate. MIBK in aqueous solution can be removed from 0.058 mol/L to 0.002 mol/L at 50°C, airflow rate 200 L/h, volume of solution 2 400 mL and aeration time 1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MIBK can be removed effectively from aqueous solution by the aeration method. Biography of the first author: LI Qing-gang, engineer, born in March 1966, majoring in extraction metallurgy of rare metals, application of membrane separation technology to metallurgical process.  相似文献   
992.
喷射式浮选机浸没式充气搅拌装置结构参数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浸没式充气搅拌装置的结构,并与长喉管充气搅拌装置进行对比。通过浸没式充气搅拌装置结构参数的优化试验,确定了喉管内径、喉管长度及喉管出口至假底的距离3个参数。FJCA系列浮选机充气性能等指标达到了较高水平,具有使用寿命长、维护工作量小等特点,在多个选煤厂得到了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3.
将硫自养反硝化工艺与潜流人工湿地相结合,考察了其对低碳氮比污水中氮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增加曝气装置后硫自养波形潜流人工湿地的脱氮效果可以得到保障,在气水比为8∶1、水力负荷为0.8 m3/(m2·d)时,TN去除率为(70±5)%,出水TN浓度低于8 mg/L;NH4+-N去除率在90%以上,出水NH4+-N浓度低于3 mg/L;COD去除率为(50±2)%,出水COD浓度低于40 mg/L;p H值可维持在7~9。同时,石灰石填料具有同步除磷的效果。该工艺具有脱氮效率高、效果好、运行费用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994.
995.
为了提高曝气生物滤池(BAF)对景观水体的脱氮效果,开发了前置反硝化BAF工艺,考察了其对景观水体的处理效果及影响因素,并与传统BAF工艺作比较。结果表明,前置反硝化BAF工艺对TN和浊度的去除效果明显优于传统BAF工艺,前者对TN和浊度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5%和88%,而后者的分别为30%和47%;两种工艺对COD和氨氮的去除效果相近,但前置反硝化BAF工艺的出水水质更稳定;对于前置反硝化BAF工艺,当水力负荷为1.42~4.95 m/h时,对COD、氨氮和TN的去除率均随水力负荷的增加而降低;在水力负荷为2.12 m/h的条件下,回流比对COD和氨氮的去除效果影响不大,但对TN的去除率随回流比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最佳回流比为1.5∶1;另外,对TN的去除率随进水C/N值的增加而升高,当C/N6时,系统的脱氮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96.
采用分段进水生物脱氮工艺处理小区生活污水,考察了在低DO条件下,不同曝气方式对硝化率及污泥沉降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曝气量为0.27m^3/h、MLSS平均为2700mg/L左右、好氧区的DO为0.26~2.5mg/L的条件下,当进水氨氮为44~55mg/L时,对氨氮的去除率保持在95%以上,对COD的去除率〉90%;当控制好氧区第1、2格室的DO分别为0.5~0.7和1.0~1.2mg/L时,系统的硝化率维持在90%以上,出水中的氨氮〈2mg/L;在恒定曝气量下,向进水中投加有机碳源,当水质改变较快时,容易引起丝状菌污泥膨胀,但通过恒DO曝气控制,可使污泥的沉降性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997.
充气量和循环量对浮选柱气含率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浮选柱气含率的大小是影响浮选柱精矿回收能力和实际分选效果的重要参数之一。本文探讨了充气量和循环量对浮选柱平均气含率和轴向气含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循环量情况下,浮选柱内平均气含率随充气量增加而增加;在相同充气量情况下,浮选柱平均气含率随循环量增加而减小;在较小循环量和较小充气量的情况下,轴向气含率呈现底部大于顶部;在较大循环量和较大充气量的情况下,轴向气含率呈现底部小于顶部。  相似文献   
998.
缺氧变速生物滤池+SASBR处理城市污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缺氧变速生物滤池+SASBR工艺,在常温下处理城市污水的效果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进水CODCr均值为215.4mg/L左右,NH3-N为27.3mg/L,SS为91.6mg/L时,经过本工艺的处理后,其出水CODCr为20.0-25.0mg/L,NH3-N为9.0-11.0mg/L,SS约为11.0mg/L,满足国家综合排放(GB8978-1996)一级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999.
姜旭 《净水技术》2012,31(4):66-69
该文对水中1,1,1-三氯乙烷的三种去除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曝气吹脱能有效去除水中1,1,1-三氯乙烷。当初始浓度为14 mg/L时,曝气流量越大,去除率越高,在固定的曝气流量下,曝气时间越长,去除效果越好,当曝气时间达到35 min时去除率达到100%;当气水比为3.5时,剩余污染物浓度可以满足国标限值要求;在相同的曝气流量下,1,1,1-三氯乙烷去除效果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pH值对1,1,1-三氯乙烷去除无影响。水源水条件下,当1,1,1-三氯乙烷初始浓度为1 mg/L、粉末活性炭投加量为20 mg/L、吸附时间为120 min时,1,1,1-三氯乙烷吸附达到平衡,30 min去除率达42%。1,1,1-三氯乙烷初始浓度为5 mg/L,煮沸,2 min后即可达到国标限值以下,5 min后去除率可达80%。  相似文献   
1000.
通气条件对曲霉N1-14'产生L-苹果酸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报道了在曲霉 N1 -1 4' (Aspergillus sp.N1 -1 4' )利用葡萄糖产生 L-苹果酸已达80 g/ L的工艺条件下 ,进一步深入探讨通气条件对 L-苹果酸产生的影响。观察到曲霉 N1 -1 4' 产酸时对氧的需求是动态变化的 ,顺其自然则既能降低能耗又能提高产率 ;曲霉 N1 -1 4'对通气条件的改变非常敏感 ,改变通气条件 ,其胞质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及胞质中丙酮酸羧化酶活力均明显变化 ,而且 2者之间呈很好的线性正相关 (r=0 .9563 ) ,表明通气条件直接作用于催化 CO2 固定反应的酶 ,从而影响曲霉 N1 -1 4' 产生 L-苹果酸 ,提示应以丙酮酸羧化酶为指示对溶氧条件做进一步优化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