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5篇
  免费   285篇
  国内免费   207篇
电工技术   38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336篇
化学工业   459篇
金属工艺   8篇
机械仪表   97篇
建筑科学   176篇
矿业工程   56篇
能源动力   117篇
轻工业   427篇
水利工程   891篇
石油天然气   7篇
无线电   48篇
一般工业技术   180篇
冶金工业   19篇
原子能技术   7篇
自动化技术   270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227篇
  2021年   171篇
  2020年   151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107篇
  2017年   103篇
  2016年   131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195篇
  2013年   170篇
  2012年   197篇
  2011年   179篇
  2010年   149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124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Agricultural residues (cotton straw) were added as very small particles to polystyrene (PS) at different weight ratios by using a melt‐mixing technique. The dynamic mechanical tests were performed over a wide range of temperatures and frequencies by using an ARES rheometer (Rheometrics Scientific) operated in the dynamic mode. The dynamic mechanical properties in terms of the storage modulus (G′), loss modulus (G″), compliance moduli, loss tangent, and dynamic viscosity were studied and compared for PS and PS composit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ynamic mechanical moduli and viscosity were found to increase with the addition of cotton straw and rise further with its loading increasing. © 2004 Wiley Periodicals, Inc. J Appl Polym Sci 93: 37–40, 2004  相似文献   
42.
详细叙述了研制耐老化防雾滴农膜母料的载体树脂、化学助剂、生产设备、工艺流程以及产品在塑料棚膜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43.
基于自然灾害风险理论和旱灾物理成因,考虑干旱的危险性、承灾体的暴露性、环境的脆弱性以及抗旱减灾能力等方面的要素,运用“自下而上”的区划方法,对湖南省农业干旱灾害风险进行了区划。以县级行政区为最小区划单元,选取9个评价指标并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农业干旱灾害风险指数,采用基于GN算法的区域区划方法,将湖南省划分为5个干旱灾害风险等级和12个分布区,其中常德市、衡阳市、郴州市等地部分地区风险较高;划分结果与湖南省水稻生产干旱灾害风险区划的结果多数相同,验证了区划结果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44.
采用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和标准化土壤水指数分别表征气象干旱和农业干旱,基于干旱事件三维识别和气象干旱与农业干旱事件对的匹配结果,利用Copula函数条件概率分布和贝叶斯网络概率模型分析了西北地区农业干旱对气象干旱的时空多角度响应关系。结果表明:基于线性、非线性关系模型及Copula函数条件概率分布确立了西北地区农业干旱对气象干旱的干旱历时、干旱烈度、干旱面积及干旱迁移距离间最优响应关系分别为二次多项式模型、基于Frank Copula函数的非线性关系模型、指数模型和线性模型;建立的气象、农业干旱变量间的响应概率特征曲线可定量预测西北地区不同程度的气象干旱发展为农业干旱的概率;已知气象干旱特征条件下,根据最优响应关系及响应概率特征曲线可对农业干旱特征及其发生概率进行可靠预测。  相似文献   
45.
当前智慧温室大棚系统过程数据的综合利用率低,种植经验与果蔬生长过程数据无法实时监控,导致无法更好的控制果蔬的生长过程环境的数据。该文通过智慧大屏的监控系统实现对大棚农作物生长过程环境参数进行实时跟踪,实现温室大棚果蔬的种植环境的过程优化。实验证实,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提升对大棚作物的监控,对果蔬的种植管理有较好的改进。  相似文献   
46.
长江经济带水资源总量充沛,但人均水资源量以及单位面积耕地占有量处于较低水平;农业用水量超过供水总量的50%,而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低。研究长江经济带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对保护长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Malmquist-Panel Data两阶段模型,对长江经济带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时空差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水资源禀赋、节水农业发展水平、"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的实施、区域变量以及部分时间变量等对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种植结构即粮食播种面积占比则有着显著的负向影响;长江经济带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时空差异特征明显。因此,对于长江经济带,应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农作物种植结构;同时,加强地区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实现长江经济带整体发展与各区域特色发展协同共进。  相似文献   
47.
通过对桃江引水口处设置取水口模型并进行试验,在不同工况下对取水口不同布置方案进行研究,分析纵向底流槽内泥沙平均淤积厚度变化、纵向底流槽内泥沙级配变化及排沙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受进口端过水断面增大影响及取水口前端所在弯道段的横向环流作用,推移质泥沙从进口端不断输移至出口端。平面形态上,取水口口门前泥沙以沙波形式向前推进,取水口口门内泥沙以薄沙层形式淤积。根据试验结论,提出最佳设计方案,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8.
辽宁省玉米水分生产率时空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 2005- 2017 年辽宁省 14 个地级市玉米种植数据、灌溉用水量及气象数据等资料, 运用线性倾向估计及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 从不同地区、不同降水年型( 枯、平、丰) 角度出发, 分析不同玉米水分生产率指标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结果表明: 在时间尺度上, 全省玉米灌溉水分生产率多年平均值为 11 63 kg / m3 , 玉米水分生产率总体每 10 a 以 01 04 kg/ m3 的速率波动上升; 在空间尺度上, 全省玉米灌溉水分生产率均值呈现出西北 高、东南低的空间分异, 玉米水分生产率在枯水年( 2006) 和平水年( 2007) 总体均表现为东北高、西南低, 而丰水年 ( 2012) 则表现为西北高、东南低; 玉米单产量是影响各水分生产率指标最显著的因素。该研究成果可为提高辽宁省农业用水效率、缓解水资源压力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49.
中国南北过渡带干旱时空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识别中国南北过渡带的干旱状况,利用研究区内1960-2015年32个气象站逐月降水量和月平均气温等资料,计算每个站点的逐月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并利用累积距平法等分析中国南北过渡带干旱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就时间变化而言,干旱强度、干旱历时以及不同等级的干旱发生频率随时间均呈上升趋势,并且,轻旱在所有等级干旱中占比最重,为55.6%;就季节变化而言,干旱的发生具有季节性规律,春旱的强度最大,且历时较长,夏旱最易发生,秋旱的发生频率总体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20世纪90年代达到最大值,冬旱的历时值最短;就空间变化而言,研究区内北部相对干旱,南部相对湿润,武都地区和研究区内的河南地区最为干旱,甘肃南部反而是整个研究区最湿润的地区。  相似文献   
50.
为了解铁岭县凡河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现状,本文以铁岭县多年乡镇统计报表为基础,结合输出系数法及源强系数法分析了凡河流域2007-2009年四种农业非点源污染物排放量及其排放强度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流域内农业非点源污染物排放总量呈持续上升趋势,总氮、总磷、化学需氧量及氨氮的平均排放量为3174.5、361.4、16624.5和3980.3t/a;(2)流域内主要污染物为化学需氧量,主要污染源为畜禽养殖;(3)污染物排放总量及强度空间上大致呈中、西部高,东部低的特点,李千户乡及铁岭市区为主要污染区域。为有效地控制凡河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当地政府应把重点放在畜禽粪便及居民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