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3篇
  免费   131篇
  国内免费   57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103篇
化学工业   733篇
金属工艺   20篇
机械仪表   22篇
建筑科学   104篇
矿业工程   13篇
能源动力   8篇
轻工业   163篇
水利工程   24篇
石油天然气   204篇
武器工业   8篇
无线电   1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8篇
冶金工业   4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陈涛  李春荣 《应用化工》2011,40(1):34-37
从炼油厂污水池底泥中分离出3株石油降解菌。经过摇床培养研究了各菌株及混合菌对石油烃的降解性能,并考察了营养物质、电子受体对石油污染生物降解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25 d后,3种单菌对石油烃的降解率依次达到87.69%,52.14%,92.02%,混合菌高达93.18%;营养物质、电子受体对石油污染物生物降解影响显著,营养物质N与P适宜比为2∶1(质量比),电子受体H2O2适宜累计添加量为12 000 mg/kg。  相似文献   
942.
环境中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及其降解产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站敏  焦竑南  谢元华  朱彤  刘闯  杨肖 《广东化工》2011,38(10):57-58,62
文章综述了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及其降解产物在环境中的分布、对环境的影响及其降解研究的现状。降解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的方法主要有物化吸附、化学氧化、光降解和生物降解等。文章从生物降解机理、菌群间的相互作用和降解工艺等3个方面对生物降解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对未来研究趋势进行了分析,为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943.
油田含聚污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含聚污水量的逐年增加,越来越多的聚丙烯酰胺降解技术应用到含聚污水处理领域.聚丙烯酰胺降解技术包括机械降解、化学降解、热降解和生物降解,其中生物降解技术成熟、无二次污染.因此,利用高效降解聚丙烯酰胺的菌株处理含聚污水将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对聚丙烯酰胺降解技术、微生物固定化技术进行了介绍,着重阐述了生物降解技术...  相似文献   
944.
研究了挤压态Mg-4.0Zn-0.2Ca合金的体外降解和细胞毒性,通过MTT法用L929细胞检测挤压态Mg-4.0Zn-0.2Ca合金的细胞毒性。研究结果表明:Zn和Ca元素能够显著提高挤压态Mg-4.0Zn-0.2Ca合金在模拟体液中的抗腐蚀能力,减慢降解率;挤压态Mg-4.0Zn-0.2Ca合金与细胞的相容性良好,可用于骨种植。  相似文献   
945.
聚己内酯/聚乙烯吡咯烷酮共混物的亲水性和生物降解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方法对聚己内酯(PCL)/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共混物进行表征,并对共混物进行接触角测试和体外降解试验。结果表明:PVP的加入对PCL的晶型无影响,两者在共混过程中并未发生化学反应;随着PVP质量分数的增加,共混物与水的接触角减小,黏附功和浸湿功同步增大,3种参数都在PVP质量分数为15%处发生转折;PCL/PVP共混物降解质量损失率随PVP质量分数的增加而逐渐增大,且共混物的总质量损失逐渐由以PCL为主过渡到以PVP为主,脂肪酶加速了PCL/PVP共混物的降解速率。  相似文献   
946.
在长期压缩条件下,城市生活垃圾孔隙率的变化规律不同于传统土力学中的土,垃圾孔隙率的变化同时受到生化降解和应力压缩的影响。基于城市生活垃圾可降解组分一阶动力学水解模型,分析建立了两种城市生活垃圾生化降解模型:单一组分生化降解模型和多组分生化降解模型。在生化降解模型和应力降解压缩模型基础上,提出了城市生活垃圾孔隙率计算模型。通过分析不同上覆应力(10,50,100,200,400,800 kPa)长期作用下的孔隙率变化,综合比较了不同生化降解模型以及垃圾组分和降解特性对孔隙率变化规律的影响。对于国内现阶段生活垃圾而言,多组分生化降解模型基础上预测的孔隙率变化规律与单一组分生化降解模型的分析结果一致,孔隙率随着长期压缩和降解的进行逐渐增加。然而,相比于单一组分生化降解模型,多组分生化降解模型更能反映垃圾组分及可降解组分降解能力对孔隙率变化规律的影响。  相似文献   
947.
为获得可回收的高效降解有机污染物光催化剂,采用水热/溶剂热二步法在TiO2纳米棒阵列上修饰Bi2MoO6纳米片,合成了Bi2MoO6/TiO2复合纳米棒阵列可见光催化剂。对Bi2MoO6/TiO2光催化剂的形貌、结构、化学元素组成和光学性能进行分析,并借助电化学工作站测试了Bi2MoO6/TiO2纳米棒阵列异质结构的光电化学性能和光催化性能,分析了光催化活性增强的机制。结果表明:较窄带隙的Bi2MoO6修饰TiO2纳米棒阵列拓宽了光谱响应范围,促进了光生载流子的有效分离和转移,显著提高了亚甲基蓝的光催化降解效率;TiO2和Bi2MoO6之间形成type Ⅱ型异质结,Bi2MoO6/TiO2的type Ⅱ型能带结构与可见光的扩展吸收之间的协同作用是光催化性能提升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948.
A biofilter column inoculated with Pseudomonas putida F1 was operated to study cometabolic biodegradation of trichloroethylene (TCE) gas using toluene as a primary substrate. Variations in the efficiency and capacity of TCE elimination with different inlet concentrations of toluene and TCE were investigated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competitive inhibition between toluene and TCE. Two toluene feeding methods, stage feeding along the column and cyclic feeding, were examined as strategies to enhance TCE cometabolic biodegradation by avoiding the toluene inhibition of TCE biodegradation and the toxic effect of TCE on cells and toluene dioxygenase enzymes. It was concluded that both methods are promising and that the determination of a suitable feeding frequency, recovery period, and inlet toluene concentration was required to optimize cyclic feeding in the cometabolic biodegradation of TCE.  相似文献   
949.
将好氧污泥碎解后在LB培养基上活化培养污泥中的微生物群落,根据菌落特征差异,筛选出16种微生物菌株,考察它们对硫酸盐浆漂白废水的降解能力。结果显示,8株菌具有硫酸盐浆漂白废水降解效果,其中菌株BKPE-11效果最佳,在64h内废水COD去除率达到67.46%。研究了BKPE-11在硫酸盐浆漂白废水中的生长曲线及降解该漂白废水的动力学过程,并建立了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950.
聚乙烯醇降解酶产生菌的筛选及生物多样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聚乙烯醇与碘的作用机理确定了聚乙烯醇降解酶产生菌的筛选原理,并在此基础上对从无锡、上海和贵阳等地采集的样品进行分离,得到53株能够产生PVA降解酶的菌株,通过菌落形态及一系列生理生化实验对这些菌株进行了初步鉴定,同时利用生物多样性指数法对PVA降解酶产生菌的物种丰富度进行了分析。结果初步说明了PVA降解酶产生菌在自然界的分布具有普遍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